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

2020-10-19 21:54耿敏杰马纯红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

耿敏杰 马纯红

【摘 要】目的:讨论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原发性肝癌8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另选慢性乙肝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NLR、WBC、AFP及癌抗原19-9值进行比较;对研究组患者单一采用肿瘤标志物和联合血常规检测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NLR、WBC、AFP和CA19-9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使用血常规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是60.00%(48/80),明显比单一使用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高38.75%(P<0.05)。结论:临床采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诊断原发性肝癌,可以为早期诊断和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血清肿瘤标志物;血常規;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1

原发性肝癌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其具有早期临床诊断难度大、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预后情况差及病死率高等特点[1]。有相关研究表示,AFP与CA19-9均属于恶性肿瘤检测的重要标志物,在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中具有重大意义,临床进行多项标志物检测能使其特异度及灵敏度提高。此外,据恶性肿瘤基础研究理论表示,慢性炎症损伤可以促使原发性肝癌发生及进展,对该疾病可采用NLR联合WBC诊断[2]。本研究主要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收治原发性肝癌8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另选慢性乙肝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47-74岁,平均年龄(53.08±3.59)岁;对照组80例,男40例,女40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2.71±4.05)岁。本次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和批准,全部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均知情,同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抽取两组患者肘静脉血2ml,将其静置30分钟,给予常规离心处理分离血清,两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和白细胞(WBC)值采用迈瑞BC-5390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甲胎蛋白(AFP)和癌抗原19-9(CA19-9)值用ADVIA CentaurXP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与化学免疫法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SPSS20.0软件分析,t行组间、组内比较,均数标准差“”表计量资料; 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常规指标和血清肿瘤标志

研究组NLR、WBC、AFP和CA19-9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1。

2.2 阳性率

研究组患者使用血常规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是60.00%(48/80),明显比单一使用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高38.75%(3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若未能接受有效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超55%原发性肝癌患者出现有反射性疼痛感、典型肝区疼痛表现时,往往已错过了最佳手术治疗时间,该病灶彻底切除率未超30%。当前,临床尚未明确原发性肝癌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但多认为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环境、黄曲霉素等因素有关,能够采用姑息性或是根治性手术进行干预。而准确有效的早期诊断结果对患者肿瘤病灶切除率和预后有着重大意义[3]。

血清学检测具备有操作便捷、操作性强及微创等优势。而血清肿瘤标志物对高危人群肿瘤疾病筛查效果意义重大。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NLR、WBC、AFP和CA19-9值均比对照组高;研究组使用血常规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明显比单一使用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高。说明WBC、CA19-9、WBC及NLR指标变化和原发性肝癌发生有关,同时,血常规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能够提升原发性肝癌阳性检出率。分析原因:WBC和NLR参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细胞入侵和病理过程,该水平上升可能和患者体内的肿瘤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慢性炎症损伤能够作用在原发性肝癌癌基因转录和肿瘤细胞周期调控,对肿瘤细胞繁殖于向脑、肺部及胃肠道等器官或是组织转移、侵袭有重要作用,因此,以上血常规指标均能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中[4]。而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化学类物质,在正常组织内其含量远远比肿瘤组织内低,例如AFP和CA19-9等仅在胚胎组织,而在肿瘤细胞则会发生异常表达,可利于诊断肿瘤疾病、治疗方案和预后等提供有效依据。但由于AFP在胚胎瘤或肝硬化等患者体内出现上调表达,易出现误诊、漏诊情况,因此临床将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原发性肝癌,可提高诊断准确性[5]。

综上所述,WBC、CA19-9、WBC、NLR值在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中有着一定诊断价值,能够为早期诊断和预后提供有效依据,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杜琳丰.血清肿瘤标志物、血常规指标联合应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具体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8,(20):306.

王述莲,呼建民,何光伦,等.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1):4-7.

杨绍蕊.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19,5(8):125-127.

黄利军,方佳峰,吴珏堃,等.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8,21(12):1421-1426.

张璐璐,刘芸,段文冰,等.胃癌患者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的变化及相关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2018,13(11):1700-1704.

猜你喜欢
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
三维适形半野轮照放疗技术治疗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消癌平片联合TACE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
TACE序贯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探析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安全性观察
不同血流阻断法在原发性肝癌手术中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