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活血泄浊法结合常规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2020-10-19 16:45张海涛崔海兰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

张海涛 崔海兰

【摘 要】目的:探讨益肾活血泄浊法结合常规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到本院符合肾活血泄浊法的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的方式将他们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各80例肾病患者。为对照组肾病患者选用西医治疗,为观察组肾病患者选用益肾活血泄浊法结合常规西医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对照组肾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3%,观察组肾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两组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的西医治疗相比,益肾活血泄浊法结合常规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和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具有更高的使用安全性,能够帮助肾病患者改善肾脏功能,降低其他并发症的产生,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益肾活血泄浊法

【中图分类号】R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2

1 肾病患者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肾病患者资料 将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到本院进行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的方式将他们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各80例肾病患者。

对照组肾病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6.9±5.7)岁,男患者49例,女患者31例,平均病程为(6.2±1.4)年;

观察组肾病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9.7±6.2)岁,男患者42例,女患者38例,平均病程为(7.8±1.9)年。

两组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其他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糖尿病肾脏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版)[1]

1.2.2 中医诊断标准: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用药指导原则》[2]、《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用药指导原则》[3]

1.3 治疗方法

给予80例对照组肾病患者选择常规的西医治疗,主要采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为患者进行治疗,每次服用1片,每日服用三次,在连续治疗28d。给予80例观察组肾病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选择益肾活血泄浊法进行治疗,益肾活血泄浊法的基本方:生黄芪30-60g、熟地30g、酒萸肉15g、覆盆子15g、当归10g、川芎10g、土茯苓30g、泽泻10g、鬼箭羽15g-20g、桃仁10g、红花10g等。若伴有湿浊证,加入半夏9g,若有水气证,见水肿,茯苓皮15-30g、车前子30g(包煎),若伴有瘀血甚,则在药方中加入水蛭3g、地龙10g。将这些中药材放入清水中煎煮,汤汁浓缩到200ml后倒出,分为早晚两次服用,每次100ml,连续治疗28d。

1.4 临床疾病疗效观察

将《糖尿病肾脏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版)》、《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作为疾病疗效判定标准,为两组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了不同的药物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判定。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所有病例疗效研究采用 SPSSS19.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 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肾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3%,观察组肾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两组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增多,导致了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目前,还没有研发出完全根治这些疾病的方法,只能够依靠药物来控制血糖和其他指标的变化。通过临床研究发现,我们采用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还可能引发其他的不良反应。在中医学领域中,将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归于“消渴病”“尿浊”“水肿”等范畴中,因此,我们在选择中药方的过程中需要选择能够补肾固本、活血散瘀、行气利水以及健脾益肺的药方。本次研究我们采用益肾活血泄浊法基本方,方中的生黄芪、熟地、酒萸肉、覆盆子、当归、川芎、土茯苓、泽泻、鬼箭羽、桃仁、红花等药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补中益气、除燥湿、养活血。将这些药物结合起来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综上所述,与单纯的西医治疗相比,益肾活血泄浊法结合常规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和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具有更高的使用安全性,能够帮助肾病患者改善肾脏功能,降低其他并发症的产生,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微血管并发症学组会.糖尿病肾脏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 (11):792-7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63-16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33-237.

猜你喜欢
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
60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疗效
微型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诊治策略研究
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病因分析
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