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20-10-20 06:53贡桑德吉
读天下 2020年19期
关键词:行为能力行为习惯探究

摘 要:幼儿的认知能力、识别能力差,可塑性强,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一旦养成某种不良行为习惯时,具有很大的惯性,难于在短时间内加以改正,不利于正常行为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本文先分析了幼儿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再从社会环境、幼儿园教学以及家长重视三个方面作了简略的分析,以图引起社会、幼儿教师以及家长的重视,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行为能力;探究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的认知能力、识别能力差,可塑性强,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一旦养成某种不良行为习惯时,具有很大的惯性,难于在短时间内加以改正,不利于正常行为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灵活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适应能力”。那么在幼儿教育中,该如何在幼儿指导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有效地对幼儿实施教学,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其行为能力呢?

一、 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内容

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包括道德行为习惯、活动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以及劳动行为习惯这四个方面,这四个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今后成长过程的作用巨大。幼儿在成长阶段,可能在意识上对道德行为习惯一无所知,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其一举一动,都与道德行为习惯密切相关,道德行为习惯主要包括文明礼貌行为、遵章守纪、诚实有信、爱护公物、尊老爱幼等习惯。活动行为习惯是指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经过多次参与某种活动而积累下来的活动行为方式,例如独立思考方式、团结合作方式、借助外物完成任务的方式等。生活行为習惯是指与幼儿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习惯,例如讲卫生、爱劳动、早睡早起、勤俭节约等行为习惯。劳动行为习惯是指幼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完成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简单劳动的习惯,例如,刷牙、洗脸、洗脚、穿衣服、扫教室、帮家长收拾碗筷等。

二、 幼儿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教育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不但可以促使幼儿教育有序地开展,同时还可以提高幼儿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的质量,使之终身受益,可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幼儿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使幼儿养成了一些陋习,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幼儿道德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德为先”的社会行为准则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居于首要地位,可是我国的幼儿教育却缺乏此方面的教育,幼儿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在学校与同学玩耍时,不懂得宽容他人、不懂得谦让,而是时刻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的感受,与同学争吵、打架、抢夺玩具。回到家之后,俨然一副“小皇帝”的架势,安心接受祖辈和父辈的照顾,根本没有尊老的意识,更不会讨诸行动,不愿给祖辈们添饭、端茶送水,只会图自己享受。

(二)幼儿活动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育活动的设计必须与全体幼儿密切相关,幼儿这个大集体中,虽然也会参加各种活动,但个人主义思想极其严重。在完成教师布置的活动任务时,缺乏与同学合作探究的行为习惯,不愿意与同学讨论和合作,担心自己的成果会被其他同学“侵占”,拿去向老师“邀功请赏”。可是幼儿在独立思考时,有很多人因为方式、方法不当,想不出好的方法完成任务,心情急躁起来,就会产生与同学、教师对抗的情绪,不利于良好活动行为能力的养成。

(三)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在家庭生活和学校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例如在家庭生活中,每天在电视上看动画片,看了地方台,要看中央台,看完中央台的,还要看少儿频道的,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好晚睡觉会影响身体的发育和智力的增长。如今绝大多数的家庭生活条件好,可以无限地满足幼儿的欲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大手大脚,无法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行为习惯。

(四)幼儿劳动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不管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在学校教育中,幼儿的劳动意识低下,他们在父辈、祖辈的呵护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根本不知“劳动为何物”,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幼儿劳动习惯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养成必然会成为一句空话。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与自己日常生活相关的劳动都要由家长“代劳”。例如,在上学时,幼儿从不主动背书包,拿茶杯,而是由长辈帮他们背,帮他们拿。

三、 影响幼儿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培养的因素

导致幼儿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培养不能取得如意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呢?笔者根据近几年教学经历,认为其影响因素如下: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从教育层面上看,我国虽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力求使全体国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社会整个大环境并没有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和氛围,只有部分中央电视台播放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公益广告,教育大环境不重视幼儿行为习惯和行动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于幼儿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的培养。

(二)幼儿教师的不重视

有些教师认为,在幼儿阶段,应该遵循幼儿贪玩好动等特点,给予他们愉悦的童年,不能过分地禁锢幼儿的思维和行为,唯有如此才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启发他们的智力。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幼儿教师就会“放之任之”,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会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也不会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

(三)家长的不重视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条件好的家庭认为不应该让子女吃更多的苦,为他们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使他们生活在“温室”内,不必为自己今后的生活而苦恼,所以家长认为:幼儿应该愉悦地享受这些,不需要过早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除此之外,幼儿在学校接受行为习惯的训练时,如果受了委屈或者身体上有丁点儿破损,家长们就会跑到学校“兴师问罪”,令幼儿教师恐惧和心寒,挫伤了教师培养幼儿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的积极性。

四、 幼儿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幼儿是祖国的希望,他们长大以后,必须肩负起祖国建设的重任。所以在“温室”内对他们进行教育时,而应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当他们长大成人时,才能经受起“狂风暴雨”的摧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獻。

(一)社会应该高度重视

幼儿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的培养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除了利用各种媒体为幼儿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的培养营造各种氛围,创造条件之外,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创多种栏目,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

(二)幼儿园要高度重视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的重要阵地,所以幼儿园要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幼儿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时应该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设计新颖的、合适的教育内容。幼儿的辨识能力、认知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比较低下,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与幼儿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提高培养效果。例如可以与幼儿们喜欢的动画片结合起来,以其中某一个动画人物形象身上所具备的优良品质来开展教学,幼儿在这些熟知事物的基础上,就能够轻松地学到一些知识,培养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变成自身的优良素质;第二,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幼儿的自控力较差,不能在长时间内接受某一内容的教学,所以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吸引幼儿的兴趣,使之全神贯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接受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例如,在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行为习惯时,可以采用“过家家”的游戏方式,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设计不能场景,使幼儿感受家庭的温暖,感激父母、感激爷爷奶奶,从而教导幼儿回到家之后,要多关心父母、关心爷爷奶奶,从而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行为习惯。

(三)家长要高度重视

幼儿更多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是与父母等家人待在一起。家人的一言一行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培养的影响更大,更深远,所以家长更应该高度重视,才能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第一,家长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言传身教,在道德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劳动行为习惯和活动行为习惯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榜样作用,则幼儿从小就会受到熏陶,以此为镜,在今后会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第二,家长要重视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的教育,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所以家长不能一味地“顺从”小孩,满意小孩的要求,而应该给他们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他们的言行,才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有利于他们的顺利成长。

五、 结语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家庭和幼儿学校共同的任务,三者应该同心同力,尽力做好自身的工作,共同推动幼儿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实施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的教育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资源,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志伟.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2]汪丹丹.以故事为载体开展幼儿孝行教育的行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3]李霞.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123.

作者简介:

贡桑德吉,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日喀则市第四双语幼儿园。

猜你喜欢
行为能力行为习惯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起自主高坠死亡的现场分析
珠三角地区农地确权模式研究
“行商”
论中学生的民事能力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