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访谈录》心得

2020-10-20 22:34于春瑶
快乐学习报·教研周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杜尚世人艺术家

引用杜尚的一句话:“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刚开始,不是特别理解,总体感觉杜尚此人特立独行,反叛一切,虽然这与他的童年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也是逐渐深入了解他的作品后才知晓的。随着阅读的继续,快到书的后半部分,我才慢慢地理解了这句话,才开始更加喜欢杜尚,“理解”他,也更加了解了他的伟大,以及他对西方艺术史的革命的卓越贡献。

杜尚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他的表达工具与普通哲学家不同,他用他的绘画和“现成品”来表达他的哲学思想。他的思想,比如:“艺术的真理是不存在的,我什么都不信,因为相信使人产生幻想。你必须扬弃美和丑的区别,扬弃高低的等级,因为,所有美丑高下都是人为的相对标准,而人们又如此习惯于把相对性当绝对性去维护后果必是让人心有了定见和陈见,然后导致我们本该自由无碍的心被束缚住了”。这句话给予了我很大的震撼,他是个绝对勇敢的人,他敢于挑战一切,怀疑一切。因为他认为现阶段人们发现和认识的绝对经验并不一定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任何一成不变的东西都是可变的,任何标准都是人为的。

杜尚还说,“艺术是与其他人类活动无二的事儿,艺术并不比其他人类活动高尚,搞艺术的人也是普通人。”这是多么诚实的表达!在所有人都为自己从事艺术而沾沾自喜、自觉高人一等的时候,杜尚彻底地揭开了艺术神秘的面纱,告诉世人:生活的过程、生活中的事件就是艺术,它不再高高在上,你无论做什么都可以被视为创造性劳动,你无论是什么人都可以视自己为艺术家。这样,就等于告诉所有人,不用仰视艺术、神话艺术,每个人的生活就是艺术,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这种开拓性的思想也为未来的艺术世界打开了新格局,人人都可以接触艺术。

这只能说明,一个美丽的思想,一个高超的境界,自有一种低档不住的魅力,它不需要自我彰显,鼓噪吹捧,这是真理的品格。那么,反过来说,一切自我彰显,鼓噪吹捧的东西,差不多是自身薄弱的补救。这个理解应该不会错的。

杜尚只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人。这是他一贯的行为方式。可是他最为单纯的行为方式在世人眼中却有着不可解释的神秘性。1917年,杜尚将一个从商店买来的男用小便器匿名送至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的展览上,并取名为《泉》。杜尚想通过这一小小的另类尝试,试探当时社会的规则强度和包容度,无奈最终《泉》被纽约艺术协会拒绝了,这也验证了杜尚对自己艺术的评价:自己的艺术观太超前,现行规则下的传统艺术家无法理解。面对众多非议,杜尚如此解释:这一座便池的外援曲线和三角构图,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别无二致;而它那温润、光洁的肌理效果和明暗转换,与古希腊雕刻大师希特列斯的大理石雕像完全一样。如果把小便池只当成小便池,那它永远只是一件生活用品,但如果从另一个维度来审视它,它也能成为艺术品。他的超前打破传统,打破一切规定。

可是,杜尚的人生又有谁能模仿?他思想的高度是常人不能及的。他对世人最为可贵的还是诚实,让人们对艺术有了新认识与思考,如今的科技进步,人类文明就一定是在朝着好的方向前进吗?我觉得未必,毕竟,我们还远没有认识这个宇宙。在他将这一切打破后,艺术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其实答案杜尚已经说出来了,“生活就是艺术”。

作者简介:

于春瑶(1995.10-),女,汉族,籍贯:辽宁瓦房店市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術学,研究方向:生物艺术。

猜你喜欢
杜尚世人艺术家
互动平台
图说·“梅”开二度
路以奇葩惊天下,名以怪诞动世人
恶搞杜尚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恶搞”杜尚
看杜尚怎么玩艺术
有一个叫杰克逊的大孩子
杜尚: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