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歌曲演唱中运用情与声

2020-10-20 22:34杨真真
快乐学习报·教研周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演唱分析歌剧

摘要: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是歌剧《运河谣》中的经典桥段,其中的演唱和情感表达技巧极具挑战性,是中国传统民族歌剧创作史上的里程碑。本文从《来生来世把你爱》演唱过程中的气息运用、咬字吐字、音色运用、情感表达等四个方面对作品的演唱方式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演唱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来生来世把你爱》;演唱分析;《运河谣》;歌剧

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出自著名作曲家印青的代表作《运河谣》,从作曲和配乐来说是中国民族歌剧发展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部作品的演唱需要演唱者对歌唱中情与声的关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运用能力,因此,对作品的演唱方式和技巧进行分析对于指导演唱者更好地把控和表达歌曲主题有着重要意义。

一、音色的运用

演唱中音色的变化是歌剧丰富多彩的因素之一。而音色的变化源于角色的设置和个人生理条件及演唱水平的高低。剧中不同人物形象在不同剧情设定下,音色大不相同。在《来生来世把你爱》中,水红莲与关砚砚虽然同为女性,但是前者性格柔弱,后者性格刚烈。相应地演唱者表演时,前者音色唯美忧伤,后者则干脆嘹亮。当然同一人物的音色并非一成不变。与人物性格的多样性相关,其音色也是丰富多变的,太过单一的音色不利于人物性格形象的塑造,不免给观众一种人物形象过于单薄之感。水红莲这一角色大部分时候的音色是干脆有活力的,但是在表达对关砚砚母子的同情,对心爱之人的思念,对贪官污吏的憎恨时,时而忧伤、时而抒情、时而悲愤。如果一直用嘹亮干脆的音色,无法将观众带入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情绪中。演员自身的声音效果、共鸣腔体的调节、气息变化,都会影响音色的变化。

表达嘹亮干脆的音色时,需要气息深厚、饱满,表达忧伤柔和的情绪时,需要控制胸腔共鸣的位置。走进角色内心,用情感演绎,才可以将角色刻画好,成就一部打动人的好作品。

二、咬字与吐字

歌唱是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演唱者需要结合具体的作品,掌握语言的特征、规律,理解歌词的含义,领悟角色表达的情感,做到准确咬字与吐字。并且不同情绪表达和风格特点的音乐,咬字吐字的方法不同。

《来生来世把你爱》中,水红莲是一个性格机智勇敢、愛憎分明的人物形象,与之相应的,其语言特点干脆、自然、有活力。在演唱被绑至船顶后那个唱段时,“啊”“烈焰为我沸腾”,从其歌词,足以见其已经从最初的无可奈何转变为义无反顾,慷慨激昂的情绪喷薄而出,需要演唱者融入一些美声元素的同时,打开口腔和后咽壁,咬住咬准字头,同时,尾音“腾”以eng归韵,归韵要求准确,否则会发出错误的音节,影响歌词大意、情感表达;又如“澎湃”等词语不仅运用“喷口”的发音技巧,着重咬字,使声音更为透亮,而且因其是复韵母,对字音的准确性要求更高,需要均匀归韵,不能单纯将音节落在“i”上或者“a”上;另外,《来生来世把你爱》中的一些歌词诸如“我为你千死千生”、“艰辛事如何拆解”,“q”、“j”都属于牙音,发音时依靠舌尖和上颚相抵形成气流发音,这几句都处于高音域,需要防止咬字过重的情形发生。

三、气息的变化

声音的产生源于气息,如何运用掌控气息对于歌曲演唱意义重大。一个好的演唱者若要唱出曼妙的音乐首先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气息。掌控气息,意味着有效把握歌曲的音色、音量、音准,对于歌曲情感的表达也同样至关重要。

《来生来世把你爱》音域跨度大,情感表达丰富,对于表演者气息掌控、运用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前两句“啊……,烈焰为我沸腾,我要跟着烈焰激流走了,又是欢喜又是悲哀”中,第一句是高音,后一句则没有过渡,直接转为低音。表演者首先需要小腹发力,深吸气,用充足的气息去支撑“啊”这个长音,随后需要放松腹部肌肉,下沉气息,保持低音的稳定。

音调的变化正是水红莲内心发展变化的展示。

选段第二部分,以中音为主,温婉柔情,仿佛一卦情书,通过江南女子的吴侬软语缓缓道来。表演者在演唱中音时,虽然小腹放松,但依然需要以气运声,否则唱出的声音缺乏情感支撑,会给人苍白无力之感。

“为了爱情,为了正义,为了追求人间的大爱”为选段第三部分的内容,至此,《来生来世把你爱》被推向最高潮,可谓水红莲生而为人,呐喊的最强音,也是她最后的呐喊,需要高音的不断推进来表现其视死如归的理想信念。持续且足够的气息是将本段演出彩的关键。演唱者不仅需要打开腔体,使腰腹部处于紧张状态,而且需要找准高音共鸣位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气息持续稳定的输出。

四、情感的表达

声乐作品,若要动人心弦,与观众取得共鸣,必须首先需要演唱者深刻领悟人物背后表达的情感。情感,是指人们对于现实事物的一种客观态度或者行为反应。演唱者如果只是一味注重演唱技巧,提升自身的演唱水平,而忽略角色背后的情感表达,那么其演唱的歌曲便如同无源之水,呆板.乏味,无法获得观众的认同感。此时,演唱者结合自身对于角色内心及作者动机的理解,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便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熟悉作品,在保持曲作者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所唱歌曲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处理,完美塑造角色。

《来生来世把你爱》是整部歌剧的最高潮,三个部分,充分展现了水红莲面对民族大义与个人生死,毫不犹豫地选择死亡,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大无畏的精神,让每位观众动容,但是演唱者看到的应该不仅限于此,除了应该看到其身上展现的民族大爱、坚强果敢,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对于心爱之人的不舍与思念,以及对生命即将消逝的遗憾。情感既有冲突又相统一,集中于同一人物身上,方显其形象的生动、丰满。演唱者演唱时,第一部分需要慷慨激昂的情绪表达,第二部分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让情绪自然而然的流露。第三部分要紧凑激昂、层层递进,演唱也需要由弱到强,情感逐渐推开,让观众真切感受水红莲的心理、情感变化,融入剧情,与角色、演员产生深刻的共鸣,达到统一,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杨金花,民族歌剧《运河谣》中的演唱与审美特征分析——以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研究为例[J].音乐时空,2015,000(021):48-49.

[2]李唯一.中国民族歌剧及其演唱特点一一以歌剧《运河谣》唱段《来生来世把你爱》为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035(002):167-171.

[3]李贝贝.浅析歌剧《运河谣》的音乐分析和演唱处理一一以《来生来世把你爱》为例[J].黄河之声,2016,000(011):83-84.

[4]初健,歌剧绝唱元素的时代特征——以《运河谣》中”来生来世把你爱”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8(1):94-102.

作者简介:杨真真(1986.11-).女,河南洛阳人,本科学历,讲师,主要从事民族声乐方面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演唱分析歌剧
高山流水 颂知音
歌剧《江姐》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演唱分析
声乐套曲《冬之旅》第十一首《春梦》歌曲演唱分析
浅析亨德尔声乐作品《让我痛哭吧》的艺术构思
歌剧费加罗婚礼《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演唱分析
歌剧选段《木兰花》演唱探析
歌剧
童话歌剧
童话歌剧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