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引领、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民航飞机维修专业“1+X”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2020-10-20 06:16符双学肖贻杰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飞机高职专业

符双学 肖贻杰

一、引言

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产业。在飞行、机务、空管、机场和适航审定各环节中,机务也即飞机维修是直接影响民航安全水平的关键。我国正经历着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跨越式发展,机队规模持续扩张,使行业保持对机务人才的旺盛需求。《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指出:加快智慧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需求,推进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共建共享,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建设智慧课堂和虚拟工厂,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建立健全学校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教材、信息化建设等办学标准。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强调:要积极应对航空安全态势和行业规模快速增长,加强大数据在航空维修中的应用,提高航空部(附)件和发动机能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航空维修产业集群。

二、专业现状分析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飞机维修专业中的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2005年被确立为广东省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被确立为国家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16年被确立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及广东省高职教育一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017年被评为全国交通运输类专业示范点;飞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和飞机部件修理专业2017年被确立为广东省重点专业;飞机结构修理专业2007年被确立为国家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16年被确立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及广东省高职教育二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在国家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的背景下,2012年开设的通用航空器维修專业发展潜力十足。专业群在建设中始终秉承学校“立足民航,服务地方,走向世界”的理念,历经了国家示范性建设、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等重大建设阶段,优势特色更加鲜明,成效显著。在国家“双高计划”遴选条件规定的9项标志性成果中,飞机维修专业群已取得其中的8项。

三、机遇与挑战

尽管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飞机维修专业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但新的形势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互联网+教育”背景对教育发展的转型要求

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互联网+”第一次纳入国家经济的顶层设计,就意味着“互联网+”时代的正式到来,教育只有顺应这一时代的需求持续不断地进行革命性的创造变化,才能走向新的境界。“互联网+教育”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课程、教学、学习和评价等方面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造,全方位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从而实现“以人为本”。

2.民航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民航“十二五”时期发展指标完成情况和“十三五”规划预期目标来看,运输机队规模的持续大幅增加保持了对飞机维修人才的旺盛需求,而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保障起降架次等指标体现了对高水平技术技能飞机维修人才的持续性要求。另据航联传播旗下的民航招聘事业部发布的2016年航空业人力指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底,我国民航业职位需求指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飞行类、空中服务类和机务维修类,其职位需求指数合计占比64.7%,较去年上升5.44个百分点,而机务维修岗位的应聘指数2016年增长率为-7.66%,这说明随着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上升,专业要求较高的机务维修的人才供应并不能满足目前的人才需求。从企业的调研与反馈来看,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还需要进行大量培训。另外,民航业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的行业,民用航空器维修从法规规章、维修思想与体系、机队型号等都具有国际化的特点。因此,如何培养出具备国际化素质、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也是要长期考虑的问题。

3.全国同类专业办学数量的迅猛扩张所带来的压力

以飞机维修专业中规模最大的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为例,经查阅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结果,全国开设的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数量从2013年的30个增加到2019年的96个,这反映了很多学校都瞄准了飞机维修这个巨大的市场。专业群尽管有着良好的基础,但如果不继续紧抓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不强化凝练自身的办学特色,将会不进则退。

4.新版《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R3)对专业进行“1+X”试点带来重大机遇

民航局将于2020年发布新版《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以及相应培训大纲,规章及大纲内容的变化将会影响到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制订。最近发布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第三版(CCAR-66R3)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到,满足条件的学校毕业生可以直接考取民用航空器维修执照,如确定实施,那长期以来制约本专业在校生无法考取相关行业证书的瓶颈即将打通,对本专业的发展是重大机遇,同时也考验专业如何满足民航局的认可,因此也是重大挑战。

四、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1.对教学环境、内容、方法、评价等各方面的系统性重塑,构建信息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①教学理念重塑: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培养理念,构建以学为主、能力为先、更加开放和个性化的培养体系;基于学生的不同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四个转变”,即:教学方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教学资源供给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教学空间从以课堂为主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变,教学评价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以数据驱动的过程评价为主转变。

②教学资源重组:制定A、B、C三类数字课程资源规范,课程实行网上开课,并通过自主开发及引进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进一步扩大资源供给规模;优化通识教育、专业主干及个性发展三类课程的结构比例,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供给;通过云教学平台提供师生一人一网络空间,所有资源通过统一平台开放共享。

③教学方式创新:研制并部署教学平台和智慧教室,推行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课程教学;压缩课内学时,加强导学和课内研讨,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基于大数据开展学情分析和学习过程跟踪,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精准定位学困学生并进行针对性辅导,促进因材施教。

④教学改革评价:建立基于数据的综合评价体系,面向教师、学生、课程和课堂开展多元化、过程化、发展性评价。

2.制定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将最新民航行业标准《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R3)的执照培训与“1+X”证书制度的深度融合,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毕业生的要求。

3.基于大数据等技术共享优质资源,以项目为驱动,构建政、校、行、企参与的全方位“互联网+”信息化教学平台

①构建“通用泛性资源、专业课程资源、优质精品资源”三级资源体系,建成教育大资源。

②搭建包括精品课程平台、移动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平台的统一的教学大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实现教与学的一站式。

③创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基于移动的无缝学习模式、基于5G+VR/AR/MR的实践学习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六维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体系

构建“六维度”信息技术与教育学深度融合的体系(如图1所示),精准找出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做到因材施教。

五、结束语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 、“双高计划”项目的实施,国家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飞机维修专业基于以上要求和标准,结合最新民航标准《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R3),将信息技术全面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提高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对飞机维修人才的需求,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吳万敏,姚琳莉.论行业高职院校基于行业标准的高级能人才培养模式之必要性[J].高教探索,2010(6).

[2]田巨,符双学,张建荣.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培养与培训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2(1).

[3]仵博,何国坤,陈锐浩.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构建和实践[J].世界教育信息,2019(23).

[4]冯岩岩.基于“互联网+”的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创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6).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组织信任视角的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12JK157)和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JG201904)“标准引领、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飞机维修专业“1+X”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飞机高职专业
飞机失踪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乘坐飞机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神奇飞机变变变
飞机飞起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