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及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方式分析

2020-10-19 20:02胡晓东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临床效果

胡晓东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各有44例患者的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开腹;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2

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是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的措施,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临床研究指出,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上述两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1]。本文观察分析了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各有44例患者的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7-81岁,平均年龄(54.15±8.64)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54.05±8.5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两组间的比较分析。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禁食、抗感染、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行全麻,一般患者行三孔法,对手术操作难度大或显露不完全的患者行四孔法。首先探查腹腔内情况及粘连部位,于胆囊底部进行探查,行抽液减压,分离 Calot,夹闭胆囊管、胆囊,将胆囊剥离后经剑突下孔取出。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显效为患者治疗后胆红素水平大致恢复或完全恢复,患者右上腹疼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为患者治疗后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患者右上腹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为患者治疗后胆红素水平及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如表2所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为一种常见急腹症,发病较急,病情较重,严重时会造成患者出现局部严重粘连情况,如果没有获得及时治疗,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性胆囊炎的发病初期,多呈现出单纯炎症,以胆囊壁充血、上皮脱落、黏膜水肿、白细胞浸润等表现为主,此时的胆囊与周围组织之间,并无明显粘连或者是粘连程度相对较轻,存在清晰的解剖关系,手术操作比较容易。若是出现胆囊化脓、坏疽情况,胆囊会发生明显肿大情况,充血水肿、肥厚现象严重,在表面会有纤维素性脓性分泌物附着,炎症会波及到胆囊各层,中性多核细胞浸润情况明显,存在片状的出血病灶。此时的胆囊与周围组织存在明显粘连,严重时会被完全包裹,解剖关系十分复杂,此时手术的难度大,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中转开腹率也相对较高 传统临床治疗过程中,开腹胆囊切除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然而,这一手术的创伤性较大,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临床治疗效果不是很好。近几年,腹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不断广泛,其在胆囊切除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伤小、恢复时间短,受到了患者和医师的青睐。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一直备受临床关注[2]。研究指出,胆囊结石及急性胆囊炎患者应于发病后12~72 h内进行手术。一旦急性发作超过72 h,局部组织严重水肿、胆囊三角区的解剖结构不清楚会增加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腹腔镜手术以脐部四周為切口,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在胆囊结石及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与开腹手术比较,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王文锋.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及方式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6):46.48.

谭健鹏.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机的选择观察[J].当代医学,2018,24(2):93-94.

周泽.对比不同时间行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2):3078-3079.

猜你喜欢
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临床效果
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改进法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胆囊与胆总管结石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