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20-10-20 10:58韩登全
快乐学习报·教研周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时效实践微课

韩登全

摘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微课技术作为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产物,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如何有效地运用微课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每一位老师必须掌握的技能和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微课;实践;时效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的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弥补了课堂教学的缺陷,拓宽了课堂教学的时空,整合优质微课资源,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让学生保持微课课堂上的活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课内、课外学习的连接。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1.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必要性《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二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1世纪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应用数学的发展是当今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微课教学作为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产物,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运用微课教学手段充实了教学内容,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师生的互动方式。在现代化的教室里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都得到增强,微课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如何有效地运用微课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每一位老师必须掌握的技能和必须面对的问题。

2.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2.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北师大版教材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在我执教的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七巧板》一课中,我借助微课创设一个动画教学情境:(用七巧板拼成的)一只乌鸦搬了新家后和(用七巧板拼成的)一只乌鸦狐狸是邻居,这天乌鸦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衔来一块肉,正准备喂给她的大宝和二宝,这时候,洞里边的狐狸肚子饿了,也钻出来找食物。它抬头一看:“喔,乌鸦嘴里叼着一块不小的肉,真香啊!”狐狸馋得直流口水。狐狸的眼珠一转,就打起了鬼主意。乌鸦在狐狸诱骗下“哇哇哇……”唱起了歌,它这一唱嘴里的肉(正方形)就“啪嗒”一声掉到地上去了。此时的学生对这一动画情境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接下来我组织教学时,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又如在执教《植树问题》一课时,课前我找到有关沙尘暴的视频,并结合相关的资料制作成微课,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观看。看到满天的黄沙,听到相关的文字说明时,学生也有了要植树造林了想法,于是我便顺势引导,引出了植树问题。有效教学情境的设置,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还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从而使定性的知识呈现灵动的状态。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学好数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2形象直观的组织教学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应以解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为切入点来进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知识,特别是涉及一些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单靠传统方法是讲不清,理不明的。如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本课的重难点,其中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单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简单的动手操作,学生肯定是体验不深的。此时,通过微课动态演示,把圓分成8、16、32、64份……学生直观形象感受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初步感受了极限的数学思想。这样利用解决知识的重难点切入进行微课教学,既节约教学时间,又突出教学重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我执教的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一)》,在讲授“轴对称”的概念时,可先利用Flash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蜻蜓,这只蜻蜓一“飞”上屏幕时,立刻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一些平时不喜欢上数学课的孩子这时也活跃起来。同学们根据蜻蜓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举出了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样知识便有了生命,知识更贴近了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知识就有了灵魂,学生就会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又怎么会不孜孜以求呢?又怎么会认为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抽象难于理解呢?我们运用了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形象直观的组织教学,可以让数学知识也鲜活的像一场游戏一样,在学生面前淋漓尽致的演绎,使抽象的事物直观化,静态的事物动态化,有效的教学现代化。

3.微课制作应注意的问题

3.1“微课制作”要注意实用性

是否运用微课教学应完全取决于教学的需求,应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以最大功效发挥微课的作用、达到最优教学效果的目的。应避免片面追求PPT与微课整合而忽视师生互动作用的倾向,微课教学画面栩栩如生、图文并茂,对学生的感官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此,很多教师在上课时盲目地追捧微课教学,而忽视了自己还有粉笔和一张嘴,同时也忽视教师自身拥有的资源。教师的自身作用隐蔽了,教学过程不再是由教师引导,而为机器所主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少了,直观的刺激变多了,原本教学过程中的优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过多使用而逐渐丧失,现代信息技术本身的刺激也变得麻木,学习效果自然而然要大打折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老师仍是不可缺少的,微课只能是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它的存在是为了增强老师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不是要削弱或代替教师的作用。

3.2“微课制作”要注意实效性

在教学中应避免使用微课技术存在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和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特点的倾向。实际生进行观看。看到满天的黄沙,听到相关的文字说明时,学生也有了要植树造林了想法,于是我便顺势引导,引出了植树问题。有效教学情境的设置,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还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从而使定性的知识呈现灵动的状态。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学好数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时效实践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形变时效组合工艺与Al-1.0Mg-0.5Si-0.8Cu合金腐蚀行为和微观结构的关系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一种提高时效强化型AlMgZn合金晶间腐蚀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