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研究

2020-10-19 21:54王全芳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出血

王全芳

【摘 要】目的:探讨抗凝血杀毒剂中毒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以2017年4月到2019年12月接收的40例抗凝血杀毒剂中毒住院患者为研究数据,记录临床治疗指标。结果:两组入院前后指标对比,PTS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原和PT_INR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微生物K1用量对比,出院时用量较比入院前显著减少,组间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出院后患者进行电话随访,20例能够确定停药时间。有8例患者确定停药时复查病情,均显著好转。结论:对无法确定原因导致的尿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患者,首先考虑抗凝血杀毒剂可能性。维生素K1作为抗凝血杀毒剂中毒的特效拮抗剂,维生素K1用量和用药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有正相关趋势。

【关键词】抗凝血杀毒剂;维生素K1;出血;凝血功能阻碍

【中图分类号】R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1

在导致惊厥的杀鼠剂禁用后,抗凝血杀鼠剂在农业以及生活中被不断应用,因此抗凝血杀毒剂中毒事件不断增多[1]。抗凝血杀毒剂中毒患者病症隐匿,因此临床表现主要为凝血功能阻碍以及出血,因此导致误诊和漏诊情况发生。对抗凝血杀鼠剂患者来说[2],当前并有统一确定的治疗方式。

1 资料、方法

1.1 基本数据

以回顾性形式分析记录2017年4月到2019年12月接收的40例抗凝血杀毒剂中毒住院患者数据。4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区间14-80岁,平均年龄(39.25±0.2)岁,中毒时间在0.12-356日,平均中毒时间(11.9±0.1)日,住院时间为1-50日,平均住院时间为(11.89±0.2)日。

诊断依据:①明确或者疑似毒物接触情况;②临床存在多位置出血特征;③凝血功能障碍,PT以及PT_INR显著延长;④血液,尿液,呕吐物测定到抗凝血杀鼠剂成分。其中符合1-3条判定为拟诊。如果符合第四条则可以确诊。

1.2 方法

对研究的所有患者年龄,性别,中毒时间,中毒因素,住院天数等进行分析记录。

入院后进行血细胞分析测定,凝血功能测定,予以维生素K1注射液保持凝血功能处于常规状态,血红蛋白<6g/L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浓度较高的患者在凝血功能正常后,进行血液灌流,而后予以補液促排处理,补充维生素,保护肝肾功能处于正常状态,应用乙酰半胱氨酸提升凝血酶原活动度,维生素C调节血管以及毛细血管的通透程度。对于凝血功能异常和出血显著的患者输注冰冻血浆治疗。出院后叮嘱7日复查凝血指标。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记录研究数据,两组凝血酶原、PTS以及PT_INR指标、微生物K1用量对比用(均数±标准差)形式处理,行t检验,组间对比p<0.05判定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凝血酶原、PTS以及PT_INR指标对比

两组入院前后指标对比,PTS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原和PT_INR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微生物K1用量对比

两组微生物K1用量对比,出院时用量较比入院前显著减少,组间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

2.3 随访记录

出院后患者进行电话随访,20例能够确定停药时间。有8例患者确定停药时复查,均显著改善。

3 讨论

抗凝血杀毒剂主要是通过肝脏对维生素K的应用进行干扰,阻碍凝血因子同时影响凝血酶原合成,造成凝血时间延长[3]。另外所代谢的产物阻碍毛细血管,造成出血反应形成[4]。但是抗凝血杀鼠剂无法阻碍已经活化的凝血因子产生效果,因此只有体内的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后,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发生。

维生素K1作为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的拮抗剂,重度中毒患者需要长时间应用维生素K1来保持凝血功能[5]。通过对抗凝血杀毒剂中毒的临床特征分析,其主要为血尿,牙龈出血以及鼻子出血。因此患者出现上述问题,应考虑为中毒可能,降低误诊率[6],同时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生命安全,降低误诊情况,建议提升医疗人员的专业性。

抗凝血杀鼠剂中毒发病具有隐匿性,服用毒药后潜伏期在3-5日,因此治疗的主要关键为保持早期凝血功能正常状态;尽快清除体内毒物;测定凝血功能。本文研究中,两组入院前后指标对比,PTS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原和PT_INR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微生物K1用量对比,出院时用量较比入院前显著减少,说明合理治疗的积极性。

以上结果证实,因本次研究样本和例数较少,因此通过多中心以及扩大样本分析,更有利于临床的研究和治疗执行。

参考文献

金皎,颜永燕,黄璟,等.缺乏中毒病史的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的临床特点及处理[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7,24(10):742-745.

张程程,彭晓波,林国东,等.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二次中毒的实验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8,19(6):394-399.

李素丹,巴云鹏.以鼻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溴鼠灵中毒八例[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53(11):853-854.

董建光,邱泽武,崔昌星,等.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的诊疗现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5):114-116.

董建光,张鹏,鲁晓霞,等.抗凝血杀鼠剂中毒27例误诊误治剖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7,30(6):33-35.

董建光,龙剑海,张鹏,等.抗凝血杀鼠剂中毒71例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7):593-597.

猜你喜欢
出血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预后效果分析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60例疗效分析
分析34例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患者注射兰索拉唑治疗的疗效观察
硫糖铝和泮托拉唑联合在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中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