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机采棉新品种T115的选育

2020-10-21 06:34辜立新潘喜兰王云
种子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选育栽培技术

辜立新 潘喜兰 王云

摘   要:早熟机采棉新品种T115具有早熟、优质、宜机采的特点,以新陆早45(西部4号)为母本、自育系55为父本,于2008年配制杂交组合后,经多年加代及筛选培育而成的,2018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疆合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用“种业企业+销售服务网络+农户”的模式,从单纯卖种子到提供“良种+良法”的综合服务,对示范农户进行技术咨询与培训指导,以高产示范田带动新品种快速推广应用,迅速促进了育种成果的转化,在新疆早熟机采棉区快速推广种植早熟机采棉新品种T115。

关键词:早熟机采棉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新疆是我国特大型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棉花生产的总面积、总产量占全国82%以上。棉花产业是新疆农业的支柱,也是增加农民收入、脱贫攻坚、稳疆兴疆的重要保障。随着近年国际国内棉花生产和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新疆棉花产业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急需生育期较短、品质较好、适宜机采的新品种。新疆合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重点从事棉花育种、种子生产、经营、销售等业务的科技型企业,公司高度重视科研育种,加强组织管理,协调科技人员联合攻关,已经建成集育、繁、加工、示范、服务一体化推广体系,近5年先后审定新陆早64号、65号、76号及T115等10个棉花新品种,科研成果及转化始终处于同类企业的领先地位。

早熟机采棉新品种T115,是以新陆早45(西部4号)为母本、自育系55为父本,于2008年配制杂交组合后,经多年加代及筛选培育而成的,2018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早熟机采棉新品种T115具有早熟、优质、宜机采的特点,近2年在石河子各棉花垦区及附近的玛纳斯、沙湾县等植棉区广泛开展了多点展示和示范,综合表现较好,将在新疆早熟机采棉区快速推广种植。

1   新品种选育过程

新疆北部早熟棉区生态条件特殊,引进的品种大多很难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加之本区棉花生产水平较高,对品种的早熟性、丰产性和适宜机械采收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选育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性、适应性好、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制定配套栽培技术,进一步探索机采棉优质高效种植栽培模式,并示范推广,提高机采棉品级和效益,是当前新疆发展机采棉的主要目标,是棉花产业实现节支增效的必要条件,也是棉种企业发展和育种工作者的努力方向。新疆合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棉花育种团队在对多年积累的育种资源搜集整理并筛选后,最终于2008年成功配置杂交组合(亲本组合:新陆早45(西部4号)×55),并于2018年顺利通过审定。

世代系谱:①2008用早熟、抗病新陆早45(西部4号)作为母本、55(自育)为父本配置的杂交组合,秋季收获杂交铃后,冬季送海南南繁加代。②2009年F2代种植在天然混生病圃,秋季进行抗病单株选择,结合纤维品质测试,选择优良分离单株,入选后冬季送海南加代。③2010年种植F4代进行株行比较,秋季选择综合性状较好的株行,结合纤维品质测试,优选单株综合考种后送海南南繁。④2011年入选优良F6代参加公司品系比较试验,表现为早熟、高产、抗病、品质优良、适宜机采,定名“T115”。⑤2012—2013年期间进行多点试验,进一步验证其在不同区域的丰产性和适应性。⑥2014年推荐“T115”参加自治区早熟机采棉组预备试验,表现为早熟、高产、抗病、品质优良,进入区试。⑦2015—2016年参加自治区早熟机采棉组区域试验,表现为早熟、高产、抗病、品质优良。⑧2017年参加自治区早熟机采棉组生产试验,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办公室组织的棉花专家组田间鉴评,建议报审。⑨2018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新品种的特征特性

早熟机采棉新品种T115,从配制杂交组合到通过审定历时10年。经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乌鲁木齐)分中心进行DUS测试,表明早熟机采棉新品种T115具备植物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早熟机采棉新品种T115的突出优点是长势稳健,株型紧凑,茎秆坚硬,吐絮畅、含絮好、絮色洁白、品质优良、适合机采。

(1)生育期:从出苗到吐絮大约119 d,霜前花率99.3%。

(2)植株性状:植株呈筒型、紧凑,茎秆坚硬、毛少,通透性好,较适宜机采。生长发育进程中长势较强,叶层分布合理,结铃性好,可塑性强。

(3)果枝类型:Ⅰ~Ⅱ式果枝,第一果枝节位较高,一般在7节以上,果枝台数8~10台。果枝夹角中等大小,主茎为红绿色,茎秆茸毛较多;子叶为肾形,真叶普通叶型,掌状,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花瓣和花粉颜色为乳白色,花瓣基部红斑強度为无或极弱。棉铃卵呈圆形,中等大小,铃表面光滑程度中等,铃尖端突起程度中等,苞叶大小中等,单铃重6.0 g左右,吐絮畅,含絮好,好拾花,易机采。

(4)种子:种子呈肾形、褐色,中等大,毛籽灰白色,短绒中量。

(5)经济及产量性状:单铃重6.0 g左右,子指11 g,衣分41.5,在正常栽培管理条件下,皮棉单产165 kg左右;品质性状为绒长 30.0 mm,强力30.5 CN/tex,马克隆值4.5,整齐度指数84.5%; 2017年自治区品审办组织的、对生产试验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的结果为枯萎病病指1.89、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32.08,耐黄萎病品种,抗逆性强,耐瘠薄、低温;转基因鉴定为非转基因品种。

(6)产量表现:2015—2016年在自治区早熟机采棉区试平均结果为皮棉单产141.7 kg。比对照新陆早36号增产13.2%。2017年生产试验结果为皮棉单产144.6 kg,比对照新陆早61号增产6.4%。建议在新疆早熟棉区种植。

3   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

自T115品种2016年在区试中表现突出后,新疆合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立即增加投入,开展栽培技术研究、新品种示范推广及技术服务和培训工作。公司推广服务团队在熟悉新品种T115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抗性等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及时开展其适宜密度、合理肥水运筹、化学脱叶及机械采收试验研究,对品种合理收获株数、高产结构和量化管理、田管关键时期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到位率等关键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及应用。采用“种业企业+销售服务网络+农户”的模式,从单纯卖种子到提供“良种+良法”的综合服务,对示范农户进行技术咨询与培训指导,以高产示范田带动新品种快速推广应用,迅速促进了育种成果的转化。

3.1   实施适合机采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适宜地区:早熟机采棉新品种T115适宜在北疆早熟棉区种植。

(2)适期早播: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左右。

(3)合理密植:早熟机采棉新品种T115的果枝类型为Ⅰ~Ⅱ式果枝,收获株数不宜过大,建议高产田一般收获株数1.2万~1.4万株/667 m2,干播湿出为宜,力争一播全苗。

(4)化学调控及打顶:根据棉株长势、长相、密度及棉田水肥供应情况,确定化学调控及打顶时间。一般现行后轻控,用缩节胺1.0~1.5 g/667 m2,苗期用缩节胺2~2.5 g/667 m2,现蕾期用缩节胺2.5~3 g/667 m2;初花期中控,用缩节胺3.0~4.5 g/667 m2;打顶后7 d重控,用缩节胺8~10 g/667 m2,旺长棉田用缩节胺12~15 g/667 m2。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留果枝8~10台,一般应在7月初前完成打顶。

3.2   田间管理

(1)花铃期合理滴水施肥。滴水6~7次,每次滴水量20~25 m3/667 m2。滴水间隔7~10 d;7月高温时段视墒情滴水间隔可适当缩短。年滴量控制在230~280 m3/667 m2。整个花铃期需施尿素30~32 kg、60%含量的磷酸二氢钾11~13 kg,每次随水滴施,8月20日停肥,8月25日停水。

(2)病虫害防控。花铃期棉田主要害虫有棉铃虫、红蜘蛛和棉蚜,此时要加强调查,了解和掌握虫情,做到有的放矢。棉花红蜘蛛的防治采用专用杀螨剂,如三氯杀螨醇等,坚决将其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棉蚜的防治采用滴心、涂茎等隐蔽施药方法。在虫害防治上,严禁在棉田大面积使用广谱性杀虫剂,以保护和利用天敌,从而达到以益控害的目的。

(3)化学脱叶。脱叶剂可选择54%脱吐隆或8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瑞脱龙)。脱叶时间一般在9月5日左右,日平均气温在18 ℃以上(棉花吐絮率在30%~40%时也可提前喷施),9月12日前结束(必须在温度下降前喷施完毕,以保证脱叶效果),喷后要求连续3~5 d晴好天气。脱叶后田間脱叶率达到90%以上、吐絮率达到95%以上时,即可进行机械采收。

猜你喜欢
选育栽培技术
瑞华麦52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茄子新品种“福茄6号”选育技术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