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索

2020-10-19 16:45王远魏蕾郭俊美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养老模式探索

王远 魏蕾 郭俊美

【摘 要】中医医养结合的研究,主要围绕中医医养结合的内涵、模式、内容等方面展开,我国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为中医医养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因此,中医的医养结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与此同时,中医医养结合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需要从政策保障、机构监管等方面来进行完善,从而提高中医医养结合的质量与服务水平,促进中医医养结合的发展,提高老年人口的晚年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医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1

引言

老年人口的增加使养老和老年人的医疗问题日渐突出,为了更好的应对快速老龄化,医养结合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中也曾指出中医药要与养老、养生保健的发展相结合,大力提倡发展中医特色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是一种整合了医疗和养老资源,将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服务放置于更重要的位置中的新型养老模式。

1 医养结合相关概念的阐述

目前,国内学者对医养结合的概念没有统一论述。它有别于传统模式的一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实现了医疗和养老资源的整合,即医养融合或医养结合。部分学者将医养结合的含义界定为:凡是急性、重症病患者,需要医护人员提供专业化医疗服务的,属于“医”的范畴,而健康的或者处于重症晚期、大病恢复期、残疾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护理服务等归于“养”的范围,医养结合则为根据人体健康及患病的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由服务提供主体(医院、养老机构、社区、家庭等)向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符合其养老护理需要的医、养服务,并逐渐形成一种医—康—护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方式,为老人提供持续性的照顾服务。

2 中医医养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 政策保障不到位

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文件指导,养老机构无法合理有效的规划中医资源配置,导致养老机构中医资源配置较少,不利于促进中医护理与养老服务结合。医疗保险没有到医养结合的领域,不利于医养结合的进一步推进。

2.2 服务提供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

不同的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从事中医服务的人员鱼龙混杂难以保证服务的质量。中医药的管理与养老机构的管理是割裂的,管理的割据与评估体系的不健全不利于医养结合的长远发展。

2.3 老年人对中医医养模式的认知不足

部分老年人对于中医药的认知模糊,对于中医药的了解不够透彻,不能够很好的理解中医药与养老的关系,不能很好的配合中医药养老工作的开展。

3 发挥中医药在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作用的措施

3.1 政府加强基于中医特色的医养结合模式的建设

政府的推动作用对于医养结合建设起到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充分参与,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实现医疗与养老资源的充分融合。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加大中医药医养结合的规划与投资,推动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鼓励高校、科研、养老、医疗机构开展中医特色的课题研究,增强文化学术建设,为医养结合奠定理论基础。各部门的相关职能的交叉融合使得融合机制的发展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各部门的职能还应精准化,避免互相推诿。加强医养机构绩效评价、监督管理、资金扶持以及减税降费,有助于医养机构可持续发展。

3.2 企业加强基于中医特点的医养结合模式的建设

企业对中医药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做出迅速的整合,同时企業能够建设和重构内外部结构,从而促进医养企业的发展。中医药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给企业带来机遇,通过对养老产业进行投资,实现自身利润增长,将医养结合视为投资理财方式。作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相关企业,要充分挖掘模式中的盈利点,结合企业自身结构、发展方式、发展规模找到使企业利润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模式。

3.3 加强老年人对医养结合、中医保健、养生的意识与知识

加大宣传力度,逐渐改变老年人传统养老思维模式,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可度,使“健康老龄化”的思想在全社会形成共识,保证“医养结合”工作的长足持续发展。对老年人进行中医保健、养生知识的培训,也有利于中医药更好地参与医养结合服务。

3.4 加强中医老年病专科的建设

老年病专科的建设为医养结合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建设老年病专科、建立老年病医院,能分流大型医院、急危重症科室治疗后期患者,摆脱自身发展困境。鼓励公立医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建设康复医院,或开设老年医学科、临终关怀科以及兴办护理院、康复院、养老院等,拓展服务范围,发展医养结合事业。

3.5 加强中医养老人才培养

加大中医人才培养是提高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思想上,提高医护人员存在感,改变医养服务地位低的思想观念;教育上,完善教育体制,加快老年相关专业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的匮乏,试建立市场化培训机构,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养老医疗服务质量、水平;财政上,加大公费培养中医特色医养人才力度,增加医养服务人才薪酬待遇,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机制上,建立养老护理专业的职称考核评定机制,打通能力认证和晋升渠道,建立养老服务人员继续教育体系,掌握医养行业政策变化、发展趋势。

3.6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养老体系中的优势

中医药养生保健,不但可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而且还可以改善亚健康及慢性病。因此,从事医养结合的医师应该掌握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特色疗法,通过推广中医外治法,将中药熏蒸、贴敷、艾灸、刮痧、拔罐等老年人易于接受的疗养方法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激发人体脏腑经络之气,寓养于医;药食同源是中医治疗一大特色,普及药膳的作用及功效;积极推广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等养生保健操,加强慢性病的调理与养护,强身健体。

结束语

“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中医药全面参与”是目前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笔者从中医特色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背景及重要性着手,分析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预防疾病、慢性病调理、医疗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将中医融入医养结合服务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邹志杰.中西医结合养老护理模式在养老院的应用优势与发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3):327.

文杰.医养结合模式背景下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优势[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9):195-196.

乔会秀,耿嘉玮.基于养老联合体中医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4):160-161.

王兆鑫,叶樊妮,王蓬.“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对策[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8,32(03):34-41.

猜你喜欢
养老模式探索
发展“互联网+”老龄服务产业的困境与对策探析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保障模式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