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巯咪唑片联合胰岛素皮下注射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甲亢功能改善的影响

2020-10-19 20:02刘丽娟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血糖控制甲亢糖尿病

刘丽娟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甲流咪唑片與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其血糖水平以及甲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组(n=40)采用甲流咪唑片与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n=40)采用口服阿卡波糖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以及甲亢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以及甲亢功能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甲流咪唑片与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可降低患者的餐前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甲流咪唑片;胰岛素皮下注射;甲亢;糖尿病;血糖控制;甲亢功能改善

【中图分类号】R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2

甲亢与糖尿病均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在临床上两者可同时出现,也可先后出现[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甲流咪唑片与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其血糖水平以及甲亢功能的影响,以下为详细研究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本院确诊为甲亢合并糖尿病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中,男患21例,女患19例,年龄在45-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89±8.96)岁。对照组中,男患20例,女患20例,年龄为45-81岁,平均年为(57.21±8.87)岁。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卡波糖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05,50mg*30s)进行治疗,药物使用剂量及方法为:50mg/次,3次/日;实验组患者采用甲流咪唑片(默克制药(江苏)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78,10mg*50s)与30/70混合充足人胰岛素注射液(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30004,30ml:300IU)进行联合治疗。药物使用方法及剂量为:每日口服30mg 的甲流咪唑片,待患者病情平稳后,药物减量至15mg;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运动、饮食情况皮下注射胰岛素,并及时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调整使用剂量。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FPG水平、2h-PBG以及HbA1c水平判断患者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FT3水平、TSH水平以及FT4水平判断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 SPSS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比对分析,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行x2,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控制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甲状腺功能改善情况

实验组患者治疗前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为(25.12±11.38)pmol/L,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为(0.02±0.01)mIU/L,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为(38.78±20.78)poml/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为(25.08±11.42)poml/L,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为(0.02±0.01)mIU/L,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为(38.76±19.92)poml/L。两组之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为(53.55±12.76)p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31±9.32)pom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为(1.32±0.62)mIU/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8±0.12)mI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为(70.32±20.52)pom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89±12.55)pom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甲亢会导致人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其可导致肝糖原以及糖原异生及分解加速,导致血糖升高[2-3]。同时,甲亢会导致人体的胃肠道蠕动加快,这也增加了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导致患者的餐后血糖升高。由此可见,甲亢患者合并糖尿病的风险极高。本文主要研究甲流咪唑与注射用胰岛素联合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甲流咪唑具有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酶的作用,其可阻断甲状腺内碘化物的氧化以及络氨酸的偶联,从而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由于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在降糖药物的使用上要比单纯糖尿病患者的使用剂量大,部分口服降糖药无法达到降糖效果,且口服双胍类药物还会加重患者的消瘦程度,因此使用注射用胰岛素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甲流咪唑片与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可降低患者的餐前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张驰.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18(6):132-133.

吴彦丽.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3(2):207.

李桦.心理干预护理在甲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6):240.

猜你喜欢
血糖控制甲亢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评价大型体检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