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风偏瘫患者经中医针灸联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2020-10-19 16:45赖贞举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医针灸治疗效果

赖贞举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中风偏瘫患者经中医针灸联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中风偏瘫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其中参照组单独给予康复疗法,研究组给予中医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疗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风偏瘫;中医针灸;康复疗法;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2

中风偏瘫又被称之为半身不遂,指的是同一侧上下肢、舌肌下部和面肌出现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比较高发的症状,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1]。中风偏瘫在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康复疗法、中医针灸治疗等方式,经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和分析发现,单一方式的治疗疗效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主要以中风偏瘫患者为中心,就中医针灸联合康复疗法的实际效果进行重点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中风偏瘫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其中参照组有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58.74±5.31)岁;研究组有男31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58.41±5.64)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该组患者单独给予康复疗法,主要包括相关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为患者制定被动锻炼计划与主动锻炼计划,以此来对患者在神经错误情况下支配的肌肉痉挛现象进行缓解,实现预防患者形成肌肉萎缩的目的;给予患者穴位按摩,从印堂出发按摩至太阳穴,经过迎香穴,从患者颧骨一直到耳前,以拇指为主,轻微用力给予患者反复按摩。以5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则在康复疗法的基础上进行中医针灸治疗,主要内容有:针灸治疗采取温针疗法,首先对针灸所选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处理,毫针型号选取为30号,将针直接刺进患者的穴位中,通过捻、插、转等方式确保针能够留置在正确的位置上,留针时间为半个小时。相关医护人员需要对施针方法和强度进行严格控制,例如极泉穴、三阴交、内关穴等在进行针刺时以有微触电感为适宜。每天针灸治疗1次,以5天为1个疗程,疗程与疗程之间需停针2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2]。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语言、肢体等功能均全部恢复至正常状态为痊愈,患者语言、肢体等功能均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为显效,患者语言、肢体等功能表现出好转现象且能够自主完成一些相对简单的肢体运动为有效,患者各项功能均未表现出好转趋势或者加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语言例数+肢体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当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为(P<0.05)時,证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中风偏瘫在临床上通常包含四种表现形式:其一为轻偏瘫,包括进行性偏瘫早期等,该症状在临床上容易被遗漏;其二为迟缓性偏瘫,主要症状为患者一侧上下肢存在随意运动障碍并且同时伴有比较显著的肌张力低下等;其三为痉挛性偏瘫,该表现通常是由迟缓性偏瘫发展生成,以显著的肌张力升高为重要特征;其四为意识障碍性偏瘫,主要表现有忽然性意识障碍,常常伴有眼、头一侧偏斜等症状[3]。

中风偏瘫在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血管先天性异常、心脏病、代谢病、情绪不佳、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气候变化、服药不当以及种种大脑损伤等。康复治疗是中风偏瘫患者在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通过反复性的对患者进行锻炼来实现神经系统活跃度的提升,来为患者脑部细胞的重组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实现中风偏瘫症状的缓解。中医针灸是现阶段中风偏瘫患者在临床上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式,该方式能够对失眠状态下的脑细胞进行有效刺激,能够促进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中医针灸联合康复疗法的应用有利于优化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工作,有利于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

综上所述,在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疗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李永华.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6,v.10(13):41-42.

谢勇军. 治疗中风偏瘫需要针灸与康复医学的结合效果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7,v.10(6):48-49.

赵芝桥. 中医针灸、康复治疗联合运用于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J].2016,22(26):32-33.

猜你喜欢
中医针灸治疗效果
85例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莒地砭石与中医针灸的起源探究
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