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全面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0-10-19 10:47王洪芳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王洪芳

【摘 要】目的:研究全面护理模式应用于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胆结石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优化组与一般组。优化组51例患者接受全面护理模式,一般组51例患者接受普通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优化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优于一般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护理满意度高于一般组患者,组间数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胆结石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患者满意度大幅上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胆结石患者;全面护理模式;临床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1

当前治疗胆结石疾病的腹腔镜手术技术相对成熟,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较好,围术期护理质量对患者术后康复质量有较大影响,为提升患者术后康复质量,需要对围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改良。基于此本文旨在研究全面护理模式应用于胆结石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择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胆结石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102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一般组与优化组。一般组患者中女性患者∶男性患者=31∶20,年龄最大者为69岁,年龄最小者为32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9.5±2.3)岁,病程为(2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3.5±1.2)年;优化组患者中女性患者∶男性患者=32∶19,年龄最大者为68岁,年龄最小者为34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9.1±2.6)岁,病程为(3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3.4±1.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应用基线比较法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同期比较价值。所有患者均已了解护理模式,自主意愿下签署知情文件。本次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核发有正式文件。

1.2 方法

一般组患者接受普通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需要按照科学规范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同时指导患者选择科学的饮食方案,记录患者用药情况。优化组患者接受全面护理模式,术前阶段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记录患者体温、心率以及脉搏,辅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接受各项术前检查,针对焦虑、紧张情绪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顺利接受手术。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准备高热量、高蛋白并且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患者食用容易胀气的豆类食物,手术前需要严格禁食8小时。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保持科学的体位,同时鼓励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术中护理人员需要持续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生较大波动需要做好应急处理工作,术中与手术主治医生进行协同配合,准确记录准确术中使用的医疗器械以及药棉数量。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状况,记录患者呼吸频率以及呼吸深度,避免患者发生休克,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准备流质食物,需要富含高蛋白、脂肪含量低,同时要有一定的热量,针对术后血钾低患者需要及时补充钾元素,积极预防患者并发症,术后定期随访。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肠鸣音恢复、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2)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选项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加上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统一导入SPSS19.0中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数(%)形式表示,接受卡方(X2)检测,计量资料(恢复指标)使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测,当检测后的P值小于0.05时,则表示为组间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经过护理干预后,优化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优于一般组患者,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优化组患者中共计有31例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非常满意,18例患者表示基本满意,2例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08%;一般组患者中共计有23例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非常满意,21例患者表示基本满意,7例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6.27%。优化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一般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胆结石属于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该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且女性的发病率要高于男性。当前治疗胆结石主要有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当患者结石直径过大无法自行排出体外时,且对患者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时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1]。利用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胆结石患者的同时配合密切的护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预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本次研究中针对胆结石手术患者采取全面护理模式,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较好,同时患者满意程度较高。全面护理模式的系统性较强,且针对为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各个环节,采取不同的护理侧重点,患者能够获得高度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例如术前针对患者普遍存在焦虑以及紧张情绪,对患者采取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及时宣泄负面情绪,有利于后续患者手术治疗。术中协同主治医生进行手术,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效率,保障患者治疗效果。术后通过科学的指导可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饮食和运动方案,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应用全面护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术培训,用于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可保障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医疗质量[2]。针对培训不合格的人员,需要暂时停止工作,直至培训合格才能返回原岗位工作。

综上所述,胆结石患者应用全面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手术预后,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郭爱芳.胆结石手术患者中全面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1):1554-1555.

赵艳萍.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07):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