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育人作用的调查与对策分析

2020-10-20 07:21李灵敏
锦绣·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

摘 要: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在营造育人环境的过程中,校园文化环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如何才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发挥民办高校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进而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进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民办高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结合目前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应当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首先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大学精神;其次,建设三大风气,形成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最后对校园文化加以丰富,不断提升学生们的精神凝聚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育人作用

一、绪论

在如今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国际形势也在朝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方向不断发展,再加上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的广泛传播,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在校园当中出现了十分大的碰撞与融合,校园文化与外界文化之间也逐渐的进行了认同与整合,逐渐成为了可能会对民办高校育人环境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才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发挥校园文化环境自身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实现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目标,成为了民办高校在如今背景下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坚持先进文化,培育具有学校个性特色的大学精神

(一)坚持先进的前进方向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其是建设并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所以在对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作为自身重要的参考标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全新方向,充分的发挥先进文化在学生当中所具有的渗透作用。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秉承着“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要求,在校园内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培育大学精神

对于一所大学而言,大学精神是最为根本的灵魂所在,也是大学的立校之本,结合本学校实际情况加大大学生培育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应当关注大学精神的培养。从大学精神涵盖的内容上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求真务实精神。从大学的本质出发,是大学问的集中象征,其以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执著精神,探索宇宙的奥秘,探索出人类修养的实质。所以,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应当积极有效的培养师生探索真理、坚持真理,在真理面前人人都是平等,为了能够只求真理而不断地付出努力,保证科学精神能够真正的渗透到教师与学生的灵魂当中,保证师生的思想与生命能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2)求善求美精神。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培养师生的历史使命感与历史责任感,一种就是正义感,而另外一种则是爱校爱国之心,保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日常活动当中,提升校园美的环境气息。(3)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培养教师与学生形成艰苦卓绝的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4)始终坚持开拓创新的精神。要保证学生们能够形成不怕困难和挫折的性格,在如今竞争程度不断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勇于参与到竞争当中,对自身思维进行合理开拓,提升想象力。

三、建设三大风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加强学风建设

首先,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要严格坚持督查与考勤制度,保证出勤率,这是形成优良学风的根本所在。学生出勤率是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的重點所在,其可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从某种程度上,如果无法保证出勤率,那么就无从谈起学风建设。所以应当严格落实督查制度,相关的督查组成员应当真正的进入到班级当中了解各节课的到课情况,对教学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保证教学秩序满足实际要求,对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事故进行及时处理。同时要对不同班级的考勤制度进行严格落实,制定对应的班级考勤制度,同时严格执行。班主任对于经常旷课的学生应当进行科学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学生对学习的认知程度,对于经常旷课且不听从教师规定的给予处分。

(二)加强教风建设

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而言,每天都会与教师进行接触,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比较大影响,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对学校内部环境进行优化,积极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大师德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教风。

(三)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最后还应当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要始终端正工作态度与作风,力求能够真正建设出服务型政府,不断提升相关教师与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水平,创建处学习型机关。要对管理制度进行合理落实,建立健全学校机关干部的考核评估机制与监督机制,最终构建出效能型机关。

四、发挥媒体优势,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对于传统校园媒体而言,基本内容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相互脱节的情况,因此民办高校校内媒体在设置内容的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不断提升整体质量,朝着政治型、服务型与学术型的方向不断发展。校内媒体还应当不断加大服务功能,例如可以适当的设置学习交流与指导板块,加强就业技巧的指导等一系列的服务内容。总值,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应当从自身思想实际以及思想需求的角度出发,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摆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缚。

总结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对民办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所发挥的育人作用进行了阐述,并在次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对策主要包括坚持先进文化,培育具有学校个性特色的大学精神、建设三大风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发挥媒体优势,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妮.浅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国际公关,2019(10):294.

[2]李怡.新型民办大学校园文化定位与特色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3):42-43.

作者简介:

李灵敏、女、1991.6、四川眉山、本科、四川工商学院、馆员,图书情报。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完善民办高校办学运行机制研究
引导支持民办高校转型发展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扶持政策体系构建研究
民办高校税收筹划的几点建议
以高度责任感 做好民办高校统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