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肿瘤检查中MR功能成像技术有哪些作用?

2020-10-19 08:16张仁忠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峰度张量扩散系数

张仁忠

【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2

肾脏肿瘤作为一种泌尿系统常见肿瘤疾病,多为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肾脂肪肉瘤、肾平滑肌肉瘤、肾盂癌、肾母细胞癌及肾癌等,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为肾癌。由于肾脏肿瘤疾病的病理类型呈多样化,因此临床检查诊断中常规MRI的应用存在一定限度,而随着MR功能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肾脏肿瘤检查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展,主要在于MR功能成像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无须注射对比剂、定量精准等优点,可全面获取肾脏肿瘤患者的组织结构、代谢及血液供给等情况,具有良好应用效果。

1 肾脏肿瘤检查中弥散加权成像的作用

肾脏肿瘤检查中弥散加权成像的应用可对活体组织内水分子布朗运动产生的水分子弥散运动情况予以反映,在此基础上将组织细胞水平的微观结构呈现出来,其参数表观扩散系数值可对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情况进行定量评估,表观扩散系数值越高代表组织内水分子弥散运动幅度越大,表观扩散系数值越低代表组织内水分子弥散运动幅度越小,且肾脏微循环血流灌注、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及肾小球滤过等一系列因素会对肾脏扩散特性产生影响,而通过对表观扩散系数值进行测量可对生理病理变化所影响下的肾组织内水分子变化予以反映,并可间接反映肾脏肿瘤病症的发生及发展[1]。现阶段,肾脏肿瘤检查中弥散加权成像的应用可有效鉴别肾脏肿瘤良恶性、类型与恶性肿瘤恶性程度及分级情况。

2 肾脏肿瘤检查中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的作用

活体组织检查过程中,弥散加权成像信号可对组织内水分子扩撒予以反映,但是会受到毛细血管微循环灌注影响,导致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情况的反映不够精确,而通过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双指数模型可有效区分组织内水分子单纯扩散与毛细血管微循环灌注信息,分别予以量化,其通过采集各个方向b值的弥散加权成像图像进行体素为单位的双指数拟合计算,在此基础上获取扩散系数及与组织灌注相关的参数,如灌注分数、假性扩散系数等。

3 肾脏肿瘤检查中弥散张量成像的作用

弥散张量成像是在弥散加权成像基础上更新的一种功能MRI成像,其基础主要为组织内水分子弥散各向异性,不仅可对组织的弥散量进行测量,还可对组织内水分子各向异性作出评价。弥散张量成像的常用参数主要有表观扩散系数值及各向异性分数,其中表观扩散系数值可对水分子扩散运动速度予以反映,各向异性分数可对水分子运动方向性予以反映,并对水分子在三维空间内的弥散方式作出描述。各向异性分数大大与扩散方向的异性程度呈正相关,即各向异性分数趋于0时即代表弥散趋于各向同性,而各向异性分数趋于1时即代表弥散趋于各向异性。病变组织结果、细胞密度一旦出现变化,那么水分子弥散运动也会跟随着出现变化,所以可通过弥散张量成像对组织内水分子弥散运动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确定病变组织所处位置[2]。

从临床检查方面来看,早期阶段弥散张量成像多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检查,而现阶段已经应用于多个腹部脏器的检查,如子宫、前列腺、肝脏及肾脏等,其在肾脏肿瘤检查中的应用可通过弥散张量成像图显示出肿瘤内部结构与正常肾脏之间存在的差异,突出弥散张量成像在肾脏占位中具有的优势。

4 肾脏肿瘤检查中扩散峰度成像的作用

扩散峰度成像是在弥散张量成像基础上的一种技术延伸,其可对组织内非高斯分布的水分子扩散情况予以描绘,且与弥散张量成像相比较而言,扩散峰度成像可获取更为准确的反映水分子扩散受限状况的定量指标,参数主要有峰 度各向异性、径向峰度、平均峰度、各向异性分数及平均扩散系数;其中,平均扩散系数越高代表组织内含有的自由水越多,各向异性分数是表现各向异性的参数,平均峰度可对水分子扩散受限情况予以反映,径向峰度是平均峰度的垂直分量,可对扩散受限垂直于扩散张量长轴方向予以反映,峰度各向异性可对水分子扩散受限的各向异性特征作出评估,其数值越低代表越趋于各向同性扩散,如果组织结构越规则、紧密,那么代表峰度各向异性值越高。现阶段,扩散峰度成像在肾脏肿瘤检查中的应用尚未普及,多用于健康人群肾脏检查,其在肾脏肿瘤检查中的作用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验证。

5 肾脏肿瘤检查中磁敏感技术的作用

现阶段,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是唯一一种可无创反映组织血红蛋白氧含量并可对肾内氧分布进行绘制的新技术,其内源性标记物以血液内去氧血红蛋白等顺磁性物质为主,可对生理病理状态下患者的肾内血氧水平作出无创性评估,参数表观自旋-自旋弛豫率可对组织内氧分压予以定量反映[3]。磁敏感加权成像主要通过不同组织间磁敏感性存在的差异进行图像对比,具有高分辨率、薄层三维采集、同时获取相位及幅度信息等优势。

就目前来看,肾脏肿瘤鉴别、评估及分级等多个方面中MR磁敏感技术均有应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肾脏肿瘤检查准确率,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

6. 肾脏肿瘤检查中灌注加权成像的作用

灌注加权成像可对肾脏肿瘤患者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作出无创评价,还可对组织内微血管分布及血流灌注状况予以反映,其包含了对比增强首过灌注成像与ASL技术。对比增强首过灌注成像的应用存在限制,主要在于这一技术在检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钆对比剂可能诱发肾功能不全,而ASL技术在检查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外源性对比剂,可通过组织器官自身血流灌注定量检测其灌注状况,检查流程简便,具有较强的可重复性,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7 结语

综上所述,肾脏肿瘤检查中MR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不仅可对影像形态学改变情况予以反映,还可提供肿瘤代谢、血液供给等信息,其用于常规影像技术无法确诊的复杂疑难肾脏肿瘤中具有较大优势,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肾脏肿瘤肿瘤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肾脏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于子洋,任克.肾脏肿瘤的影像组学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42(04):458-461.

曾红春,杨文艳,王颖鑫.超声造影特征及定量参数在鉴别诊断肾脏小肿瘤病理类型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9,35(05):441-444.

曾紅春,王颖鑫,杨文艳,等.超声造影及增强CT鉴别诊断肾脏小肿瘤良恶性的比较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41(09):1092-1094+1098.

猜你喜欢
峰度张量扩散系数
扩散峰度成像技术检测急性期癫痫大鼠模型的成像改变
偶数阶张量core逆的性质和应用
四元数张量方程A*NX=B 的通解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在肝脏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自动反相校正和峰度值比较的探地雷达回波信号去噪方法
扩散张量成像MRI 在CO中毒后迟发脑病中的应用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MK值、FA值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的价值分析
基于Sauer-Freise 方法的Co- Mn 体系fcc 相互扩散系数的研究
FCC Ni-Cu 及Ni-Mn 合金互扩散系数测定
非时齐扩散模型中扩散系数的局部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