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财税制度下,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探讨

2020-10-20 06:08姜铭
科技经济市场 2020年8期
关键词:财政支出

姜铭

摘 要:现行财税制度下,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表现出规模增长速度过快、调整力度不足以及地区财政支出差异明显等问题。对其进行优化完善需要多措并举,包括明确公共财政支出范围,调整公共品供给方法;采取综合治理方案,严控膨胀现象;创新财政支出管理,建立效率评估体系;提升政府信息透明度,加强群众监督;调节财政支出结构,重视民生建设支出;增加中央转移支付支出,促进区域发展。

关键词:财税制度;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0 引言

作为政府分配领域的重要部分,财政支出既能维持政府职能,又能概括市场经济下政府的活动内容及范围。长期以来,以经济建设支出为主导的财政支出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然而,同样也滋生了不少问题。本文深入研究财政支出发展状况,分析现行财税制度下的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并结合当今社会实际,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1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

1.1 财政支出绝对指标

所谓的财政支出绝对额,实际上就是预算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支出及使用的财政资金数量总额。财政支出绝对额可以用货币表示,直观地反映某一时期内政府财力汇集或零散状态。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最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支出一直都跟随GDP增加而增加,符合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和马斯格雷夫、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等。

1.2 财政支出相对指标

财政支出相对量指标是指预算年度内政府所安排支出及使用财政资金份额与相关经济指标之间的比率,通常情况下相对量指标能直接展现财政支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当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大致相同的状况下,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越大,也就意味着财政参与国内生产总值分配的比例越多,反之亦然。纵观近年来的财政支出比例系数,如果发现几年之内的财政支出比例系数都维持在平稳状态,那就代表我国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程度足够平稳,多年来都没有采取新干预方案。

2 现行财税制度下,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

2.1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速度过快

在过去十年内,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平均增长率为23%左右,到2017年达到31%左右。之所以能出现高增长现象,归根结底源于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过快,实现了以“收入决定支出”的目标。另外,我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越来越大,尤其是铁路和公路等方面的投入。不可否认,在基础设施领域方面的投入,十分消耗财政资金,完全抢占了财政资金在其他民生领域方面的投入比例。大幅度地增速,容易使相关人士及人民群众对政府公共资金的使用情况产生质疑,也不可避免会出现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导致国家财产被滥用。

2.2 财政支出调整力度不足

对于我国财政资金而言,大部分财政资金都流入经济领域。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决定了我国财政资金的流向。生活在全新的时代,经济与民生应共同发展。参照“五位一体”发展模式的要求,如果民生支出比重没有达到理想比重,又或者行政支出比重远远超出理想比重,这都是极为不合理的现象。在近几年的财政支出变化中,民生支出变化并不明显,而财政支出却呈现上升趋势。这就意味着,经济支出下降的同时,行政支出比例增加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

2.3 地区财政支出差异明显

我国幅员辽阔,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站在经济发展角度看待问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例如广东和江苏等省份。中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适中,如湖北、河南等省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略落后,远远不如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财政收入极为丰厚,政府公共资金足够投入多领域。然而,在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财政收入不够丰厚,公共资金较为短缺,在民生等领域的投资明显不足。由此从根本上拉开了我国多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性差异不断被拉大,无形中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协同发展。

3 现行财税制度下,优化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结构管理对策

3.1 明确公共财政支出范围,调整公共品供给方法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的要求,公共支出范围足够明确,其中包含公共安全、公共机构、公共服务、公共工程及公益企业等。在这些基础内容上,需要不断创新公共品的供给方法。针对纯公共品供给,政府应承擔全额资金,不能将资金负担压在社会或个人身上。同时,还要明确“混合性公共品”的范围,例如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支出,一定要实行最低保障。以市场经济体制为背景,“混合性公共品”支出具备市场化属性,政府无需全额承担,只需要承担对社会效益方面有影响的额度,如教育等。一般来说,不仅要保证义务教育,在义务教育之外的其他教育,政府也要合理履行职能,根据自身财力给予相关补助,尤其是对于一些低收入家庭子女进行受教育补助。在社会保障制度下,一定要扩大财力覆盖范围,向全体居民提供最低保障。针对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政府需要促使其市场化,只需要提供保障其正常运作的资金。同时,还可以通过用户收费形式,对供水、供电和供暖等混合性公共品加以保障。坚持以市场为主的政府资助原则,针对一些中型项目及大型项目,政府可以采取融资手段,合理注入资本。另外,针对一些完全由市场解决的项目而言,政府不应安排资金,应由市场进一步调节公共品供求矛盾,真正减轻财政供给压力。

3.2 采取综合治理方案,严控膨胀现象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远远落后于经济改革。政府机构臃肿,财政供养人数过多,行政管理费难免会出现过度膨胀态势,无形中加剧了财政负担。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自从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行政管理支出在总支出中比重日益加大,并且其增长速度远远超出其他项目。在经济体制轨道上,若想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增加政府财政调控力度,势必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的使用,紧跟市场化的步伐,转变政府职能,高效精简政府机构。作为政府综合经济部门,一定要转变日常工作态度,针对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进行适当的合并及精简。

3.3 创新财政支出管理,建立效率评估体系

在财政支出管理工作进行之际,一定要注意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三项核心制度的创建。在部门预算层面,应合理划分政府预算收支项目,加强我国部门预算的监督力量,从根本上约束预算。针对中长期预算,一开始可以进行粗略编制,等待条件成熟之后再考虑规范性极强的约束功能,由多年预算向滚动预算慢慢变动。在政府采购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扩大集中性采购范围,发挥扩大统一采购规模的优势,注重节约财政资金,全力提高公共支出效益。在对国库进行改革时,可以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由国库直接拨付资金到商品、劳务提供者账户中,解决资金分配难、控制难问题,最大化地提升财政资源的品质。杜绝财政资金被滥用现象,保障预算资金的充足性,为足额支付做好准备。此外,还需要创建优良的评估体系,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完善财政支出管理工作,进而提高决策质量,实现“小成本、大效益”目标。科学提高财政资金的应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最终达到高效的支出管理效果。

3.4 提升政府信息透明度,加强群众监督

政府推行民主之路,势必要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机构,没有人民的税收,政府将很难维持下去。这就意味着,财政支出资金实际上就是纳税人的钱,这些资金都应该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政府财政资金的流向,一定要及时向社会公开,并且全面公开。在使用财政资金之际,一旦缺失人民群众的监督,难免会出现乱用和滥用现象。公开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能够有效约束政府行为,促使政府最大程度为人民考虑,为人民谋求福利。

3.5 调节财政支出结构,重视民生建设支出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民生建设及经济建设都是关键内容。长时间以来,我国都将经济增长放在首要位置。粗放型的经济模式,导致区域经济水平遭到破坏,教育支出和民生支出等也受到了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若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科学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可以从财政支出结构入手,将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民生领域,从而增加民生支出的比重。此外,政府还应合理下放权力,省去一些不必要的审批事项,以此高效提升政府运行效率。

3.6 强化中央转移支付支出,促进区域发展

纵观多个地区发展,可以发现我国存在地区财政支出差异大的现象。对于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而言,其财政支出数额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几倍,甚至数十倍。地方财政支出与地方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为此财政支出的区域差异势必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注重中央转移支付支出。针对财政收入较高的省份,适量增加财政资金收取额度,对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放宽政策,可以少缴财政收入或不缴财政收入。保障所有地区政府都能灵活调配资金,将现有资金合理应用于地方经济发展项目中,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4 结语

在整体经济转型时期,既要转变思想、实事求是,又要转变政府财政结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惯性,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终将发生改变。全面优化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进一步阻断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坚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此带动经济转型,为美好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王雅琦.近六十年我國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分析[J].时代金融,2017(12):6,10.

[2]李常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全国流通经济,2020(08):107-108.

[3]冯丽娟.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实证分析[J].江苏商论,2017 (03):65-68.

猜你喜欢
财政支出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落实2020年省级财政支出预算管控清单的通知
眉山市财政支出与公共服务供给实证研究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2020年财政支出预算管控清单的通知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各级政府财政支出净额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