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对肝硬化肝内结节的诊断价值

2020-10-19 20:02郭轩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核磁共振诊断

郭轩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性质的肝硬化肝内结节的核磁共振表现,并探析核磁共振对肝硬化肝内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到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肝内结节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肝内结节的信号特点进行总结,分析核磁共振对肝硬化肝内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常规脂肪抑制下发现,肝硬化结节T1WI等信号、稍高信号,T2WI低信号;增强后结节和周围正常肝脏组织信号相似或稍低。肝硬化再生结节T1WI较高信号,T2WI稍低或等信号,增强后效果不明显。癌结节T1WI稍低信号、等信号,稍高信号少见,T2WI较高信号,弥散加权扫描后显示为高信号;动脉中晚期强化,门静脉期后强化减退。结论:核磁共振诊断肝硬化肝内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不同类型肝硬化肝内结节的表现差异比较大,临床上能比较准确地诊断、鉴别。

【关键词】肝硬化肝内结节;核磁共振;诊断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RI manifestations of intrahepatic nodules in different types of cirrhosis, and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intrahepatic nodules in cirrhosis. Methods: the data of 100 cases of hepatocirrhosis with intrahepatic nodul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7 to October 201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sign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rahepatic nodule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value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intrahepatic nodules in cirrhosis was analyzed. Results: under the normal fat suppression, the signal of T1WI, T2WI and normal liver tissue were similar or slightly lower. The enhancement effect of T1WI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2WI. On T1WI, the tumor nodule showed a little low signal and equal signal, but a little high signal was rare. On T2WI, the signal was high. After diffusion-weighted scanning, it showed a high signal.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 of the artery, the enhancement decreased. Conclusion: MRI has a high diagnostic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intrahepatic nodules of liver cirrhosis. The manifesta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trahepatic nodules of liver cirrhosis are quite different, which can be accurately diagnosed and differentiated clinically.

【中圖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2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的疾病,也是各种肝脏疾病恶化的表现,极易发展为肝脏恶性肿瘤[1],因此早期对肝硬化肝内结节进行准确地诊断对患者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核磁共振是临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对肝、脑、脾、肾等实质性器官的诊断价值比较高。本文针对我院2017年11月到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肝内结节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肝内结节患者,病例收集时间段为2017年11月到2019年10月,总病例数为100例。其中,男性患者81例,女性患者19例;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52.6±4.3)岁;64例合并肝脏的不典型增生结节,36例合并肝癌的结节。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CT检查、超声检查及手术证实为肝硬化肝内结节;②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其它肝脏、胆管疾病;②心、肾、血液系统及免疫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③患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研究;④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核磁共振的检查仪器为西门子Avant01.5T核磁共振仪。所有患者进行横轴位 TlW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脂肪抑制下的轴位和T2WI平扫、冠状位T1WI的延迟扫描。T1WI扫描使用FSPCR序列:TE2.4/5.8ms、TR180 -220ms、FOV38cm×38cm、层间距1.5mm、层厚6mm。T2WI扫描使用FSE- XL序列:TE102.9ms、TR6000-7500ms、FOV38cm×28.5cm、层间距1.5mm、矩阵288×224、层厚6mm。增强扫描使用MBD/LAVA序列:TE1.2ms、TR2.6ms、NEX0.75、FOV44cm×39.6cm、矩阵320×192。检查中使用的对比剂是钆喷替酸葡甲胺,使用MRI专用高压注射器推注,药物剂量为0.1mmol/kg,注药速度为2.5ml/s,注药后,于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和延时期进行扫描,得到不同时期内的扫描图像。

2 结果

2.1 结节性肝硬化的表现

肝脏体积正常或有所缩小,肝脏表面有较多的结节状改变,左右叶大小的比例发生改变,主要改变为右前叶出现萎缩,左外叶及尾叶则出现代偿性增大现象。肝脏内部的表现主要以小结节为主,或者大小结节混合存在,小结节的直径一般小于等于3mm,呈细小的粟粒状;大结节的直径一般大于等于3mm,T1WI扫描后发现结节信号等于或者稍高于正常肝脏组织的信号强度。T2WI平扫后则提示肝脏内部弥漫分布着大小不等的低信号结节,周围纤维组织间隔或正常肝组织的信号相对较高。增强扫描肝内再生结节后发现,动脉期没有强化信号,门静脉期、延迟期的信号和周围正常肝脏组织强化后的信号相仿或者稍低。

2.2 合并肝癌结节的表现

36例肝癌结节患者中,5例T1WI显示为稍高信号,31例T1WI显示为相等或者稍低信号。所有36例患者的T2WI信号都比较高,其中2例在正反相位的T1WI信号中显示为正相位的高信号、反相位的低信号。弥散加权扫描后的信号都显示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31例肝癌结节患者的动脉期都出现明显的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强化出现减退,出现比周围正常的肝组织低的信号,5例肝癌结节患者的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出现强化。

64例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患者的T1WI信号都比肝硬化再生结节的信号高。T2WI信号中,35例患者显示为较低信号,8例患者显示为低信号的结节中含有稍高信号的小结节,21例患者则表现为等信号,临床无法进行分辨,而且增强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强化。上述64例患者中有29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癌,其余35例患者的T2WI信号在7-18个月后的核磁共振检查中,全部都发展为高信号,而且患者的甲胎蛋白也随之出现异常地增高,增高的幅度和癌结节基本一致。

在本组的病例中,肝硬化再生结节和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中只能在延时强化的时候可以看到一部分网状的纤维间隔,也没有发现假包膜的形成,而36例肝癌结节的患者中有23例患者可以观察到比较清晰的T2WI低信号包膜,而且包膜在动态增强扫描中有明确的延时强化表现,提示包膜的形成与否可以作为肝癌结节和肝硬化再生结节、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鉴别的主要特征之一。

3 讨论

肝硬化是我国临床非常常见的肝脏疾病,多由慢性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等迁延发展而来,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为肝癌,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将大大降低。因此,肝硬化是医学工作者们比较重视的疾病。国际上一般将肝内结节分为再生性结节、不典型增生性结节及肝癌结节。再生性结节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根据结节的不同的解剖学特点,又可以将再生性结节分为单腺泡再生性结节、多腺泡再生性结节、硬化性结节。目前临床认为,再生性结节是发展为小肝癌的第一阶段,不典型增生性结节是在肝硬化再生性结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最后恶化为小肝癌。因此,对再生性结节、不典型增生性结节及肝癌结节不同的核磁共振的特点,可以正确判断患者的疾病程度,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延缓患者疾病的发展。

本次研究的肝硬化肝内结节主要属于混合型结节,患者肝硬化肝内结节的T2WI信号主要为低信号,多与结节内部的铁质沉积、假小叶周围的纤维组织间隔有关。有研究发现,比较小的肝硬化再生结节在核磁共振的T1WI和T2WI扫描中都无法被发现,大多数比较大的肝硬化再生结节在T1WI和T2WI扫描中的信号呈等信号,和本次的观察结果有一些差别。而且在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时,也只有延时后出现纤维间隔的强化时,才能将信号比较低的部分肝硬化结节显示出来,可能和肝硬化结节的门静脉的血液供应有关,因此,动脉期、门静脉期的肝硬化结节的强化特点与周围正常的肝组织类似。当肝硬化结节的血液供应由门脉供血逐步向肝动脉供血转化时,结节性质也随之向不典型增生性结节、小肝癌开始转变,此时不典型增生性结节能表现出比较有特征的TIWI高信号、T2WI等或稍低信号,如果发展到小肝癌时期,核磁共振信号则转变为T1 WI稍高、等或者稍低信号;T2WI出现特征性的較高信号,而且出现肝动脉供血的早期强化。

本次研究可以发现,通过T1WI扫描后发现稍高信号,可以对小肝癌进行诊断,并可以有效的鉴别,有助于判断不典型增生性结节是否已经发生癌变。如果在低信号的不典型增生性结节中出现略高信号的小结节或者原来为低信号的不典型增生性结节复查时T2WI信号转变为高信号,常提示患者的不典型增生性结节发生恶变。 T2WI扫描可以观察肝硬化结节具有低信号特征,主要和结节内部铁质的沉积、假小叶周围的纤维组织间隔有关,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后,可以准确地判断纤维间隔的强化。

综上所述,使用核磁共振检查能准确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内结节的类别,从而对疾病的程度、发展方向进行准确预测,对肝硬化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王小义,赵瑞云,余英芳等.核磁共振成像对肝硬化肝内结节诊断及癌变的早期应用价值[C].2016:166,168.

窦乐昕.基于肝脏MRI纹理特征分析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熊瑜琦,李镝,康宁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353-356.

猜你喜欢
核磁共振诊断
DSP在磁共振数据接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