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急救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0-10-19 21:54申秀英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饮水体温高温

申秀英

【中图分类号】R13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1

中暑是夏季出现频率最高的疾病,尤其是在高温天气长期待在户外的人群,如环卫工人、军训的人群、外出游玩的人群等特别容易出现中暑症状。一旦不注意降温防暑人体就有可能出现大量出汗、四肢无力、头晕眼花、恶心等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引起昏迷,这个时候如果不能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患者加以施救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相信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中暑后的急救措施有哪些呢?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又是什么呢?下文中将做详细的介绍。

什么是中暑?

医学上将在暑热季节、高温以及高湿环境下人体因为体温调节中枢无法正常工作,汗腺功能出现障碍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造成的人体以中枢神经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系列急性病症称为中暑[1]。引起中暑的原因主要有产热增加,即人体长期处在高温、通风不良等环境下劳动,防暑降温工作做得不够到位的时候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同时机体散热不足、机体适应能力下降的情况下也会引起中暑。容易出现中暑的人群有在炎热夏季长期处在室外的人群、身体素质较差的老年人和小孩等。

中暑有哪些分类?

临床上根据中暑的不同症状和表现可将其划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三大类[2]。先兆中暑的主要表现症状有:患者的体温较平常略高,但一般情况下会保持在38℃以下,并且患者会出现大量发汗、一直感到口渴、四肢无力、感觉到疲惫、有气无力的症状,并且会出现头晕眼花、胸口发闷、恶心、无法集中注意力等情况。

轻度中暑的患者体温会升高到38℃以上,患者会出现面色潮红、皮肤发干发热、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大量出汗的症状,并且触摸患者皮肤会感觉到湿冷。同时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的症状。

重度中暑患者除了会出现上面所描述的症状以外还会出现体温高达40度以上,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昏迷、痉挛、皮肤干燥不发汗的情况,重度中暑比较严重,需要及时的采取急救措施并送往医院治疗,否则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中暑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上文中我们了解了中暑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那么中暑后应该如何采取急救措施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及时将出现中暑情况的患者转移至阴凉处,在出现中暑情况以后,需要尽快将患者从高温的环境下搬离,就近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将患者的衣服扣子解开,使患者保持平躺的姿势,将患者的双脚抬高15-30cm,这样做的目的是有效的加快患者的脑部血液的供应,能够尽快的使患者散热。

2.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是通过各种方式让患者的体温降下来,可以使用冷毛巾或者是冰凉的物体捂在患者的头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酒精、白酒或者是冷水擦拭患者的身体,直到皮肤发红,使用风扇给患者吹风[3]。这样做的目的是加速散热,让患者的体温恢复到38℃以下,但是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降温的方式要适度,不要为了降温而导致患者感冒。

3.在患者清醒以后需要及时的为其补充水分,施救者应为其提供淡盐水或者是含盐的清凉饮料,但是需要注意饮水的量,不可大量饮水,需要小口慢饮,避免引起人体不适,一般1小时内不超过1000ml,也可用清凉油、风油精涂抹人中穴、后脑窝处,让患者内服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药物,这些都是紧急救治中暑的好办法。

4.针对因为中暑而失去知觉的患者,在急救的时候施救者可以采取按压患者人中穴位以及合谷穴的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患者恢复意识。同时需要注意的事情是针对出现呼吸暂停的患者需要及时采取人工呼吸的方式使患者尽快的恢复呼吸,在患者可以自主呼吸后需要尽快送医院治疗。

5.对于重症中暑的患者,在急救的时候需要在第一时间拨打120送医治疗,尤其是出现高热、昏迷抽搐的患者,由于情况比较紧急,因此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施救者应该尽量保持患者处于平躺的状态,身体要舒展开来,头向后仰,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患者保持呼吸暢通,避免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

6.针对重症中暑患者在运送的过程中应该使用担架,保证患者身体平躺,同时在患者的额头、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等位置使用冰袋冷敷降温,使患者在送医途中病情不再恶化。

中暑后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上文中学习了中暑后的急救措施,那么在中暑后都需要注意什么呢?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不要过量的饮水,中暑的患者在恢复清醒后会感到非常的口渴,需要补充水分以及盐分,但是这个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量的饮用热水,因为这样反而会导致患者出现大量出汗的情况,汗液会带走患者体内的水分和盐分,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抽风现象。正确的做法是采取少量多次的饮水方式,对于中暑患者,每次的饮水量应该以不超过300毫升为标准,在饮水的时候需要小口慢饮而不是大口快速的将水喝完。

2.中暑后应该避免大量进食,尤其是油腻的食物,因为在这个时候大量进食会导致大量血液滞留在肠胃,造成消化系统负担过重,同时在这种情况下营养物质也不能被人体快速吸收,反而得不偿失,应该做的是吃一些清淡爽口适应夏季的食物和果蔬。

3.中暑后应该避免大量食用辣椒,这是因为在夏季的时候阳浮于外,而辣椒这类辛辣刺激的食物只会进一步加大人体负担,尤其是在中暑以后应该减少辣椒的摄入量,如果能够做到不吃会更好。

4.在中暑后需要注意避免吃冷饮和瓜果类的食物,这是因为在中暑以后人的身体会感觉到极度的缺水,虽然吃冷饮会在心理上给患者带来舒爽的感觉,但凉性的食物反而会造成患者的脾胃受损,因此在中暑后的一段时间内应控制吃冷饮的量。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预防中暑呢?

夏季中暑不仅仅应该在病情出现后治疗,在中暑出现前也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来预防,预防中暑的相关措施有以下几点:

1.适量饮水,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在高温天气里,不应等到口渴才喝水,如果需要在高温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候喝2-4杯凉水(500-1000毫升),不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

2.注意饮食及休息,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等,饮食尽量清淡,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避免电风扇和空调直吹。

3.高温天气里应尽量在室内活动,户外活动时穿着合适的衣服并涂抹防晒霜,活动时间最好避开正午12-14点时段,尽量将时间安排在早晨或者傍晚。

4.锻炼自己的耐热能力,学会适应热环境。

参考文献

吴医生.中暑和过热是一样的吗?[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9(09):64.

宋青,毛汉丁,刘树元.中暑的定义与分级诊断[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44(07):541-545.

孟星晨.藿香正气水和中暑有什么关系?[N].陕西科技报,2019-07-05(004).

猜你喜欢
饮水体温高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高温季蔬菜要如此培“根”固本
全球高温
简易饮水鸟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高温来袭,警惕寒湿作祟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