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笔人物画中的平面视觉美感

2020-10-21 03:50宗俊潇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工笔工笔画人物画

宗俊潇

摘要:平面性作为中国画的鲜明艺术特点,始终贯穿于国画作品之中。不同于西方源自古希腊时期注重形体结构的传统,出于对轮廓的关注,从原始古代美术时期的彩陶图案和洞穴壁画等艺术形式开始,平面性一直寓于各类中国绘画题材之中。随平面性而来的是具有东方美的装饰性。这种平面装饰性,讓中国画的风格更加鲜。,而随文化的传播,这种平面装饰性影响了东亚、欧洲等地区的美术风格。绘画中的平面美有独特的吸引力,是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不同于立体给人呈现出的生动真实,具有平面性特点的中国画所呈现出的写实很特别。它不是一丝不苟的写实,而是以形写神,则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普遍特点。工笔人物画不同于其他绘画的地方除了绘画工具和绘画工序的不同,还在于工笔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殊的语言范畴。平面趋向的传统和独特的形式语言造就了工笔人物画的平面性特征。笔者认为,富于平面感的绘画更能扣动人心。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平面性

中图分类号:TS941.12;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0-0168-02

一、艺术中的平面之美

中国画的平面性是相对于西方绘画中的立体性来说的。西画注重对物体的生动再现,通过科学、客观的观察方法来感知和再现物体的形态、结构与色彩;而中国画则注重对意境的描绘,以形写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根溯源,在原始古代的起源艺术中,器物上的图案、洞穴壁画都是图案最初的表现形式,平面意味十足。这一时期,东西方绘画的差距并不大,都是以平面性的图案为主导的。

但很快,西方的雕塑艺术迅猛发展,并在希腊古典文明时期达到顶峰,在西方人崇尚开拓进取的探索精神和尊重客观事实的背景的影响下,立体写实性迅速成为西方艺术的主导特点,并从14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一直繁荣发展至二十世纪。

与此同时的中国艺术发展,开始出现带有写实性色彩的帛画;墓室壁画逐渐兴起,无论是雕刻还是塑像,都十分写意,这给平面性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土壤;伴随着工笔画的发展及繁荣,平面的线性绘画主导着艺术潮流。随着时间推移,加诸宗教、传统及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中西方绘画上迅速分道扬镳,向着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发展。可以说平面性,一直寓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血液之中。

二、对工笔人物画中的平面性的思考

(一)工笔人物画中平面美的内涵

长期的素描训练锻炼了我们的立体艺术思维能力。现代艺术突破了三维空间,朝着无限的可能发展,这些因素大大的削弱了我们对传统绘画中“平面性思维”的继承与理解。用线来造型、形和空间之间的平面组合、布局任意性强、自由取舍等,这些因素都是中国画平面性思维的体现。而这种平面性的思维是工笔人物画,甚至中国画的精髓之所在。

平面性所传递出的美感是独特的,它不仅符合中国画的传统情感内涵,还蕴含了现代艺术中很普遍的装饰性。而平面性的背后是对物体多维度的观察和对物体的简化与几何化。

多维度的观察在立体派绘画里更为常见。而简化与几何化则更好理解,也更多地出现在工笔画的画面之中。这不仅是字面含义——对物体形象的主观简化,还可以理解为一幅作品中只包含极少的意象。如此一来,意象与意向之间的关系趋于简单,随之而来的是带有趣味性的平面感。工笔人物画与水墨人物、其他人物画以及其他画种不同的地方不仅仅在于绘画时所用的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的不同,更在于工笔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殊的语言范畴。

(二)工笔画中平面美的体现

石涛有云:笔墨当随时代。如何在不失本真与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结合所想表达出为观者所接受的艺术,是每一个作画者要思考的问题。上世纪末,工笔人物画复兴繁荣,作画观念与作画手法不断创新,这使得工笔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老一辈艺术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开陈出新,不多赘述;而年轻的工笔画家更多的吸收西方艺术的养分,立足当下创作出了一批意味新颖的作品。

1.以线造型

线由心生。线条作为造型中最重要的环节,传递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马蒂斯说:线条是诉诸于心灵的。

早在原始时期线条的运用就出现在器物图案和墓穴岩画上,线条虽然略显稚拙,却恰到好处的体现了原始生活的质朴。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T型帛画里的用线已经相对成熟,用笔简练、布局合理、线型流畅,勾线充满了思考。

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到了魏晋时期,顾恺之开启了绘画的新高度,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线条劲密连绵,如春蚕吐丝,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唐代是工笔人物画的鼎盛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艺术的发展随之兴盛,发展到唐中期,线描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吴道子的笔法虬劲有力,与东吴的曹不兴并称“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由此也可以看出线条可以传达出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盛唐的仕女画盛极一时,仕女画家张萱、周昉的仕女画表现了宫廷女子的生活和内心,但二人各有特点;周昉所创作的“水月观音”佛画样式广为流传,被称为“周家样”。而后宋代的武宗元、李公麟把工笔画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李公麟创“白描”画,线条严格精密,注重技法,这其中包含着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致,单纯洗练、朴素优美,同时丰富了民族绘画的形式。

2.叠压空间

叠压空间是对作画对象的思考,是有关透视的问题。

西方绘画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出现了具有科学性的、通过焦点观察所做出的画作,即在焦点透视指导下的作画。而中国画主张散点透视。传统工笔人物画中的人物没有远近大小之分,而更多是按照客观实际或作画需要绘制的。这种层叠式的透视法决定了中国画要通过画面向上层层叠加来表现空间。传统工笔人物作品,如五代十国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在横向的画面中描绘了韩熙载与宾客们听琵琶演奏、集体观舞、间息、韩熙载独自赏乐、宾客依依离去这五个场景,每段之间仅以屏风相隔,自然中带着戏剧性色彩。这是层叠透视法实现的从空间到时间的转换。在这种层叠透视下,景物藏露有致,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叠压关系,让平铺直叙的画面空间多了分含蓄之美。

3.经营位置

位置的经营是构图的问题,这与空间问题关系密切。构图首先要确定画幅形状,确定画面组合与构成,按照引导意图突出主要形象,最后调整画面,创造出具有形式美感的绘画意境。中西方绘画都很关注布局问题。明代书画家李日华说:大都画法以布置意象为第一。由此可见,不论技法、内容多么好,没有好的构图也是万万不能的。所以构思时,画面如何分布,物与物之间如何搭配还要反复推敲。张彦远提出: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构图构思本来就是画稿拟定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安放位置的不同能体现出不同的情感表达,根据需要来安排画面。

三、结语

平面性在艺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从未曾间断,平面性也一直流淌于工笔人物画的血液之中。如何更好地保护与继承传统,在回望的基础上发展革新,是需要不断的研究、探索和努力的。

平面性的产生因素与丰富手法有很多,也受画面其它因素的影响,把握好这些环节和关系,才能更好的体现视觉平面美感。这种工笔人物画无法割舍的特点对笔者今后的创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深入学习并不断研究各种绘画类型与绘画流派,把握精髓,取长补短,是件需要“上下求索”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常锐伦.绘画构图学[D].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3]邱章红.平面与深度——中国画空间结构新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2 (03).

[4]王帆.中西绘画空间范式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5]吕世亮.浅析工笔人物画的平面性特征与我的创作实践[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8.

[6]崔维琪,浅析工笔人物画的平面性[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2.

猜你喜欢
工笔工笔画人物画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工笔国画一夏荷,牡丹
工笔花鸟画
2020年首届广西工笔画作品展作品选登
李文慧作品
首届“工笔新经典”全国名家邀请展作品选登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陈孟昕工笔画作品
韩伍古代人物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