健全人格教育

2020-10-14 11:58孟引变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校本德育

孟引变

编前语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我党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指向。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划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要求学生通过知识学习,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通过自主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通过社会参与,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校在“健全人格教育”探索与实践中,坚持“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重点进行“健全人格教育”特色建设。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丰富教育内涵,逐步彰显学校和谐与文明特色。

“三格五维体系”培育途径

“健全人格教育”包括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在笔者所在校,抽象的健全人格教育具体称为“三格四会”,即养成学生全面发展的“三格”:优质的体格、品格、智格;“四会”:学会做人(诚实自信,遵规负责,友善合作)、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有效学习,广泛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自理,善于自护,热爱生活)、学会健身(自觉锻炼,坚持锻炼,正确锻炼)。

健全人格教育“三格四会”培养目标,也正迎合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培训要求,是核心素养在学校落实的细化。在“健全人格教育”思想统领下,学校通过制度设计、课堂设计、课程设计、德育设计、文化设计组建“三格五维体系”教育通道,整体推进“健全人格教育”特色建设(见图1)。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绩。有效的教学管理会使学校充满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进行“责任”管理制度建设是推进“健全人格教育”建设的重要保障。首先,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确立“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完善各部门、各岗位及教职工个人的岗位职责,建立包括学校各级管理层及每位教职工在内的一整套岗位责任制,岗位清楚、职责明确,形成“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促进学校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同时,实施“组组能工程”。实施“组组能工程”,即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集体备课组、年级组、班主任工作组以及党小组等各级小组的职能,通过开展“优秀教研组”“特色学科组”“示范党小组”“良好班集体”创建活动,落实学校“责任化”管理制度,促进合作管理,集体创优,不断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开展“阶梯式”德育教育活动,德育教育活动是“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美国教育家科尔伯格提出“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学校在“阶梯式”德育教育活动中,把学生需要养成的良好的道德品德目标化,分解成若干个阶段要求,根据每一阶段特点,确定相应的德育目标和内容,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开展丰富的道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

构建“三台阶”德育主题,学生的道德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按照一定次序和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逐渐形成与发展。学校依据做“三种人”的阶梯式德育目标:即做“有责任感的人”,做“有爱心的人”,做“有贡献的人”,从宏观构建德育教育主题,在保证常规性德育落实的同时,对属于个性的侧重性的德育构建“台阶式教育主题”,如七年级、高一年级为第一台阶,重点安排行为规范教育;八年级、高二年级为第二台阶,重点进行关爱教育;九年级、高三年级为第三台阶,重点实施理想教育。层次性的德育主题构建,既考虑了学生年龄特征,又注重分层次地螺旋上升,使德育内容由浅入深,形成“阶梯式”,形成行为习惯目标化,制定“起步低、台阶小”的《二十一中学“三台阶”“十二个重点行为习惯指标”养成教育细则》,通过德育活动引导和激励学生沿着阶梯不断努力,从而帮助学生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最好的自己。

开展“阶梯式”五个“百分百”德育活动。在“阶梯式”德育活动中,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积极开展正面教育,充分发挥德育主流主体的引领作用,努力推动以规范教育、关爱教育和理想教育为核心的深层次德育,学校积极开展“阶梯式”五个“百分百”德育活动,即全校百分之百的学生参加“新雷锋”“新五孝”“人生远足”“‘中国梦·我的梦道德大讲堂”“STYLE社团”等德育活动,并接受考核评价。通过五个德育活动模式的运作,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发展。

“三性四要素”主体教学模式

学校开发“三性四要素”主体性教学模式。“三性四要素”主體性教学模式主要以主体性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过程流动的本质论等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其核心是以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学习中心论”为核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责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性四要素”主体性教学模式要求强化“三性”落实“四要素”。“三性”:即自主性、合作性、有效性。“四要素”:即主体性课堂的核心内容为“学·议·讲·练”四个基本要素。“学”指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多元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议”指进行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对话;“讲”指教师根据“学”“议”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或解惑;“练”指学生课堂上自主训练。“三性四要素”主体性教学模式应遵循一定的操作程序(见图2)。

“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健全人格教育”建设的重要途径。依据已有高考艺术特长班课程开设和学生社团活动基础,学校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三位一体”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

国家课程校本化。国家课程是进行“健全人格教育”实施的基础部分,首先,学校充分保证课时和师资,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其次,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即根据“健全人格教育”特色办学的目标,学校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一是课程内容校本化,将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分解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交流学习、课后实践学习三个方面内容,编写《二十一中新课程学案》和《二十一中创新作业》等,体现自主、合作、实践学习的要求;二是课程实施校本化,学科领域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分成A、B、C三个层次,进行分层教学。

艺术特色校本课程开发。艺术教育在点燃学生的创造火花、开发学生的智力、净化学生的心灵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为促进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发展,学校努力创设条件,发挥师生特长,加强外联,开设美术、播音主持、影视编导、体育舞蹈及音乐等高中艺术特色校本课程。高一重在培养兴趣,高二奠定专业基础,高三进行集训转型,已形成艺术特色培养系统。

开展“四个一”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综合性、整体性、实践性、主体性、创新性等特点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诸因素的协调发展,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场所,通过参观各种博物馆、纪念馆等,瞻仰革命遗址、烈士陵园,举办夏令营等形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接受社会公德教育;阅读好书,开展“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以“读一本好书”为主题,开展阅读好书、推荐好书和读书心得体会展评活动;开展调查活动,依托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国家法定的中华民族传统节假日,开展“民族根”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情感,激发他们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建立“和谐”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中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价值。和谐校园文化是校园的生命所在,为落实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积极创建“健全人格教育”特色学校。开展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的校园文化工程;一草一木能“育人”绿化工程;珍爱校园环境“科普周”的科学工程与校园“环保行”等活动,着力打造“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对置身其中的成员产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和熏陶,成为促进中学生人格和谐发展的催化剂。

学校教学成绩明显

近年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健全人格教育已初见成效,办学思想深入人心。“健全人格教育”是学校在现阶段确定的办学方向,源于二十一中学近半个世纪的办学传统,又结合学校当前的实际情况,延伸为健全的人格构建、领袖气质的塑造、校园人文精神的开发,体现了全校师生、社区、家长的共同要求。

人格教育效果显著。根据学生特点,学校提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三格四会”学生的育人目标,经过开展中层干部培训、教师撰写案例、学生班会学习研讨等活动,学生已经将“具有健全人格”成为追求的目标,付诸行动,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的育人环境已经形成。

学校环境逐步优化。借百校兴学的东风,据学校“健全人格教育”特色文化进行整体设计,突出营造整洁、文化、系统的校园育人环境,校园环境整洁、美观、有序,特别是学校挖掘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走廊文化”。校园校舍高品位的规划,与校园的文化教育氛围相协调,体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高雅的教学环境,融洽的人际关系,成为有效的隐性教育教学资源。

以生为本,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学生学业成绩得到显著提高。学校依托“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开发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学校已编著的校本課程《规矩和方圆》《科学世界探索》《研究性学习集锦》《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步步高讲练》《文化选讲》《计算机》《音乐》《乐理》《素描基础知识》,部分课程已进行教学实验。高中进入新课改之后,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并对教师进行了培训,现已开发校本课程12类31种课程,参与教师达70余人。其中《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步步高讲练》在省“三优”评比中荣获优秀校本课程一等奖。学校坚持“三性四要素”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学生学业成绩得到显著提高,主要表现为三个递增:一是学习特长人数逐年递增;二是高考报名人数逐年递增;三是高考二本以上达线人数逐年递增,学校连续两次获得“太原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特色奖”,办学水平逐年攀升。

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校“健全人格教育”探索与实践中,学校的办学实力大大提升。学校先后荣获太原市文明单位、太原市“三育人”先进集体、先进党组织等称号;校本课程开发获太原市第三届“三优”评选优秀校本课程一等奖;学校社团活动获全国中小学生优秀美术书法大赛团体二等奖、市中小学生风采大赛三等奖等荣誉;学校教学成绩明显,获太原市教学质量特色奖。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校)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校本德育
从高校辅导员视角论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论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