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与解题能力研究

2020-10-20 06:00张金娣
成才之路 2020年28期
关键词:反比例数形解析

张金娣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河田中学,福建 长汀 366300)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培养学生分析与解题能力的意识。本文结合具体数学教学内容,探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题能力的策略,以提高教师对培养学生分析与解题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数学学习态度不积极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抽象、逻辑严密等特点。在数学学习中,有的学生感觉很吃力,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教师讲授的知识,但在分析与解答题目时,却找不到方向。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消极,这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分析与解题能力。

2.学生与教师交流不畅

在数学学习中,有的学生不敢与教师主动交流,于是问题越积越多,甚至多到失去学习兴趣。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习惯“一言堂”,不主动与学生交流,师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当学生解题出现错误或学习成绩下降时,部分教师采取的处理方式较简单,致使师生关系不融洽。这种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3.创新能力不足

在数学学习中,有的学生习惯采取保守、安全的解题方法,不敢尝试新的解题方法,导致题目越做越复杂,解题流程越来越烦琐,解题误差也相应增大,这是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表现。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必须从多角度思考解答方法,不断提升分析与解题能力。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与解题能力的策略

1.将转化思想渗透数学课堂,引导学生从转化角度分析与解答问题

数学的代数内容具有计算流程复杂、涉及点多、解题突破口隐蔽等特点。学生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分析与解题能力,将会耗费比较多的解题时间,导致解题效率低下。在代数教学中,教师不能只简单地讲解问题的答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题思维,引导学生构建有效的解题思路,找到正确的代数解题方向。

以教学“一元一次方程”为例,一元一次方程是代数常见的知识点,标准形式是ax+b=0(a≠0),在实际学习中,学生遇到的方程形式会非常复杂。教师可以将转化思想引入代数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复杂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进而加快解题速度。例如下面这道数学例题

分析:对于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题目,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然后指导学生按照方程解题步骤一步一步得出完整的答案。但对于刚刚接触一元一次方程的学生来说,解答这样的题目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转变思维利用逆过程的方法,先去分母,转化为可理解的方程,然后再解答方程。

解析:首先对原方程去分母得3[2x-(x-1)]=8(x-1),然后再进行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 等步骤继续化简方程,得到3x+3=8x-8。解题完成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转化思维的解题过程,让学生总结含分母的方程变形技巧,掌握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思路,最终提升学生的分析与解题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与解答数学问题

函数问题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难点,有的学生对函数问题的解题兴趣不高,对于复杂的函数题目常选择放弃。为鼓励学生勇于解答函数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创新函数解题思维,将抽象的函数概念及问题转为形象生动的图形图像,并借助图形图像找到函数问题的解决突破口,有效提升学生的函数解题效率和质量。以“反比例函数”问题为例。反比例函数是函数的重要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引导学生解答相关反比例函数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题能力,让学生有效理解、解答反比例函数问题。

如图,某一蓄水池每小时的排水量v(m3/h)与排完水池中的水所用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像。若要用6小时排完水池的水,每小时的排水量是多少?

分析:在解答这类反比例函数题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解题思维,从题目的已知条件中找到数形结合的点,结合相关的函数图像理解函数问题,让学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尽快形成函数解题思路。根据函数图像可知,它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图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设相关的函数解析式,然后代入有关数值,得出问题的答案。

解析:如设函数解析式为v=k/t,又因为点(12,4)在函数图像上,所以代入解析式得到4=k/12,得出系数k=48,函数解析式为v=48/t,然后将相关数值代入已求出的函数解析式之中,如将t=6 代入v=48/t 中,得到v=8,也就是每小时的排水量是8 立方米。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解题思维,可以有效转化复杂的函数问题,让学生对题目进行大胆假设,从而找到解题方法,提升自身的解题能力。

3.结合构造法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数学题目构造分析与解题能力

很多数学题目较为复杂,而且抽象性也非常强,学生如果不懂得变通和创新解题思路,将无法得出数学题目的答案,也无法促进自身解题能力的提升。虽然上述数形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函数解题思路,但对于更为复杂的函数题目,学生需要结合多元化的解题思路,才能得到函数问题的答案。在众多的解题思维中,构造思维方法是一种适合学生运用的数学解题思路,它是在原有函数题目基础之上,进行条件或者结论的假设,充分利用题目中的相关信息,构造满足题目所需的条件和结论,让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从而找到问题的解答方法。

继续以“反比例函数”问题为例。在解答具体的函数问题时,学生如果无法从数形结合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就可以转变解题思维,从构造法角度思考数学问题是否能构造出新的条件及结论,从而运用构造法解答问题。例如,现知某反比例函数图像经过点(m,2)和(-2,3),则m 的值为多少?分析:这道反比例函数题目看似简单,但学生如果只关注题目给出的条件,没有意识到要运用构造法进行解答,将无从找到解题的方向。学生可以运用构造思维自行构造一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并将题目中给出的点代入,创建相关的函数关系,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

解析:先构造一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如y=k/x,由题目给出的一个点(-2,3),学生可以将其代入解析式中,得到k=-6,则构造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6/x。对于另一个点(m,2),学生同样可以将其代入函数y=-6/x,得到m=-3。这个构造方法看似简单,但仍有学生没有运用到解答问题中,从而走了诸多的解题弯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敢于创新,运用构造法不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会面对大量不同类型的数学题目,这对学生的分析与解题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有必要结合相关的数学解题思想,引导学生展开解题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题能力。

猜你喜欢
反比例数形解析
数形结合 理解坐标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数形结合百般好
《反比例函数》拓展精练
睡梦解析仪
巧用点的坐标解决反比例问题
相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