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的效果观察

2020-10-19 16:24曾彬罗雪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路径

曾彬 罗雪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0例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按照我院自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临床护理路径表内容实施各项护理。出院日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配合度,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配合度、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实行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让患者接受配合椎间孔镜术治疗,术后24小时下床活动,还缩短了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

【中图分类号】R56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1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骨科以及疼痛科一种常见病,主要因为患者呈现出腰间盘突出、破裂或者退变后对马尾神经以及神经根造成压迫而出现[1]。近几年,针对此类患者在治疗期间,椎间孔镜技术获得广泛应用,其针对传统后路手术对于肌肉表现出的大范围剥离可以进行充分避免,能够将术中神经损伤以及肌肉损伤有效降低,并且呈现出出血少、创伤小以及恢复快等系列优点,针对患者脊柱稳定性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可以获得确切治疗效果[2]。期间如采用有效方法给予护理干预配合,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可以发挥显著价值[3]。本次研究将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探析采用临床护理路径配合完成椎间孔镜术治疗的可行性,以实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预后提升。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在我科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 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0-60岁,平均45岁,患者病程区间为8~11d,平均病程为(9.23±0.22)d;患者合并症情况为:患有糖尿病疾病患者5例,患有高血压疾病患者3例。

2 方法

2.1 分组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分别设为观察组(25例)以及对照组(25例)。就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对比,均衡性显著(P>0.05)。

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临床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合理完成椎间孔镜术临床护理路径表制定,之后依据具体内容展开临床护理(见表1)。对于诸多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均会表现出焦虑、紧张以及恐惧等系列现象。特别对于局部麻醉清醒状态下患者,针对手术过程表现出的恐惧感较为显著。对于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前,护理人员需要就临床护理路径目的、方法以及开展价值等进行讲解,以将患者心理顾虑解除,对于临床路径可以做到积极配合。此外,对于临床护理路径表系列要求在执行期间,需要严格遵循,对于系列变化需要做到及时记录,并且对应展开具体评价操作。

术后1~3天:跌倒、坠床、压疮等风险评估,肢体感觉、活动情况,评估疼痛程度,允许时佩戴腰围取半卧位,无不适后在有陪护情况下可逐步转为床边坐位、站立位、至行走;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指导腰背肌功能锻炼。

术后1~3天:跌倒、坠床、压疮等风险评估,肢体感觉、活动情况,评估疼痛程度,允许时佩戴腰围取半卧位,无不适后在有陪护情况下可逐步转为床邊坐位、站立位、至行走;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指导腰背肌功能锻炼。

2.3 评估方法

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配合度,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利用自拟问卷调查表针对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展开手术配合度评估以及满意度评估。

2.4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展开处理,计量资料(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等)行t检验,以 表示,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等)行X2检验,以n(%)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配合度,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因为机体呈现出纤维环破裂的情况后,会对应呈现出髓核突出的现象,针对患者神经根表现出压迫现象[4],治疗期间,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方法获得广泛应用,期间通过给予护理配合,对于手术效果的进一步提升表现出显著价值[5]。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指导护理人员有预见性地开展工作,能全面、准确、及时地观察病情,正确评估不同患者疼痛程度及接受能力,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解决患者心理负担,积极配合各项护理工作,顺利完成手术。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实行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让患者积极接受配合椎间孔镜术治疗,术后24小时下床活动,还缩短了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邹富珍, 周秋红, 吴辽芳,等. 临床教育路径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态度与行为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3):88-91.

秦超,肖玉周,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不佳原因探讨[J].医学综述,2015,22(8):14171419

刘昊楠,林欣,家智,等,经皮椎间孔镜与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对比[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3,1:30-43

徐仲林,蒋赞利.经皮推间孔镜技术的发展、治疗范围、并发症及特点[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4(3)452455.

陈昊.腰椎间盆突出症桂间孔镜治疗术后的中医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13,34(20):4147_4149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