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法律规制研究

2020-10-20 05:37张晓杰
法制与社会 2020年28期
关键词:刑事法律未成年人犯罪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犯罪 刑事法律 规制研究

作者简介:张晓杰,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10.080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同时体现出了犯罪低龄化以及复杂化的特征,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人们更加应该重视未成年人群体的特殊性,并且意识到未成年人对于今后国家的建设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而提高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关注,保障家庭以及社会发展的和谐性与稳定性。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只有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法律规制,才能够真正控制未成年人犯罪,进而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的概率,促进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态度是宽严相济,在处理的过程中基本上采取的是教育、感化以及挽救的方针,重点在于教育而不是惩罚。这本该是对未成年人的一种保护措施,但同时也放纵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率,导致未成年人犯罪趋势上升。因此,當前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法律无法适应当前的形势发展,人们应该不断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指导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才能够真正控制未成年人犯罪,促进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

一、 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一) 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

一般来说,在刑法领域中,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属于完全不同的概念领域,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法律术语,具体体现在我国《刑法》第17条。在我国《刑法》总则中就已经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年龄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同时还对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进行了分类与范围划定,对于相应的处罚以及非刑罚措施也进行了规定。如果具体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法律进行分析的话,其相关理论能够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其中的广义定义主要在英美国家盛行,包括了刑法方面的犯罪行为以及少年法方面的不良违规行为。而狭义定义则说的是在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进行定性分析时主要将其实施的犯罪行为与刑法符合构成要件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再进行定罪处理,我国使用的就是这样方式。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

1. 犯罪人主体特征。经过对相关统计调查结果的分析能够发现,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人主体中,超过68%的犯罪人都是农村户籍,而其中14~16周岁的犯罪人主体人数更是占了81%以上的比例,经过细致的分析能够知道,其中有七成的犯罪人主体都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大多数犯罪主体都处于无业以及辍学的状态。综上,我们能够得到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人主体特征为家庭以及学校教育缺失、年龄低龄化、受教育程度较低等。

2. 犯罪特征。经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类型的调查分析能够看出,我国当前未成年人的犯罪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抢劫犯罪,占比达到了60%以上,其次就是强奸犯罪,占比达到了20%,其余的为故意伤害等犯罪行为,占比大约为10%。从以上比例分析过程中不仅能够看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体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同时还能够看出逐渐暴力化的特征,且在近几年的未成年人犯罪事件中,严重暴力犯罪的特点越来越明显。

3. 犯罪原因。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抽样调查中还进行了犯罪原因的调查分析,经过分析得到的结果显示,我国目前的未成年人犯罪原因较多,有的是因为一时冲动,还有的是为了朋友义气,也存在很多处于自身好奇而遭到不良诱导的情况。总的来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但从整体上来看,上文例举的三个原因占比较大,犯罪原因的分析能够体现出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以及文化程度低的特点,需要有人进行正确的引导,不然就很容易走偏,进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1]。

4. 刑期特征。在我国法律中,刑种的选择以及刑罚的裁量都能够体现对犯罪行为处罚的程度。尽管未成年人犯罪的事实较为恶劣,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期在1~5年之间,且犯罪人主体刑期的长短与刑期所占的比例呈现出反向发展的关系,也就是说,我国未成年人的刑期惩罚还是以轻刑为主。

二、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法律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贯彻问题

1.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偏高。经过对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能够知道,我国在2013~2018年之间年龄处于在14~16周岁的未成年犯罪人数逐年递增,而年龄处于16~18周岁的未成年犯罪人数则呈现出逐年递减的形势,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能够看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低龄化的特征与变化趋势。这是由于我国教育事业以及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未成年人的心智较同年龄段显示出提高的趋势,再加上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年龄较小的未成年人更容易出现犯罪的现象。经过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处理结果的分析能够知道,大多数的未成年人犯罪事件中,尽管犯罪主体已经做出了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与内容,但是由于其刑事年龄不足,并没有追究其刑事责任。这样的未成年人比例非常高,同时还体现出逐年上升的形势,这部分人本身已经具备了定罪的条件,同时也做出了极为恶劣的犯罪行径,就因为年龄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最后都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就在于我国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偏高,这样就会助长未成年人反复作案犯罪的行为,进而违背教育以及宽容处理的初衷。

2. 品格证据规定不到位。所谓的品格证据就是能够证明诉讼参与人品格特征的证据,充分的品格证据能够消除品格证据产生的偏见对于客观事实审判的影响,进而提升刑事审判的准确度。我国对于品格证据还缺乏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中有提到,在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针对未成年人的性格品行进行调查,进而对其品格进行初步的界定,这项规定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中运用越加广泛。尽管品格证据能够更好地帮助法庭进行准确的案件审理,但是我国当前对于品格证据还缺乏详细具体的法律规定,并不能足以知道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2]。

(二) 司法贯彻问题

1. 指导思想不够适用。通过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主体年龄的调查结果分析能够知道,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以及严重化的发展趋势,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不止在于未成年人自身,同时也是受到社会以及相关司法部门的影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并没有针对性的未成年人刑事法律规范,但同时又存在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此概念在刑法中难以得到充足的支持。除此之外,我国在未成年人犯罪量刑问题上也存在较大的问题,由于缺乏指导思想,我国在处理未成年人违法行为时并没有意识到群体的特殊性,在量刑方面界限非常模糊,过于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法律规定是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经过了多年的完善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法律思想,但是随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主体低龄化发展,这样的量刑原则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还会扩大政策的消极影响,给人们一种未成年人犯罪不用承担相应责任的感受,难以管控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2. 具体原则较为僵化。当前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处理的具体原则就是从宽处罚,在具体的刑法中则体现为从轻或减轻处罚和不适用死刑两种规定。其中从宽处罚原则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理过程中,将会适当减轻刑事处罚,法院应该对照成年人的刑事处罚进行从宽处理。而另一方面是不适用死刑原则,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应该保留死刑处罚,我国立法以及司法界一直都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以上两项具体原则都是以未成年人的心理以及生理特征决定的,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的心智不成熟,其是非观与人生观都没有定型,犯罪主体通常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经过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就能够改过自新。除此之外,由于未成年人的年龄较小,严厉的刑事处罚会对其产生较大的负面消极影响,这对于犯罪人之后的发展与生活也是影响非常大的。但是这样的原则同时也会助长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甚至有的未成年人还会利用法律的漏洞实施犯罪,之后还能够成功逃脱法律的惩罚,进而出现更加严重的犯罪行为[3]。

三、 完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法律规制的策略

(一) 将分散立法改为专门规定

经过调查了解能够知道,在不同的国家范围内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单行刑法的设置,主要使用的国家为日本、德国;第二种就是使用刑法典中特定篇章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规定,比如瑞士;第三种就是利用分散的条文形式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规范,比如意大利。而我国使用的也是分散立法的形式,同时增加有限的附带性规定。这样原始的立法方式很难真正实现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作用,同时还不符合国际刑事立法的思想。因此,我国应该在当前刑法典以及刑事立法的基础上增设专门的形式篇章,对未成年人刑事犯罪行为以及惩罚进行详细的规范,这样就能够保障未成年人刑事立法的完整性,同时提升刑法典的地位和权利,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 适当下调刑事责任年龄起点

经过以上分析,面对我国未成年人负刑事责任年龄较高的问题,我国应该意识到当前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特点,充分意识到当前刑事年龄的不适用性,进而适当下调刑事责任年龄起点,设置一个更低且符合我国当前发展现状的年龄起点。首先,我们应该纠正观念,所谓的刑事责任年龄并不仅仅是按照刑事责任进行划分,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控制辨认能力以及当前未成年人的心智成熟度。其次,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显示出低龄化和暴力化的发展趋势,由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就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会助长犯罪的风气。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完善未成年人刑事规制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司法工作,对于未成年人这样的特殊群体,人们更加应该重视其心智的发展,针对当前的形势不断完善刑事法律规制,进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率,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盟,黄微.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法律规制研究[J].法制與社会,2016(32):183-184.

[2] 李金泽.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及其法律规制探讨[J].法制与经济,2018, 453(12):115-116.

[3] 李欣.浅谈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及其法律规制[J].区域治理,2017(6):107.

猜你喜欢
刑事法律未成年人犯罪
从严政策下传染病防治之刑事法律的司法适用
Televisions
刑事法律和刑事政策调整与监狱工作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实证研究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实践困扰
“犯罪”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