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社区慢性疾病患者中社区访视护理的应用

2020-10-19 16:45胡俊宜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生活质量心理健康

胡俊宜

【摘 要】目的:探讨社区访视护理在社区慢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中心门诊慢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社区访视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实施社区访视护理,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社区慢性疾病;社区访视护理;生活质量、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2

慢性疾病属于一种长时间积累、潜伏性长以及病情迁延且不具备传染性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一般包括高血压、癌症以及糖尿病等疾病,不但给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同时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1]。基于此,在对于慢性疾病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外,对其实施护理十分重要。以往,临床上在对慢性疾病患者护理时,常采用传统护理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效果却不理想,从而还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据相关文献显示[2],采用社区访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疾病患者预后。为更好的表述社区访视护理的应用效果,本文以我中心门诊接受的60例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6月—2018年9月,将60例中心门诊慢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1例、9例,年龄43—82岁,平均(62.5±2.4)岁,疾病类型:脑卒中17例、癌症1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2例;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8例、12例,年龄45—82岁,平均(73.5±2.1)岁,疾病类型:脑卒中19例、癌症2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9例。资料具有一致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注意事宜、生活护理等。观察组采用社区访视护理,护理时间为期1年,每月1次,内容包括:(1)构建社区访视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应由4人构成,即一名医生、三名责任护士构成。护理前应对患者的病情、生理以及心理进行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既往史、现病史等,按照患者的自身情况、病情等制定出优质的社区访视方案。(2)健康引导。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如家庭、教育以及经历等情况,用簡单易懂的语言讲解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知识,并定期开展健康讲座、派发宣传单以及应用新媒体等方式进行宣教,同时制定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从而提高其治疗、护理工作的依从性。(3)情感护理。护理人员应以和蔼可亲、温和的态度关心、爱护患者,并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如讲一些爱好、运动方式等,取得患者的信任,从而使护理过程变得轻松愉悦。(4)生活能力护理。护理人员应按照患者身体情况,并结合其居住环境条件,让患者在室内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开展健身活动等,以提高患者的劳动热情,增强自我的生活能力,从而树立良好的心态。(5)运动与生活指导。护理人员应积极的向患者讲解饮食的重要性,并改正患者吸烟、酗酒以及错误的饮食习惯等。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运动程度,每次运动时间应控制在45—60分钟,以保持预约的心情。

1.3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定,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等,总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2)心理健康状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总分100分,评分越高患者的心理状态越消极。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1.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名义变量资料、定量资料分别经(%)表示,行X2检验、经()表示,行t检验;存在差异(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显著(P<0.05),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分(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差异显著(P<0.05),表2。

3 讨论

相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有70%以上的老年人群患者不同程度慢性疾病,一旦患有慢性疾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痛苦,以至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在此次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开展为期一年的社区访视护理,不但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生活方式等,同时还能提高改善其预后,从而降低了慢性疾病对其造成了影响。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情感护理,不但增加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心、舒心,同时还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避免了悲情情绪的产生。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制定专属的饮食方案,能够培养其正确的饮食习惯,促进对营养的均衡吸收,使其更加有活力。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差异显著(P<0.05)。说明将社区访视护理应用于社区慢性疾病患者中有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实施社区访视护理,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王莉, 李益民. 影响社区护士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因素的质性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35):2763-2766.

黄金鹏, 高晶, 梅英,等. 医院-社区-家庭合作型延续护理在慢性结核性脓胸术后带胸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0):2365-2369.

猜你喜欢
生活质量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