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的实施分析

2020-10-19 16:45刘玉香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

刘玉香

【摘 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226例住院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113例,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和对照组(113例,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住院患者的总满意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住院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的实施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率以及降低护理纠纷率,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R47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1

优质护理服务在加强基础护理服务上,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且优质的护理服务[1]。为了优化优质护理服务,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可取得显著效果。优质护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原则,为患者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与此同时也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226例住院患者。实验组中有73例男患者、40例女患者;平均年龄为(51.8±12.2)岁。对照组中有68例男患者、45例女患者;平均年龄为(53.3±10.1)岁。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内容为:其一,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施能级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人。医院需在核定人力资源基础之上,制定护理工作人员单元配置,确定具体岗位数量,让不同级别的护理工作人员按照要求进行分层管理。护士长需统一调配人力资源,确保各个病房的不同级别护士配置均衡。建立护理层级岗位管理体制,每一个病房均按照层级管理逐层把控,让有经验的护理人员服务患者,让老护士指导新护士,让高级职称护士指导低级职称护士,从而主动为患者进行服务,增强其职业道德感,逐步减少陪护护理患者;其二,护理人员按照层级考核,加强民主测评,竞争上岗。首先建立责任护士动态管理机制。采取竞争上岗方式,如果责任护士考核不过关,需逐层降级。其次,为了培养低级护士的综合能力,需建立责任护士双向选择机制,责任组长既需要完成自己护理的患者之外,还需对年轻护理人员加以指导。最后,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科室护士长对责任护士进行考评,定期组织责任医生进行民主测评,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继而为护理人员营造公正和公开的岗位竞争模式,使得护理人员的能级水平与岗位职责要求互相呼应,最大程度发挥护理人员的具体作用,使得患者以及护理工作人员均满意;其三,完善配套支持系统。为了有效减少护理工作人员的非护理工作量,让护理人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床旁为患者做好相关服务,统筹设立临床支持或医院保洁等综合系统,从环境方面、人力资源方面以及安全方面保证护理工作需求,不断提高护理效率。设置门禁,加强探视陪护管理,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的餐食,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其四,转变临床护理服务模式。积极评估患者的基础病情和护理难度,每一个护士安排10名左右患者加以护理,护士长每日需根据病区患者人数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加以调配,使得分工更为细化,责任更为明确;加强基础护理,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加强专科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化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更为科学且有效的健康教育内容。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住院患者的总满意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概率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实验组住院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需要指出的是,护理服务质量的高低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重视对护理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基层医院。有关研究资料显示,护理工作人员的发展受到较大限制,医院领导不够重视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护理人员参加岗位培训的机会比较少[3]。刚上任的护理人员在陌生的环境以及与人沟通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難,护师常常会进入疲倦期,高级职称护士需要更新固有知识,从而晋升职称。上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降低社会认同感[4-5]。此时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工作人员面对难题的能力,最终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化的护理水平。优质护理服务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之上,逐渐改变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指导护理工作人员制定岗位竞聘机制,细化基础护理制度。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住院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中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可有效提高住院患者总满意率、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

参考文献

沈亚红,陈爱国,吴敏珠等.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普外科患者术前准备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5):68-69.

龚义侠,贾峥嵘,张媚等.基层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产妇及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82-1684.

龙文平,梁艳红,高丽雅等.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0):93-95.

郭冬梅,郭翠梅,周燕珍等.优质护理在改善基层医院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9):117-119.

罗就花.优质护理对基层医院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7):974-976.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优质护理服务对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