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要点研究

2020-10-20 05:56高雪芹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30期
关键词:高产稳产种薯中耕

高雪芹

马铃薯被称为土豆、山药蛋子,属于一年生的茄科类植物,是一种高产稳产的粮食和蔬菜兼用型作物。马铃薯淀粉含量十分丰富,在饮食、食品加工以及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马铃薯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各种生长环境当中均能够正常生长发育。近年来随着国家农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马铃薯种植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种植面积呈现逐年扩大趋势。为了转变传统马铃薯生产模式,就要求我们加快先进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一、选地整地

马铃薯不适合连续多年在同一地块种植,为了保证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应该做到科学选地工作。一般选择土壤疏松多孔,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呈偏酸性气候冷凉的地块,避免在石块和土块较为严重的土壤中种植马铃薯,以壤土和沙壤土为宜。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应该制定严格的轮作制度,不能够与茄科类作物和甜菜、胡萝卜轮作,一般与谷类作物或者豆类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春季土壤结冻之后进行一次耙磨,增加土壤的保墒性能。

二、优选马铃薯品种

马铃薯适应能力较强,一般情况应该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种植制度,选择高产稳产,生产潜力较大,抗病性能优异优质的脱毒马铃薯品种。目前在山西省吕梁市推广应用较好的马铃薯品种,主要包括了克新1号、晋薯13号、晋薯14号、冀张薯8号、2191,早熟品种费乌瑞它,加工品种夏波蒂、大西洋、美国A76等,这几种马铃薯品种均能够获得高产稳产。

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工作

马铃薯播种前15~20天,将马铃薯从地窖当中拿出选择个头较为整齐,芽眼健壮,不存在病虫害,脐部不存在变色的种薯放置在背风向阳处,平铺1~3cm,每天上下翻动一次。一般晾晒10天左右就之后可以生长出0.3~0.5cm的短状幼芽,当幼芽呈现浓绿色或者紫绿色时,就可以进行切块处理了。在种薯切块处理过程中,可以准备两个消毒的刀具,当遇到病虫鼠害之后,应该更换刀具,并对刀具进行严格的消毒。消毒时选择使用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75%的酒精。种薯切块完毕之后,选择使用含有多菌灵或者含有甲霜灵的草木灰进行药剂拌种,药物的添加量分别为种子质量的0.3%和0.1%,拌种结束之后进行晾晒处理,加速伤口愈合。

四、科学播种

在马铃薯播种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确定最佳的播种日期,平原地区有灌溉条件的种植地,可以不考虑花期赶雨季播种期,应该提前到4月中下旬。采用起垄覆膜播种的,播种日期可以提前到4月中上旬。对于存在一定坡度或者比较干旱的种植地,主要考虑花期赶上降雨季节,适当推迟播种日期一般在5月下旬播种。山区地区不管是何种种植地,不管是种植早熟品种还是晚熟品种,播种期都应该控制在5月初,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适当早播。在已经整好地的土地上用犁开沟,沟深控制在10~15cm,然后按照株距将种薯放置在沟内,在种薯下面追施适量的农家肥,然后开犁覆土,行距控制在45cm,种植完毕之后进行耙地整平处理。对于采用机械化播种的,一般采用起垄种植模式,笼垄宽控制在75~90cm,高度控制在30cm,播种深度控制在50cm,一次性完成起垄、播种、施肥等工作。在马铃薯播种过程中应该做好平衡施肥工作,事先应该对土壤养分进行有效的测定。一般目标产量为每亩生产1500~2000kg的种植地,每亩追施优质农家肥2000kg,尿素16kg,过磷酸钙70kg,硫酸钾25kg。

五、合理密植

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确定最佳的定植密度是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一般马铃薯品种每亩定质量控制在3500~4000株,早熟马铃薯品种每亩地种质量控制在4500~5000株,繁育种薯每亩播种量控制在5000~8000株。如果以生产食用鲜薯为主,一般每亩亩产量控制在1500~2000kg,每亩保苗量控制在3500株左右。在播种过程中人工点播需要种薯100kg,机械播种120kg。

六、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马铃薯播种出苗一般在20天左右,出苗阶段应该做好田间的巡视检查工作,当田间出全苗之后,要做好田间除草和中耕处理工作,一般在马铃薯封封垄之前进行2~3次的中耕除草,除草时应该掌握天旱深锄,雨水较多时浅锄。除草应该与田间中耕工作结合起来。第1次中耕培土要早,这样有利于早结薯,保证地下块茎更好的膨大,一般在苗生长到15~20cm时进行。第2次培土在马铃薯现蕾期进行。第1次培土要高而厚,避免块茎外露变绿。

2、科学灌溉施肥

马铃薯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水肥需求量存在很大差异性。因此应该结合马铃薯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实际需求,做到科学施肥,科学灌溉。在播种时要确保田间湿润,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播种到出苗期最好不灌溉,收获前一周不灌溉。苗期如果遇到干旱情况,可以适当进行小范围的灌溉。当马铃薯进入现蕾期、花期应该确保有充足的灌溉量。马铃薯一般生长到7月中旬进入到块根膨大剂,此时如果遇到几次连续阴雨能够获得高产,如果没有雨水干旱比较严重的,应该及时进行灌溉。马铃薯从现蕾期到开花期,应该结合田间墒情,每间隔5~7天灌溉一次,保证地表湿润。在追肥过程中应该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宜少不宜多,宜早不宜迟。发现马铃薯叶子发黄说明氮元素严重缺乏,一般每亩出生尿素5kg,如果叶片发黄下卷,人说明钾元素缺乏,应该及时喷洒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使用50kg。

3、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很容易遭受到病虫害防控,在整个栽培管理期间,应该密切观察田间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患病植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危害馬铃薯健康生长的病虫害主要包括了晚疫病、病毒病、蚜虫、菜青虫、潜叶蝇、霜霉病等,防治这些病虫害,应该做到科学选择化学农药,做到水肥科学搭配,调控好田间的湿度。当田间病虫害达到防治标准之后,应该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针对性防控。

(作者单位:033200山西省吕梁市临县脱毒种薯基地)

猜你喜欢
高产稳产种薯中耕
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奶牛高产稳产饲养管理技术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苏北盐城地区小麦高产稳产障碍因素及对策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川中桂花油田大安寨段致密油高产稳产再认识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
双季优质稻规模种植高产稳产气象条件及防灾减灾技术
四川省马铃薯种薯体系现状、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