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分子标志物表达差异分析

2020-10-19 12:06王涛杰张永光谷大伟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组织学胶质瘤复发率

王涛杰 朱 炎 张永光 谷大伟

脑胶质瘤属于临床中病死率极高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生长速度很快的恶性肿瘤。由于脑胶质瘤起病隐匿,早期病变难以发现[1],约70.0%的脑胶质瘤患者在首次就诊时已属晚期,使得2年生存率在10%以下[2-3]。手术是治疗脑胶质瘤的首选方法,但由于该病侵袭性生长的特征,很难完整切除病灶部位并确保边缘无瘤残余,导致患者术后复发率一直居高不下[4]。肿瘤的发生发展是1个复杂的过程,由多因素、多步骤共同参与[5-6]。脑胶质瘤的早期诊断与检测有助于对脑胶质瘤高危人群进行普查,也有助于预测[7-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Interleukin,IL)-2是反映炎症应激作用的常见指标,在脑胶质瘤患者中多呈现高表达状况[9]。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对值的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作为评价恶性肿瘤病情与预后的因素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其他分子标志物的联合使用有利于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减少假阳性的发生[10-11]。本文具体探讨与分析了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分子标志物CRP、IL-2与NLR值表达差异,以期能够建立1种有效预测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9月选择收治本院的脑胶质瘤患者120例,纳入标准:病理组织学、细胞学确诊为脑胶质瘤;住院接受手术的患者;患者年龄≥18岁;本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此次研究;临床与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为:既往有精神疾病病史;合并其他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服用抗抑郁、镇静剂等药物者;不愿配合者;妊娠与哺乳期妇女;临床资料缺项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58例;平均年龄(56.98±2.18)岁;平均体重指数(22.48±1.22) kg/m2;临床分期:Ⅰ期78例,Ⅱa期42例;组织学分化:高分化77例,中分化23例,低分化20例;侵袭浸润69例;病理类型:星型细胞瘤75例,少枝细胞瘤25例,室管膜瘤15例,混合胶质瘤5例。

1.2 分子标志物检测

采集空腹肘静脉全血3~6 ml,平分为2份,第1份样本采用离心机在4 ℃离心后(3000转r/min 离心10 min),取上清,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RP、IL-2水平,检测设备是i400免疫发光检测仪(德国罗氏公司)。第2份样本采用不进行抗凝,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的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计算NLR值。

1.3 复发调查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复查或者电话调查患者的脑胶质瘤复查情况。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复发情况

随访1年,120例患者中复发48例,复发率为40%。

2.2 CRP与IL-2水平对比

复发组血清CRP、IL-2水平高于非复发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CRP与IL-2水平对比

2.3 NLR值对比

复发组的NLR值低于非复发组(P<0.05)。见表2。

表2 三组NLR值对比

2.4 复发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

在120例患者中,当伴随有侵袭浸润、组织学低分化与处于临床Ⅱa期,CRP、IL-2与NLR值显著增加(P<0.05),见表3。

表3 脑胶质瘤复发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

2.5 影响因素分析

在120例患者中,以术后复发作为因变量,以侵袭浸润、组织学低分化、临床Ⅱa期、CRP、IL-2与NLR作为自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侵袭浸润、组织学低分化、临床Ⅱa期、CRP、IL-2与NLR值都为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4。

表4 影响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n=120)

3 讨论

胶质瘤属于病死率很高的神经系统疾病,当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当前通常采取手术治疗方式,但是患者术后复发率一直比较高[12]。本研究显示随访1年,120例患者中复发48例,复发率为40%。主要手术难以根治肿瘤,脑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间一般没有明显的界限,很多肿瘤容易浸润性生长,从而导致术后复发[13]。

当前胶质瘤缺乏有效的敏感而特异的早期诊断方法,导致预后比较差[2]。CRP是由肝细胞分泌合成的急性期反应蛋白,IL-2是免疫细胞分泌的重要炎症反应标志物之一[14]。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CRP、IL-2水平较低,出现炎症或恶性肿瘤时,血液中的CRP、IL-2水平会显著上升[15]。本研究显示复发组的血清CRP、IL-2水平高于非复发组,表明两者可以作为脑胶质瘤的1种诊断指标,其主要作用机理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6]。中性粒细胞分泌大量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刺激毛细血管增生,有助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其也可产生活性氧和细胞因子杀伤肿瘤细胞[17]。并且淋巴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淋巴细胞减少提示机体抗肿瘤免疫力下降,为肿瘤提供生长环境[18-19]。本研究显示复发组的NLR值低于非复发组,非复发组低于对照组。从机制上分析,随着肿瘤的发生进展,机体炎症与抗肿瘤之间失去平衡,可降低NLR降低;同时炎症反应可刺激肿瘤分化,从而促进肿瘤的增殖,形成1种恶性循环[20-21]。

炎症指标与血常规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脑胶质瘤患者的病情[22],但是预测复发的情况还比较少见。本研究显示在120例患者中,当患者伴随有侵袭浸润、组织学低分化与处于临床Ⅱa期,CRP、IL-2与NLR值显著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侵袭浸润、组织学低分化、临床Ⅱa期、CRP、IL-2与NLR值都为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有研究显示脑胶质瘤患者NLR值水平≥3时与高复发危险和高死亡率相关,治疗前脑胶质瘤患者NLR值升高,也表明其预后较差[23]。CRP、IL-2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肿瘤细胞中PI3K途径的激活,也可能影响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周期分布而发挥促癌作用[24]。不过任何单一的分子标志物质对预测脑胶质瘤复发情况都不能十分满意,且本研究纳入样本数量较少,将在后续研究中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脑胶质瘤术后复发比较常见,复发患者多伴随有CRP、IL-2与NLR的高表达,CRP、IL-2与NLR与患者的病理特征显著相关,也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

猜你喜欢
组织学胶质瘤复发率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的组织学评估系统研究进展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BFAR 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预后的关系
恐惧应激对胶质瘤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
浅谈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病理诊断
浅析如何把理论学习引向深入
高级别岛叶胶质瘤的外科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