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运动功能影响及临床效果

2020-10-19 21:54孟凡瑞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运动功能综合护理干预

孟凡瑞

【摘 要】目的:探讨适合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并评价应用效果。结果:从2018年1月~2019年4月期间选取9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组:参照组(n=47)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n=47)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活动指数、功能指数、整体状态、僵硬程度、疼痛程度各项临床指标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运动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综合护理干预;运动功能;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1

现阶段,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主要是减轻疼痛、改善运动功能为主要目的,最大程度的控制畸形进一步发展。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尽管能够控制机体炎症,但患者的运动功能往往需要依靠科学的护理干预才能得以显著改善[1]。为此,本研究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现将研究情况作出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94例患者全部符合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个人资料齐全,依从性良好,自愿配合完成研究。排除精神疾病、内分泌失调、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骨关节炎、重大器官功能障碍者。参照组47例,男性32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44.68±1.59)岁;病程14个月~4.8年,平均病程(2.86±0.72)年。实验组47例,男性34例、女性13例;年龄30~59岁,平均年龄(43.26±1.74)岁;病程12个月~5年,平均病程(2.93±0.68)年。两组患者的个人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从生活、用药、健康教育、基础治疗等几方面提供护理服务。

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病情,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由于身体的疼痛,患者会产生各种负性情绪,比如烦躁、易怒、消极、焦虑等[2],护理人员可采用专业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合理的镇痛措施,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耐心安抚患者,给予患者足够的精神和心理支持,通过讲解治疗方法、效果来减轻患者的压力。②生活护理:重视体位指导,坐位时,督促患者尽量挺直背部;站位时,尽量不要弯曲背部,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3],按时转换体位。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保持水平视线,避免颈椎劳累。睡硬板床,在颈部的中间放置枕头,如果颈椎或者上胸椎后凸,就要去枕平躺。在发病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运动量,保持充足的休息,严格控制玩手机、上网的时间。③功能训练: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指导患者进行后踢腿、专题、腰椎运动、扩胸运动、抬胸运动,20min/次,2次/d。④环境护理: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以及良好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通过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营造良好的病房氛围,以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1.3 观察评定标准[4]

通过刻度为0~10的计分尺评估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活动指数(BASDAI)、功能指数(BASFI)、整体状态(BAS-C)、僵硬程度(Stiffness-VAS)、疼痛程度(Pain-VAS),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改善程度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实验组的BASDAI、BASFI、BAS-C、Stiffness-VAS与Pain-VAS均低于参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免疫系统疾病,病程长,治疗难度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病情格外严重,还会导致患者脊柱后凸畸形、關节强直。患者主要表现为躯干前倾、关节功能下降、关节疼痛、运动障碍、消化功能障碍等。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非常隐匿,很多患者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往往错过了最理想的治疗时机[5]。青壮年男性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患病群体,该病的发生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坐姿和站姿不规范、不良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有关,特别是许多年轻人不注重保暖,导致机体被风寒湿邪所侵袭,由风湿性疾病逐渐发展成强直性脊柱炎。针对此病,临床始终秉持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理念,实践中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可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洪小凤,彭旭玲.交互式护理模式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院外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22):2492-2495.

高翠荣,李晖.基于Note Express检索国内强直性脊柱炎相关护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9):2467-2471.

陈侠,陈思思,林仲可, 等.专科护士指导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自我管理的临床实践及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8):2261-2266.

彭旭玲,胡周静,罗茜, 等.激励性刺激结合系统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活动、生理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9):2149-2152.

邓思思,何懿,姬亚茹, 等.强直性脊柱炎疼痛患者运动锻炼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9,34(5):82-85.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运动功能综合护理干预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X线特点与发病年龄和HLA—B27的关系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关于益赛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