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欲道中谈莫扎特歌剧《魔笛》

2020-10-20 07:30余辉芳
青年生活 2020年25期
关键词:莫扎特光明歌剧

摘要:艺术的美感来源于生活。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技术的追求、欲望的彰显和大道的把握,此三者之间以道为本,技与欲相互依存,紧紧围绕之。作者通过对古典主义时期维也纳乐派代表人物莫扎特的歌剧作品《魔笛》的分析,将创作中的技欲道的展现深度剖析,以求更深层次的了解音乐艺术中美的体现。

新道论中的基本观点是:欲望、技术和大道游戏将美和艺术完满显现。从新道论(欲技道的游戏说)的哲学和美学出发来探讨一下莫扎特歌剧《魔笛》的本性。

一、《魔笛》中的技欲道

《魔笛》这部歌剧作品的创作大师是莫扎特,他是一个特别的人,即一个有技艺的人。他的技艺不同于其他艺术的技艺,而是关于歌剧作品创作的技艺。歌剧《魔笛》的问世,其创作过程主要包括了四个环节,也可称为四法。

第一是物法。即一部歌剧创作所需要的素材,也代表了创造一部歌剧所需要的题材。《魔笛》取材于诗人维兰德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的童话,通过童话中的光明终将战胜黑暗的寓意给予世人忠告,引人向善。

第二是身法。意为莫扎特创作《魔笛》的创作风格、表现手法。风格和手段的形成,必然需要在听觉和视觉上(所谓的感官上)有一定的技术沉淀。莫扎特是一个富有个性和才华的作曲家,他懂得吸收音乐艺术中的一切精华,且善于将各地的不同风格综合与一体,以绝对客观的心态对待所有的事物、情境和人物,还认为在歌剧作品中,认为诗歌服从音乐,将人物、情节都要围绕音乐而展开,形成他独特的音乐风格。歌剧《魔笛》中使用大量铜管乐器来表现气氛色彩的庄严、肃穆,让观众们在视听盛宴中感觉到崇高感。以及夜后的咏叹调《复仇的火焰》中采取了华丽的花腔手法来体现夜后的蛮横专制。

第三是心法。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的物法和身法都是个心法紧紧融合一起的, 意为审美观,莫扎特保持着意大利音乐的古老优良品质,将其与德奥的超验玄想熔于一炉,去体现这个即将结束的世纪宏图。他的作品思想庄严,感情激荡,使用修辞的手法,这也表现在音乐的韵律上,词语高雅,结构庄严。正是这种崇高,使观众们在欣赏歌剧时能够陷入迷狂状态,让心灵得以净化。歌剧《魔笛》中莫扎特成功地塑造了黑暗的夜后象征着封建政权,以及光明的萨拉斯特罗象征着启蒙思想,这两种人物塑造随着剧情推进,最终向征着光明正义的启蒙思想取得了胜利。

第四是像法。歌剧之像实际上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作品,是物法、身法和心法的聚集。它是具有独特性的,不同时代的歌剧大师在不同的心境之下都会创作出不同样的作品,就像所有艺术品都不可避免地被打上时代的、民族的和个人风格的烙印。《魔笛》是一部气氛色彩庄严、肃穆的作品,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以黑暗与光明、正义与暴力为两个主导意象,批判了当时封建政权压迫共济会的行径。莫扎特当时自身所处的是令他十分厌恶的欧洲社会,让是感到窒息,于是他选择了与之决裂离开了共济会,被禁锢的灵感获得了释放,成为了自由的音乐家,创造出许多理性的作品。正因《魔笛》题材与他产生的2,毅然决然地答应为该剧谱曲。剧中成功地塑造了黑暗的夜后象征着封建政权,光明的萨拉斯特罗象征着启蒙思想这两个对立面。随着剧情的发展,全剧在热闹的合唱曲《美与智慧,将戴上永远的王冠》中结束,深刻地反映了封建势力地最终灭亡,而胜利永远向着光明前进,属于那些勇敢的人民!

莫扎特不仅是一个技术的人,还是一个欲望的人。18世纪下半叶的欧洲社会,时莫扎特所处的萨尔茨堡大主教的蛮横专制使他倍感痛苦和压抑,对自由和独立产生了强烈的渴望。受到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他挣脱了仆役的锁链,成为自由的音乐家,禁锢的灵感被释放。

莫扎特更是一个向往大道的人。他认知到这个世界让人失去自由,他深刻厌恶这个充满束缚和窒息的世界。后来受到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他选择与贵族决裂,成为自由的音乐家,禁锢的灵感也获得了释放,他创造的作品中还反映了“要取得自由与欢乐必须经历艰难”这样一种理性认识。随着思想的成熟,他的作品打破了民族的限制,使作品中的音乐语言国际化,音乐思想更加理性,创作艺术更加严谨规范,作品高雅又具娱乐性。因此创作出《魔笛》来诠释他对光明正义的渴望。

二、《魔笛》中的艺术发展

简单了解莫扎特的技术、欲望和大道的游戏之后,歌剧《魔笛》又是如何成型的呢?

歌剧《魔笛》首先表达了莫扎特的欲望。歌剧题材来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真实表现。《魔笛》作品中是以黑暗与光明、正义与暴力为两个主导意象,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的揭露与批判。莫扎特在共济会的影响下,他希望通过作品能够拯救唤醒人们的灵魂,引导人们向善,敢于追求美。

在表现欲望的同时,《魔笛》问世后的热度直观地反映了莫扎特创作技术的精湛度。《魔笛》是二幕或四幕歌唱剧,故事情节曲折,充分展现了戏剧性。莫扎特以独有的创作风格将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围绕音乐展开,以奏鸣曲式的序曲开始,显示了夜后的威严,以音乐的流畅预示着美好光明的生活。通过不同的唱段展现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有使用合唱形式铺垫整个歌剧的情节。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下,让观众们在视听盛宴中感受到了崇高。

我们从莫扎特和歌剧《魔笛》两个方面探讨了歌剧艺术是作为欲望、技术和大道的显现活动。但无论是歌剧大师,还是歌剧作品,它们都离不开我们自身所处的生活世界。从一方面可以得知艺术来源于真实生活,属于生活中的某一部分,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批判或者歌颂。而从这另一方面说明了艺术不仅源于生活,而且还是超出生活的一方面。艺术在感知生活的层面不断进行创新,使之往藝术所想到表达的层面去发展。

三、总结

每一部歌剧作品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风貌。歌剧《魔笛》既是莫扎特在生活世界所创造的美的形象,也是他对于生活世界的美的形象的完美诠释。歌剧《魔笛》是莫扎特最后一部也是最伟大的一部歌唱剧,它的结构统一、主题发展广阔、性格的刻画和人物相互关系处理也非常出色。通过故事情节、音乐性、鲜明的主题、崇高性和生命力从多个维度展现了它的戏剧性。如已故的大师费孝通是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大美如斯,幸而志哉。

参考文献

[1]彭富春.何谓雕塑[J].雕塑,2020(02):94-95.

[2]彭富春.作为技、欲、道游戏的艺术[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5):16-21+6-7.

[3]费孝通,胜寒.《美好社会与美美与共:费孝通对现时代的思考》[J].审计月刊,2019(03):53.

作者简介:余辉芳(1988-),女,四川成都,汉,本科,西北师范大学,声乐演唱

猜你喜欢
莫扎特光明歌剧
姚玉峰:给3万人带来光明
莫扎特
为你守护光明
你不是莫扎特
法语“莫扎特”年末“摇滚”申城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歌剧
童话歌剧
少年莫扎特
童话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