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本位的护理教育模式研究

2020-10-19 16:24向娇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护理教育模式研究应用方法

向娇

【摘 要】由于人们健康需求的增长以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扩大了护理服务的范围,且对护理教育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能力本位主要是指专业内容根据职业岗位进行设计,旨在培养专业能力较强的一线人才,该教育模式的核心内容为实际操作能力。由于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护理人员的创造能力、沟通能力、服务意识、责任感等均受到了挑战,以往护理教育模式依然不能适应当下人们对护理的需求。本文即对基于能力本位的护理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旨在为护理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能力本为;护理教育;模式研究;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R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1

在以往护理教育中,传统模式主要为学生模仿、教师讲解,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较低,尽管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对教学进度存在影响,极易出现失误,从而导致教学资源极大浪费[1]。而基于能力本位的护理教育模式近几年在各大护理院校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大量实践研究表明,采用此种模式进行护理教育,可缩短临床需求与护理院校的距离,可不断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2]。因此本文特将基于能力本位的护理教育模式研究综述如下。

1 基于能力本位的护理教育模式的概述

护理教育模式在能力本位的前提下涉及4个方面的内容,即操作技能与专业理论相结合、实验室与教室相结合、操作教学与课程讲授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首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是在传统教育模式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思想,且在大多数护理院校中,人们首先认为学生先理解理论知识,则可在实践中更好的参与,即首先主张学习理论知识,这就导致了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被认为撕裂。基于能力本位要求的护理教育模式,主张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学习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可促使学生将实践和理论充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其次基于现实提出的一种新型概念即为操作教学与课程讲授的结合,通常而言,护理事业和护理教育之间关系十分密切,二者相互影响,又相互服务,所以教育的内容需根据卫生条件的改变、疾病谱的变化、社会人群的健康观念而不断改变,要注重工作需求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性。三是实验室与教室的相结合,其要求学生通过现场调查、实验研究、临床观察等手段,对各项护理技能予以更加直观的掌握,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充分锻炼自己的各项内容。最后是操作技能与专业理论相结合,其指的是护理人员在面对患者面向社会的过程中,除了具备自身学习的相关护理技能之外,还需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心和耐心,不断树立为患者服务的意识,以突出能力本位护理教育模式的精髓,从而更好的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4]。

2 基于能力本位的护理教育模式的方法

2.1 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

护理院校在开展护理教育的过程中,首先需定期派遣教师进行学习,以提升其业务技能,促使其对先进护理技术予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的为学生实施教学。其次,根据教师的专业职称和学历,制定三年培养计划,即开展为期三年的培养课程,尽可能的选择优秀的、具有高度事业心和丰富知识的教师参与其中。最后护理院校还需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师兼职,以检测教材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优化教学流程,从而将实践经验更好地传授给学生[5]。

2.2 优化护理教育体系

护理院校在培养护理人才的过程中,为了满足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首先需从護理教育体系入手进行优化,要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核心理念,要将护理技能、综合素质、职业道德等内容摆在同一高度上,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予以正确理解,从而将观念改变和职业教育联合起来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其次护理院校还需与用人单位开展合作,要以就业为导向,引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法,探索人人才市场需求,从而培养能达到市场需求的护理人员。最后是构建开放式的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实现其个性化发展,不断引进新的护理内容,坚持与时俱进,以提高护理专业的适应性[6]。

2.3 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院校需根据临床医院环境,在校内外建立模拟实训基地,这样才能将护理操作技能直观的提供给学生,从而促使其反复练习和操作,以促使其对相关技能与熟练掌握,提升其专业素养。通常情况下,校内实训基地包括三项内容,即实训演练和讲解、仿真课堂、实验教学等,与传统护理教育相比,此种教育模式可将实训项目和实验内容连成一片,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仿真模拟朝着一定规模发展。而校外实训基地包括的三项内容为订单培养、能力考核、社会实习,此种教育模式与传统护理教育相比,可促使学生真正深入到临床中,并从自身需求出发,对相应的护理技能予以熟练掌握,同时可促使学生对真实的工作氛围予以感受,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岗位中,进而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事业发展观。基于能力本位的护理教育模式下,通过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还能将能力本位理念充分体现出来,从而提升护理教育的效率和质量[7]。

2.4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在护理教育工作中,当完成教学任务之后,还需采取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如何等进行评价。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工作,二者需共同作为综合评价结果。基于能力本位的护理教育模式下,在对护理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还需注重过程评价,要将平时考核以及实践考核纳入其中,并增加其占比,同时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进行理论教学效果,采取非量化和量化方式考核实践教学效果,通过多种考核方式提升考核的公正性、合理性、全面性[8]。

3 结论

综上所述,护理专业的人员主要面对的是病人,其服务对象较为特殊,所以护理毕业生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要不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便更好的为各类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达到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9-10]。在护理教育模式中,基于能力本位开展相关护理教育活动,则可充分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且教师具备较好的创新意识,能将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从而对学生的基础技能进行不断锻炼和提升,进而达到其成长成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沈曼璇,陈妙虹,柯彩霞,张美芬,曾文,何宗科,方海云.核心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在老年专科护士护理实践培训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7,16(01):69-74.

杨玲.探索“三位一体”民办职业护理专业教育改革模式[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7,19(02):72-74.

许婧睿,卢琦,王春梅,etal.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核心课程建设探讨[J].天津护理,2019(3).

刘芳,沈翠玲,赵红佳,etal.基于胜任力的康复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需求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8,40(1).

鲁俊华,郎玉玲,李丽华,etal.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的构建[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9,2(4):241-245.

李欢,谢青青,王晶晶,etal.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本科护生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调查[J].现代职业教育,2019(7).

沈艳清.护理本科教育中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35).

丁晓彤,李惠萍,肖婷,江笑笑,章毛毛,王艺璇.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护理专业教学评价策略的优化整合研究[J].中国校医,2018,32(11):861-864.

林辉.基于综合能力培养的护理技能考核模式现状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27).

马智群,尚晓玲,郗君梅,etal.基于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实习护生带教模式构建与实践[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9).

猜你喜欢
护理教育模式研究应用方法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刍议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内部控制的定位与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