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控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2020-10-20 01:10宋敬华林清享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0年5期
关键词:指控情报效能

宋敬华,林清享,李 亮

(陆军装甲兵学院,北京 100072)

指控装备作战试验是指控装备试验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检验指控装备作战效能和适用性是否满足实战要求,验证指控装备对作战体系的支撑能力。指控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是指控装备作战试验评估的重点和难点,指控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作战效能考核内容的完整性、作战效能试验数据的可采性和作战效能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关系到指控装备好不好用、实不实用,进而影响部队战斗力生成。本文从作战能力的角度,探索指控装备作战试验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

1 相关理论

1.1 指控装备作战试验

指控装备是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部队作战行动的工具,指控装备作战试验是指在自然环境、模拟对抗环境、复杂电磁环境等典型环境下,对指控装备作战效能、作战适用性、体系适用性和在役适用性进行检验,考核其是否满足实际作战要求。指控装备作战试验通常按照单装、系统、体系的层次结构进行组织,多层次地考核指控装备对实战环境的适应能力。指控装备作战试验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指控装备作战试验总体框架

1.2 指控装备作战效能评估

指控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是指在作战试验阶段,作战试验总体单位对指控装备完成作战任务所能发挥有效作用程度的评估活动。通过评估作战效能可将指控装备作战效能底数摸清摸透,有利于指控装备列装部队后快速形成战斗力。

1.3 指控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指控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是指在作战效能评估开始之前,将指控装备各类技战术指标关联起来,通过映射、分解、聚合等方法,依据具体的评估内容将指控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按照装备不同属性及不同维度进行系统性分类分层,形成的反映指控装备作战效能的数量特征。指控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可以按作战任务分为使命任务层、指控体系层和指控单元层,也可以按指标数据的属性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类。

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流程与原则

2.1 指控装备作战试验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指控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一般遵循一体化设计的原则,根据系统工程化的思路,以部队军事需求为牵引,紧贴指控装备作战使命,按照分析军事作战需求、剖析典型作战任务、分析指挥控制体系、建立装备能力清单、构设评估指标体系等5个环节构建基于作战能力的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1)分析军事作战需求。构建指控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首要任务是将考核的指控装备的军事作战需求分析清楚,以遂行新时代全域作战能力需求为依据,以建立健全指挥控制体系为牵引,分析该指控装备作战使命与军事需求满足程度,提出装备作战使命层面的任务满足度等相关考评指标。

2)剖析典型作战任务。该环节以考核的指控装备(系统)为重点,研究典型作战任务流程和任务剖面,论证提出各流程各阶段指控装备作战能力要求,为指控装备作战效能指标开发提供有效支撑。

3)分析指挥控制体系。该环节以指控装备使命任务需求为牵引,结合部队重大演训活动和相关理论研究,遵循联合作战指挥层级,提出支撑完成指挥控制任务所需的指控系统、指控单元、配套装备和协同装备,以此来构建指控装备体系。

4)建立装备能力清单。该环节根据指控装备典型使命任务和指挥控制体系,深入分析指控装备在实际作战中应具备的主要能力和功能,建立指控装备能力清单。

5)构设评估指标体系。将指控装备作战能力作为一级指标,按照由总到分逐层分解的思路,结合指控装备作战使命和能力需求,逐级细化和分解出相应的各项具体评估指标。

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作战效能评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指标分解的5个环节分别与分析评估过程中数据清单的梳理、装备能力的体现、体系功能的归纳、任务能力的总结、评估结论的提成等5个方面一一对应,如图2所示。

首先,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建立相应的咨询与指导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对数字学术服务进行指导与管理。其次,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学术服务应注重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高校图书馆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第二个层面是高校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数字学术服务并与用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第三个层面是高校图书馆间合作开展数字学术服务及相关经验交流学习。具体如图1所示。

图2 指标分解与分析评估流程

2.2 指控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指控装备由多个专业指挥控制子系统构成,每个专业指挥控制子系统又可以分为若干个更小的指挥单元,这就决定了指控装备的作战效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制约。构建指控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要确保评估依据客观,过程科学,结果准确,除了要坚持系统性、简明性、可测性等原则外,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1)要素评估与实体评估相结合。指控装备构成要素复杂,按照一定的规则形成不同的指挥控制实体,构成实施指挥控制的平台,而指挥要素分布在各指挥控制实体中,通过组织指挥活动形成指挥控制能力,任何单个的指挥控制要素都很难独立形成指挥控制能力。因此,坚持要素与实体评估相结合,才能准确把握和衡量指控装备作战效能和适用性。

2)单项评估与综合评估相结合。单项评估既可按要素又可按专业展开,既可按指挥内容性质又可按指挥环节展开。综合效能的评估并不是单项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单项评估的基础上,对单项效能评估的结果进行综合,从而全面客观地反映指控装备整体的作战效能。综合评估的基础是单项评估,只有准确的单项评估,才能提高综合评估的科学性。

3)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相结合。静态评估是考察指控装备某个时间节点在某种环境下的效能,是对非作战状态下指控装备技战术效能绝对量的估值。事实上,指控装备各要素在实施作战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变化的,有时因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同,对指挥控制效能发挥的影响较大,因而,有必要进行动态评估,作战效能的动态评估是对其实际释放效能进行评估,体现的是完成指挥控制任务过程中发挥的效能。静态效能评估是动态效能评估的基础,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对指控装备作战效能评估作出客观判断。

4)定性与定量评估相结合。指控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涉及多种评估指标类型,单独运用定性或定量的评估方法都难以满足指控装备评估的实际需要,也难以得到符合指控装备作战实际的结论。只有坚持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评估的目的,得到客观、公正、科学的效能评估结果。

3 指控装备典型作战任务与能力需求分析

3.1 指控装备典型作战需求

指控装备是指挥员及指挥机构作战时进行指挥控制的装备,主要用于指挥所构建,辅助指挥员及指挥机构实现对所属部(分)队的指挥控制。

指控装备典型作战样式是遂行军事行动时,构建指挥所实施的指挥控制行动。在受领命令后,指控装备向配置地域开进,开进过程中可通过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在实战过程中,要求指控装备具备较高的机动性能,可靠性强,能适应复杂作战环境,操作使用简单便捷,指令传输可靠完整,与其他装备相比存活性高,战损时可维修性强。

3.2 指控装备典型任务剖面

指控装备是实施指挥控制的基础,贯穿于作战全过程,每个战斗阶段所担负的任务不同,能力需求也不尽相同,通过梳理指控装备的典型任务剖面,如图3所示,可归纳总结出指控装备典型任务。

图3 指控装备典型任务剖面

3.3 指控装备能力清单

指控装备在完成典型作战任务时,需要足够的能力作为支撑,通过“任务—能力”的映射关系,可分析出指控装备主要能力需求,如图4所示。

图4 作战效能评估指标层级

1)体系综合效能是指控装备组成的体系在规定条件下完成任务所能发挥的有效作用。指控装备应具有高速灵活的机动能力、精准的定位能力、便捷高效的展开撤收能力。

2)情报并行处理融合效能是指控装备同时获取多组情报和提供可使用信息的度量。指控装备应具有接收各方面情报信息的能力,对情报信息进行属性、真伪、位置等方面判定后融合处理形成情报产品。

3)情报分发共享效能是指情报接收更新后逐个发送给其他作战单元,共同分享可使用信息的度量。在作战进程中,指控装备应具有实时更新战场态势的能力,可以实现情报信息的推送和分发共享。

4)指挥控制效能是指控系统在完成作战任务时将潜在作战能力转化为实际战斗力的影响程度。指控装备应提供有效的多样通信组网手段,保持对所属部(分)队指挥控制不间断,具有文书生成、战术计算、同步作业等辅助指挥作业能力,符合作战指控需求,显著提高指挥控制效率,有效缩短指挥延时。

5)战场防护效能是指装备在作战中具体防护能力的度量。在作战过程中,指控装备应具有降低被光学、红外、雷达等传统侦察手段探测发现的能力,对传统火力打击有一定的防护能力。

4 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1 体系综合效能

体系综合效能主要包括装备出动、战场机动等二级指标。装备出动主要考核指控装备在规定时间内拉动的情况,战场机动主要考核指控装备在作战过程中机动的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体系综合效能指标体系

4.2 情报并行处理融合效能

情报并行处理融合效能主要包括情报接收与汇集、情报处理融合等二级指标。其中,情报接收与汇集主要考核接收战略、上级、本级、友邻和军兵种情报信息功能的情况,情报处理融合主要考核指控装备获取情报并提供可使用信息效率的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情报并行处理融合效能指标体系

4.3 情报分发共享效能

情报分发共享效能主要包括态势更新、情报分发、情报推送等二级指标。其中,态势更新是指根据作战态势变化对敌情、我情、友邻相关信息进行更新的情况;情报分发是指根据下级情报需求或者作战(演训)需要,对下级所属单位进行情报信息分发的情况;情报推送是指在作战或演训过程中对所属下级进行单目标或多目标情报信息推送的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情报分发共享效能指标体系

4.4 指挥控制效能

指挥控制效能主要包括系统构建、辅助作业、协调控制等二级指标。系统构建是指部(分)队在作战或演训过程中,所属装备具备的系统部署配置、基础数据准备、预案制作、系统开通、动中通、网络重组等功能情况;辅助作业是指部队在作战或者演训过程中,运用装备辅助基本指挥作业的情况;协调控制是指装备在作战或者演训过程中,指控装备的信息流转、态势掌控、人员/装备/弹药信息掌控、计划协同、自主协同等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指挥控制效能指标体系

4.5 战场防护效能

战场防护效能主要包括防侦察、防毁伤、网电防御等二级指标。防侦察是指防止被光学、红外、雷达等侦察手段发现的情况;防毁伤是指防止被炮弹、导弹、枪弹、地雷等火力摧毁、击伤的情况;网电防御是指控装备应对电子攻击探测和防御响应、网络攻击探测和防御响应的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战场防护效能指标体系

5 结束语

指控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作战效能评估的基础,但不同试验设计人员对指控装备军事作用理解不同,使用方法和侧重点不同,构建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也千差万别。本文通过分析指控装备使命任务,提出作战能力需求,明确指控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流程和原则,构建了基于作战能力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对开展指控装备作战效能检验和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指控情报效能
情报
情报
情报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地导防空指控系统ZK-K20引关注
美国指控汇率操纵的历史、启示与应对
交接情报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