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听说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设计

2020-10-20 07:14黄雁翼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38期
关键词:辩论讲故事评分

黄雁翼

作为独立的听说课或说话课如何设计?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确定训练重点,明确中心,再围绕中心、重点组合教学方法。根据听说训练的重点,可以把听说课分为三种类型:以说为主的模式,以听为主的模式,听与说结合的模式。

一、以说为主的模式

以说为主的模式包括朗读课、演讲课、口头作文课、讲故事课等。这类课以学生动口为主,配合听,主要训练学生说的能力。教师在训练中可以指导、示范和评议,在学生未说之前先应指导,讲清训练的意义、目的和具体要求,有时也可以作示范。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听,找出问题,适当点拨,并对学生说的情况进行评议。

朗读课适合诗歌、戏剧教学。朗读实际上是替人说或模仿人说,这与讨论、辩论的说不同,讨论、辩论是自己说。但朗读可以训练口头语言,包括发音训练、莫音训练、语言的表现力训练。这是听说训练的初级形式。

讲故事课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讲故事与朗读有共同的地方,两者大都是讲别人的事;但也有不同的地方,朗读完全是重复别人的话,而讲故事则要用自己的语言讲。教师要注意学生讲故事的思想内容是否正确、人物的交代是否清楚、情节是否合理、完整,语言是否晓畅等,适当作点记录,或录音以便评议。

口头作文、演讲课应让学生作好准备,特别是演讲更应准备充分。要选择好内容,安排好顺序,组织好评分。评分可以分语音、内容、语言、体态等分别评分,最后归纳总分。评分可由教师进行,也可由教师主持,组织学生参加评分小组进行。

二、以听为主模式

以听为主的模式包括听课、听讲故事、昕朗读、听录音、听辩论、听演讲等。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听,而不是说,目的是培养听的注意力、记忆力、听的理解力、听的品评力、听的创造力。这类课,“说”往往是由教师承担的,学生的任务是听。

学生听之前,教师要先提出要求,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要求应具体,学生在听时可作记录,记下要点,边听边思考。如要求学生听《磨坊主买驴》的故事,要记住几个主要人物,以及人物说话的大意,并理解这个故事的主旨。教师提出要求后,再讲《磨坊主买驴》的故事:

有一个磨坊主和他的儿子赶着一头驴到集市上去卖。没走多远,遇到一群姑娘。其中一个姑娘说:“看,这两人真傻,有驴不骑,偏要步行。”老人听了这话,就叫儿子骑上,自己跟着走。不一会遇见一位老人,老人说:“这年头,对老人太不尊敬了。老人步行而懒惰的年轻人却骑驴。”于是父亲叫儿子下来,自已骑上去。又走了一段路,前面来了一位妇女,说道:

“唉,这个老东西,自己骑牲口,而叫这可怜的孩子跟着走,能忍心吗?”磨坊主赶快把儿子拉上来骑在后面,快到集市的时候,一个城里人说:“两人骑一驴,它怎能吃得消?你们可怜可怜这性口吧!”这下可使磨坊主为难了。他们只得抬着驴走。但驴不愿意,抬到桥上,驴用力挣脱绳子,一蹦,连人带驴都掉进河里了。

学生听了以上的故事,应找出主要人物,如磨坊主和他的儿子,以及姑娘、老头、妇女、城里人,并根据其身分、年龄、性别猜测每个人物讲话的内容;如姑娘爱轻巧,老头同情老头、妇女关心子女,城里人希罕动物等。再反复思考其主旨:“个人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容易把事情办坏。”学生听是学生的感知、理解活动,听的结果如何?很难从

表情上看出,因此为检验听的效果,就要让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听与说可以结合,但以听为主。

三、听说结合的模式

听说结合的模式包括讨论课、辩论课、对话课。讨论、辩论、对话双方既是听者,又是说者,一人兼有双重身分,因此,既可以训练听,又可以训练说。教师组织这类课要先选好讨论、辩论的题目,既要有意义,又要使大家能討论、辩论得起来.,如果题目选不好,效果就差。选好题目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选好题目后,自己可以假设情景,估计双方的情况,如可能提出什么论点、论据,可能怎么反驳,这样就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教师本身没有做好准备,就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教师还要向学生讲解讨论、辩论、对话方面的知识,并引用实例,或观看电视录像,使学生既有理性知识,又有感性知识。

在学生讨论、辩论、对话中进行指导也是有必要的。“应变”是指导的关键。教师要倾听,作好记录,帮助学生抓准对“论点,而例证材料,学生则应平时积累、准备。

搞好听说教学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本身应懂得听说方面的理论,并参加过听说实践,有一定的听说体验,具有较好的听说能力,才能更好地组织听说教学。

猜你喜欢
辩论讲故事评分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同影子辩论
讲故事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