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代词宗周邦彦

2020-10-15 00:53滕宇
时代人物 2020年17期

滕宇

关键词:周邦彦;清真体;词

起起伏伏的政治生涯

总体来说,周邦彦的宦海浮沉同神宗、哲宗、徽宗三朝的新旧党政有着密切关系。他与属于旧党的苏门词人不同,在政治上倾向于变法的新党。他在28岁时,未经科第,因向宋神宗献《汴京赋》,歌颂新法,而大获赏识,由太学诸生直升为太学正。《汴京赋》形式上仿效班固的《两京賦》和左思的《三都赋》,但是主旨在于赞颂熙宁、元丰的新法,得到了神宗的重用和提拔,周邦彦也因此被视作了主张新法的代表人物。

元祐初年,高太后临朝,推翻了新法,起用司马光、吕公著等旧党主政,苏门诸君子纷纷回到朝廷,周邦彦则被挤出京城,到庐州、荆州、溧水等地任职。哲宗亲政后。起复新党而贬谪旧党,周邦彦得以换朝。徽宗时期,在点缀升平的制礼作乐的气氛中,周邦彦的官位越做越高,官到提举大晟府。晚年由于不愿与蔡京等奸党合作,又被逐出朝廷,自号“清真居士”,意欲摆脱纷争,洁身自好。宣和三年去世,终年六十六岁,归葬杭州南荡山。

被误写成佳话的美男词人

“才子配佳人”,这似乎是自古以来老百姓就喜闻乐见的事情,如果其中的才子风流英俊,佳人是个风尘女子,那就更加的不得了了,拿到今天就会迅速成为微博热搜和娱乐头条。这样的事情在古代也确实不少,可能与那时候的士大夫阶层大多喜欢光顾风尘场所有一定的关系,于是就流传出了很多才子配佳人的故事,周邦彦就被拉进了宋徽宗与李师师的艳请故事之中。根据张端义在《贵耳集》中的记载:宣和年间,宋徽宗多次轻车小辇微行密访李师师。有一次,宋徽宗生了点小病,李师师以为他不会来了,就悄悄地约了周邦彦。哪知道周邦彦刚到不久,宋徽宗就来了。情急之下,周邦彦赶紧钻到床下躲了起来。宋徽宗特地给李师师带来了江南新进贡的鲜橙,李师师亲手剥了鲜橙二人分食。三更时分,宋徽宗要回宫了,李师师还叮嘱他说“已经三更了,马滑霜浓,你要小心了。”这一切,都被躲在床下的周邦彦看见听到了。

宋徽宗走了以后,周邦彦钻出来,乘兴把他听到的写成了一首《少年游·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首词将他同李师师求欢的心情比作露水,心像刀割,在雪压城门之际恨不能“胜”徽宗,看着李师师的纤指剥去橙子皮而无言面对现实的残酷,只求能在师师的“锦帏”下求的一时“初温”,情绪绵绵,对面坐下听师师弹琴弄弦。悄悄地发问:晚上住哪儿?引用李师师对徽宗说过的话“现已三更,马滑霜浓”,借指李师师的用意是打发徽宗回去,于是在徽宗“休去”后,才得来这“少人行”的绝好相会时机。赞师师的机智。李师师很喜欢,笑纳了。天将拂晓,周邦彦才独自匆匆归去。

这个故事虽然十分传神,而且有流传下来的诗为证,但是却是经不起仔细考究的,宣和元年(1119年),周邦彦已经六十四了,已经是老头子一个,再怎么说也算不上美男子了,而且那个时候他正在真定府做官,根本不在京师,根本没机会遇上李师师的。不过故事虽然不是真的,但他的《少年游》一词,寥寥五十一字中,有情节,有人物,还有描写细致的对话,体现了非常强的叙事性。

“清真体”及其文学艺术成就

周邦彦知音识曲,善于创调,作词富艳精工,汴京西楼南瓦竞相传唱。正如清代陈廷焯所说:“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轼)、秦(观)之终,后开姜(夔)、史(达祖)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后之为词者,亦难出其范围。王国维称其为“词中老杜”,可见他在词史中的突出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周邦彦的“清真体”以其独特的美学风貌,拓展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与李清照的“易安体”一道为词的“当行本色”做出了生动阐释,堪称宋词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周邦彦继承了柳永所创制的艺术手法,并予以发展和改进,把赋的手法引入倚声填词之中。如《解语花》:

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惟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这首词从眼前( 楚地元宵) 落笔,重墨描写景物和环境,然后笔锋一转,以“因念”二字引出往日“都城放夜”的情景,最后从回忆中返回现实,点出词人的审美感受——“旧情衰谢”。

此外,周邦彦的清真词善于点化前人诗赋的名句,并十分自然妥帖地用于词中,故使其词表现出典雅工丽的语言风格。如《西河·金陵怀古》词基本上是点化唐代刘禹锡的《石头城》和《乌衣巷》二诗而成。又如《齐天乐》:“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化用唐代贾岛《忆江上吴处士》诗中的名句:“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又如《满庭芳》:“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对前人诗文成句的化用可以看作周邦彦“以赋为词”的语言特点。

王国维认为周邦彦是一个如诗中杜甫的集大成者。周邦彦以其抑扬顿挫的格调,发展了柳永、张先的慢词,形成了浑厚、典雅、缜密的艺术风格,开了南宋姜夔、吴文英格律词派的先河。杜甫是唐诗的“集大成”者;周邦彦是宋词的“集大成”者,因此王国维称周邦彦为“词中老杜”。

参考文献

[1]杨世宇.周邦彦“清真体”美学风貌探析[J]中州学刊,2014(08):158-162.

[2]曹旭,陆路.王国维视域中的周邦彦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05):52-60.

[3]吴熊和.十大词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