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10-19 08:09王伟烈仇玉桃邵惠敏任宪田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效果

王伟烈 仇玉桃 邵惠敏 任宪田

【摘 要】目的:探究牛肺表面活性剂对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2例ARDS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纳机械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以对照组为基础,采纳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动脉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O2、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SaO2、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肺表面活性剂可有效改善ARDS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关键词】牛肺表面活性剂;ARDS;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8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1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儿科常见病,多见于出生后4~12 h的新生儿,该病主要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的,吸气性三凹征、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呻吟是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病情发展迅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死亡率,越早的进行有效治疗,患儿预后改善越明显[1]。本文笔者为了辩论牛肺表面活性剂对ARDS的治疗效果,特收集2016年11月-2018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2例ARDS患儿进行调查研究,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2例ARDS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满足《实用新生儿学》中对于ARDS的诊断标准;(2)均存在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皮肤青紫症状,胸片表现为双肺透光度低下、有细颗粒状、网格状、毛玻璃状影、支气管充气征,氧合指数在200 mm Hg以下[2]。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6)。研究组女21例,男25例,孕周30~36周,平均(33.05±2.29)周,出生时间4~25 h,平均(14.52±2.26)h;体质量为1.8~3.1 kg,平均体质量(2.45±0.61)kg。对照组女20例,男26例,孕周29~36周, 平均(32.52±3.28)周;体质量为1.7~3.3 kg,平均体质量(2.51±0.79)kg,出生时间5~23 h,平均(14.22±2.31)h。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照研究。本研究经过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均知情,并对《知情同意书》签字。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预防出血、保持内环境稳定、抗感染、保暖等对症治疗。

1.2.1 对照组 予以机械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结合患者的具体情況选择适宜的鼻塞,氧流量控制位6~8 L/min,根据血气分析与患儿病情对呼吸肌的参数进行调整。

1.2.2 研究组 机械持续正压通气疗法与对照组一致,予以牛肺表面活性剂(国药准字H20052128;生产企业: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70 mg),与0.9%的氯化钠注射液配置至浓度为50 mg/ml,摇匀之后进行气管插管,分别采取半卧位、侧卧位、平卧位缓慢注入药物,每天用药1~2次,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时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4-5]。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O2、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SaO2、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ARDS的病理基础是诸多炎性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肺部炎症反应导致肺毛细血管受损,肺泡的炎性渗出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丰富,进而会形成透明膜或者引发肺水肿[8-9]。患者普遍伴有不同程度的肺间质纤维化,肺泡的炎性滲出液会降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活性,或者改变其成分,极易引发脓毒症、重症肺炎等,导致肺内炎性细胞大量聚集,对肺泡的上皮细胞造成间接或者直接的损伤,干扰PS的合成、代谢,进而改变肺内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功能、组成及含量,降低肺泡表面活性张力。机械持续正压通气疗法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症状,病情易反复发作,效果欠佳,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牛肺表面活性剂主要成分是少量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游离脂肪酸、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等,该药物使用之后可肺内弥散,附着于肺泡表面,对肺泡的上皮细胞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降低肺泡张力,维持肺泡的稳定性,改善肺的通气功能,纠正机体酸碱失衡状态,改善肺部病变症状,防止肺泡萎缩,提高氧合功能,提高血氧饱和度,有效减少了单纯机械持续正压通气疗法的并发症,提高该病的治愈率,与机械持续正压通气联合治疗,协同作用,可为患儿的整个呼吸周期提供恒定的正压,增加弥散面积,防止肺泡塌陷,使得肺内的分流量明显降低减少呼吸肌的耗能,提高患儿的舒适感,使得肺部受损的概率大大降低,促进患儿机体早日康复,缩短治疗时间,进而降低患儿的治疗费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属、患儿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壓力,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广大临床医护人员应引起重视,加大研究和推广力度。本文研究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SaO2、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ARDS患儿采纳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患儿病情可见显著改善,临床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安全性、可行性更高,值得临床信赖并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黄占克,牛玉红,杨翠芬,等.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布地奈德气管内滴入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5):482-483.

娄霞.呼吸机联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0):1873-1874.

刘大伟.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8):55-56.

猜你喜欢
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笑吧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创造逼真的长曝光虚化效果
四种去色效果超越传统黑白照
期末怎样复习效果好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