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020-10-20 06:16侯林锋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校企课程体系测量

侯林锋

现代学徒制在德国及英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1],而在我国的发展才刚刚起步。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2],明确提出把现代学徒制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2015-2018 年,教育部分三批共遴选 558 家单位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我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是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隶属于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随着“3S”技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GNSS、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普及和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快速推广,产业升级日益加快,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我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与广东智讯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围绕“素质为先、能力为本”的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3]基于典型工作任务,融入企业核心技术,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难点和关键问题,系统设计教学目标和内容。

1.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职业院校需要对行业与合作企业的需求进行调研,明确合作企业及行业的岗位需求,以此为依据对学生需要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目标。专业着重培养能够进行无人机摄影测量飞控和内业数据处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兼顾传统“测量、计算和绘图”技能培养。(见表1)

2.在课程内容上,兼顾理论与实践,注重课程内容的校企交互性。[4]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企业与学校双方成立现代学徒制领导小组,提前商讨课程内容的相关问题。兼顾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融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

3.在课程实施上,采用工学交替的原则[5],主要采用集中讲授、任务训练、企业校内工作室实践锻炼和岗位培养四种授课方式交替培养。

4.在课程评价上,针对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独特性,建立“多层次”“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的多维课程评价体系[6],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使用定性化的评价标准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工程测量岗位能力分析,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课程、专业技术技能课程、学徒岗位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四个部分。

(一)公共课程

以“需要、够用”为原则确定公共课程。公共课程模块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正确价值观、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基本职业素养的合格职业型人才。职业素质对于学生(学徒)职业发展、企业人才稳定、学校教育口碑极为重要,该模块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设置、开发。学校开设部分为教育部规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体育、计算机基础、公共艺术和创新创业课程等文化素质课程;企业开设部分为企业文化、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职业素质课程。这部分课程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诚实友善、开拓创新、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的职业精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专业技术技能课程

专业技术技能课程模块培养学生(学徒)掌握工程测量岗位基础知识与核心技能,强化其职业能力,使其能解决工作内容中的专业技术问题。

专业技术技能模块设置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共性基础知识课程、核心技能训练课程,前者由学校教师在学校教授,后者由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在企业级培训中心或者企业中共同执教。本文围绕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等相关技术岗位的职业行为和工作内容,分析、设置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技术知识课程及核心技能实训课程。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技术技能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主要涉及测量技术基础、数字化测图、GNSS测量技术、无人机摄影测量等几个方面,注重拓宽基础知识。

(三)学徒岗位课程

岗位技术技能强化模块是针对合作企业的具体岗位技能需求,对学生(学徒)胜任该岗位所需的专业基础技能以外的相关技能进行强化训练。不同岗位有不同的技能需求组合,以摄影测量工程师岗位为例,该岗位主要从事无人机摄影测量外业飞控和内业数据处理,技术技能强化模块包括无人机操控、外业像控点测量、摄影测量数据处理、数字线劃图绘制。

(四)专业拓展课程

现代学徒制课程为了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设立了职业拓展课程,旨在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设立与本专业特点和企业特点相符合的课程。本模块的设置原则是符合学生(学徒)职位取向和职业成长规律。本模块以以师带徒、在岗个性化培养的方式,重点培养学生(学徒)学习、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前面三个模块的执行是本模块的基础。根据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技术前沿和企业发展需求,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拓展课程开设了《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2门课程。

三、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课程体系实施现状

工程测量现代学徒制班级从2018年开始已经连续3年招生。课程授课主要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为了便于现代学徒制学生培养,促进校企合作共赢,校企在校内共同投资建立摄影测量数据处理工作室,将企业实际生产项目引入校内,并派遣2~3名工程师常驻校内进行教学和指导。授课方式主要分以下四种类型:理论集中授课、任务训练、工作室实际岗位培训和企业培养。大一主要授课方式为以班级为单位集中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大二和大三上学期进行理论集中授课和工作室实际岗位培训交替进行,授课方式为实际岗位培训,一方面由学校教师及企业师傅在学校进行专业实训,另一方面在工作室进行岗位实践学习,通过工作室岗位培养,完成由学徒向准员工的转变。贯穿大二及大三上学期的授课方式为任务训练,即在教学活动中设置多个训练任务,训练学徒在工作岗位中独立进行生产任务的教学方式,任务训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校内进行或在企业进行。大三下学期主要进行企业培养,即学徒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实践锻炼,完成由准员工向员工的身份转变。上课次序要由实际工作过程的次序为导向,课程考核由理论知识考核、以技术技能考核为主的岗位培训考核和任务训练考核共同组成。

(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企业导师的授课方式理论性较弱。企业导师对理论性内容的课堂把握明显偏弱,導致学生一时间难以适应这样的培训方式。改进方法是对企业导师进行师资培训,使他们了解职业教育特点,系统学习授课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课程教材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传统教材偏重于理论教学,对岗位实践教学涉及较少,这就需要校企合作开发一系列适合现代学徒制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材。目前,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已经制订教材开发三年计划,目标在三年内完成专业课程教材开发并出版。

(3)课程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现代学徒制下,校企合作组建了课程质量监控、评价、督导、信息收集队伍,建立了毕业生的跟踪及反馈系统,构建了企业、学校、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对专业课程的质量评价及保障等有关制度进行完善。考核应该由校内任课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进行,目前校内成绩考核制度较为完善,企业考核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正根据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完善。

四、结语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的改革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是素质教育深入拓展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我们将企业引入校园建立企业工作室,保证企业的各项资源能有序地被引进课堂,加强岗位技能培养。企业将实际工作项目放在校内工作室完成,既保证了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从长远来看也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益。因此企业能够积极配合学校课程改革的工作,使课程内容的设定更加充实丰富,推动现代学徒制教学体系的完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谢莉花,周静.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校企培养内容及其协调[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4).

[2]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Z].2014-8-25.

[3]何蓓蓓,谢莉花.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9(5).

[4]王永红,王诗瑶.论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J].职教论坛,2018(5).

[5]李伟,李大红,高峰.现代学徒制下印刷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11).

[6]陈耿新,孙培明,方春城.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机械职业教育,2019(12).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校企课程体系测量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