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良性结节行低位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2020-10-19 20:02刀祥辉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刀祥辉

【摘 要】目的:分析传统甲状腺手术、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32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分2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式是传统甲状腺手术,实验组采用的是低位小切口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切口长度。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要比对照组少,手术时间要比对照组短,切口长度要比对照组小(P<0.05)。结论: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实施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传统甲状腺手术,更能有效改善手术的效果,建议大范围临床推广。

【关键词】低位小切口手术;甲状腺良性结节;传统甲状腺手术

【中图分类号】R73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2

臨床上,甲状腺良性结节是一种常见且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不仅术中出血量较大,且由于手术创口大,导致术后的切口愈合难度增加,无法满足人们对手术创口美观的要求[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的医疗技术日益更新,更多人选择采用的治疗方式是低位小切口手术,该方法临床效果好,手术风险低且患者的术后评价较好。基于此,本次实验中探讨并分析了甲状腺良性结节行低位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之间收治的32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均等分为2组,每组16例。所有患者都具有甲状腺的相关病状,且为自愿参与实验。实验组男11例,女5例;年龄最小的是26岁,年龄最大的是76岁,平均(46.34±9.56)岁;病程在1个月~19年,平均(3.79±0.99)年。对照组男10例,女6例;年龄最小的是24岁,年龄最大的是79岁,平均(51.34±9.24)岁;病程在2个月~17年,平均(2.67±0.38)年。两组一般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甲状腺手术:首先,采用仰卧位,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麻醉,之后,再使用消毒后铺巾,为患者垫高肩部,从而使得头部后仰,使患者的甲状腺和颈部可以完全露出;然后,在其胸骨位置的上方约六厘米左右的位置处行小切口开展手术,接下来再使用颈白线纵行切开,使其单侧的肌肉牵开,再暴漏肿块,便于手术的进行。按照患者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具体位置和相关特征分别切断甲状腺上极血管、中静脉或下极血管,最后,使用蚊式钳彻底摘除甲状腺结节,并在手术结束后及进行止血缝合工作,期间要注意使用一定的抗生素预防局部感染。实验组患者采用低位小切口手术:在对照组的传统手术基础上,将在患者的颈静脉切迹上方3 cm处进行手术,长度大概在2.5cm左右横向切口,在颈阔肌下层进行,游离皮瓣充分露甲状腺结节,再将半径2mm的鼻内镜插入,从下向上分离甲状腺,使用超声刀,将甲状腺的下中血管凝闭并切断,充分暴露出甲状腺,在甲状腺腺叶松动以后,对甲状腺的上极进行处理,切断甲状腺中动静脉,再进行结扎中动静脉,术中要注意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避免损坏。之后,切除甲状腺病变部位,或者全部切除甲状腺。最后,将体内的组织样本取出,对残余的甲状腺部分进行缝合止血工作,再进行引流,术后返病房实施常规抗感染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切口长度。

1.4 统计学指标

用SPSS18.0分析实验数据,()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由t检验。P<0.05,有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手术中的出血量,发现,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要比对照组少,切口长度要比对照组小,手术时间要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甲状腺疾病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内、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其中,内科治疗的有甲亢以及一些慢性、亚急性、急性甲状腺炎症等,外科治疗的主要是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等。两种类型的最大区别就是,在接受甲状腺功能检查时,前者有异常,一般外科治疗的甲状腺功能检查会显示正常。两者之间可相互转化,并非完全独立,内科甲状腺疾病有时也需要外科治疗。[2]其中常见的疾病甲状腺结节,主要是指由于多种因素引发患者的甲状腺形成了一个或几个组织的异常肿块。在传统甲状腺治疗中,需要纵向切开患者颈白线位置,反复拉扯手术部位,会给患者的手术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机械性损伤,同时拉扯创口,会使其切口部位扩大,导致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增大,危险程度加大;而低位小切口手术的切入部位较多,最为常见的位置是胸骨切入,该方法的特点主要是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且切口小,手术后的恢复较快[3]。本文中,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P<0.05),与蒋易君[4]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低位小切口手术,除了能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外,在减小切口长度、缩短手术时间上,同样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对患有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行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甲状腺手术,且手术中安全系数高,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崔俊风.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3):88.

章景.传统甲状腺手术与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7):131-132.

王元.甲状腺良性结节经低位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4):82.

蒋易君,杨江涛,景巨鹏.甲状腺良性结节行低位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1):2071+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