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产后乳腺炎患者的观察及综合护理研究

2020-10-19 21:54周慧敏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发病率

周慧敏

【摘 要】目的:分析早期综合护理对产后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分娩产妇2880例,每组各1440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乳腺炎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乳腺炎发病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针对产妇分娩后早期介入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乳腺炎疾病发生,确保产妇产后恢复,确保母乳成功喂养,该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早期产后乳腺炎;综合护理干预;发病率

【中图分类号】R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1

在当前医院临床妇产科产妇产后护理中,产后乳腺炎属于临床常见并发症,对产妇分娩后恢复以及新生儿母乳喂养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产妇分娩后,及早介入相应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该类并发症发生,确保产妇生命健康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母乳喂养质量[1-2]。本研究分析早期综合护理对产后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分娩产妇28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研究需求,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1440例,患者平均年龄(30.24±5.36)歲,患者平均孕周(37.56±2.42)周;观察组患者1440例,患者平均年龄(31.26±5.03)岁,患者平均孕周(38.21±1.09)周。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含义(P>0.05),具有较高可比性,满足研究需求。同时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加入其中。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乳腺检查、相关疾病治疗等。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分娩后心理护理。产妇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增加了产妇出现各类不良心理情绪,提高了产后抑郁等情况发生。护理人员需要在产妇分娩后,密切关注产妇情绪变化,与其建立良好沟通交流关系,成为产妇心声聆听者。同时在产妇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后,及时给予其心理疏导,降低产后抑郁等情况发生。

1.2.2 乳房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依据产妇实际情况,为产妇提供相应乳房护理。首先护理人员需要指导产妇做好乳房清洁卫生工作,其中需要在产前使用温热水擦洗乳头,避免外部细菌入侵。其次在产妇产后需要由专业护理人员为产妇提供乳房按摩。其中需要护理人员在按摩前洗净双手,将一只手食指与拇指放置在产妇乳晕上下方,依靠胸壁上进行反复按压,保持一压一松沿着乳头方向挤出乳汁,3 min后在更换到另一侧,整个按摩过程持续2 0 min。

1.2.3 健康宣教。产妇产后护理人员需要为其提供健康宣教,其中重点在于告知产妇乳腺炎发病因素以及日常护理措施,以有效提高产妇护理依从性。同时需要指导产妇正确日常饮食,其中需要产妇增加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例如鸡蛋、瘦肉等,同时养成少食多餐良好生活习惯,确保患者饮食健康。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指导产妇进行新生儿早期喂乳,以有效实现早吮吸早开奶,并掌握正确母乳喂养姿势,降低乳头皲裂情况发生,做到高质量母乳喂养。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其住院时间以及临床产后乳腺炎发病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乳腺炎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乳腺炎发病率以及患者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如表1所示。

3 结论

在当前医院妇产科产妇分娩后,通常由于致病菌入侵等因素影响,增加了产妇分娩出现乳腺炎疾病几率,对产妇分娩后恢复以及新生儿喂养造成较大影响。其中乳腺由腺泡以及导管构成,当产妇分娩后存在不正常哺乳,增加乳汁淤积,同时受致病菌入侵影响,增加了其出现乳腺炎症状,患者临床通常表现为发热、乳房红肿以及存在疼痛感,正常乳汁分泌受到影响[3]。为了有效预防分娩后乳腺炎发作,确保产妇恢复效果以及新生儿喂养,采用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通常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用于产妇产后乳腺炎预防与治疗中。其中主要是指通过常规检查以及基础性健康教育等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产妇对该类疾病的重视程度,降低疾病发生率。但是该类护理措施对乳腺炎预防效果偏低,无法有效预防该类疾病,增加了疾病发生率,延长了产妇分娩后住院时间。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指在产妇分娩后,通过开展乳房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相应健康教育等方法,最大程度上确保乳腺炎疾病有效预防,降低患者疾病发病率。同时在患者接受护理过程中,积极有效的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避免产妇出现其他产后并发症,确保产妇恢复效果。

本研究中,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产妇,其乳腺炎发病率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产后乳腺炎疾病发生,确保产妇恢复效果,提高新生儿喂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刘存选.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乳腺炎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8(23):78+77.

王娟.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乳腺炎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3):2029-2031.

姜华平.初产妇产后乳腺炎的调查与护理干预[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7):100-101.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干预发病率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大连港职工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调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个肿瘤监测地区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率统计分析
七招降低新购仔猪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