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寒地区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20-10-21 06:34李红周礼伦
种子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寒地区青贮玉米高产

李红 周礼伦

摘   要:近年来,毕节市抢抓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恒大集团帮扶发展养牛契机,大力发展肉牛产业,青贮玉米种植也随之蓬勃发展,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帮助广大青贮玉米种植户提高种植经济效益和有效降低养牛饲草成本,笔者提出着力抓好种植地块规划、推广适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优质专用型青贮玉米品种、提前播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适时收割6项关键措施。

关键词:高寒地区;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部,辖7县3区,总面积2.69万km2。境内海拔457~2 900 m,全年平均温度13.4 ℃,夏季平均温度22 ℃,年降水量849~1 399 mm,主要集中在5—9月。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牛肉价格攀升,各县区大量栽培青贮玉米进行青贮,用作繁殖母牛补饲和育肥肉牛,但由于诸多原因,玉米青贮饲料成本始终降不下来,严重影响着养殖经济效益。为此,笔者梳理各方面制约因素,提出以下几项提高青贮玉米产量、降低青贮饲料生产成本的有效措施。

1   着力抓好地块规划,降低种植成本和运输费用

毕节市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多数地方土地破碎、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为有效降低土地翻犁费、收割时短途人工搬运费和运输费等,必须首先选择适合中型以上农机具机耕、地势较为平坦、距离主干公路及养殖场较近的地块;其次选择适合小型或微型农机具机耕、坡度15°以下、虽离主干公路较远但可以修建便道连接,且离养殖场不超过5 km的地块[1]。

2   推广适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专用型青贮玉米品种

受种植农户科技意识、种子供应链及产销对接等因素影响,毕节市优质专用型青贮品种推广面积不大,以致农户种植经济效益和玉米青贮饲料成本无法降低。为帮助各县区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青贮玉米品种,2018年毕节市畜牧主管部门组织开展20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筛选试验,每县区初步筛选出1~2个优良品种。

之后,部分县区拨出专款购买种子,无偿扶持农户种植,或在收购全株玉米时扣除种子费用,取得较好的推广效果。但多数县区因财政资金紧张、宣传发动不到位以及组织采购不及时等原因,推广面积不大。因此当前亟需地方政府帮扶,解决种子供应,才能破解这一难题[2]。

3   提前播种,保证其充分生长发育

毕节市多数地方早春干旱严重,气温较低,玉米播种多在清明节前后。地势较高地方,5月上中旬播種,为此要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必须提前播种。实践证明,一是在3月中下旬,在栽培地块集中制作营养杯,覆膜保温进行育苗;二是在清明节左右播种后进行覆膜保温[3]。后一种方法比前一种省工,但要投资薄膜。近年来,由于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多数地方都采取覆膜提前栽培,效果较好。

4   合理密植,实现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双高”

与籽粒玉米相比,青贮玉米每667 m2栽培密度要高1 000株以上,但并不是越密越好[4]。根据毕节市大田示范结果,中等肥力土地每667 m2栽种2 250~2 500窝,每窝2株较为适宜;中等肥力以上土地每667 m2栽种2 750窝,每窝2株为最高限,超出此密度,单株产量严重下降,总产量不高,果穗占比降低,饲草品质下降。当前在青贮玉米栽培中,订单交售全株玉米的农户种植密度较大,无订单随机交售全株玉米的农户种植密度较小。测产结果表明:密度较小,生物产量较低;密度较大,果穗比例较低,生物产量不高。为此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和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5]。

5   合理施肥,发挥优良品种生产潜力

人们期望生物产量达到最高,故青贮玉米种植密度较籽粒玉米大,因此必须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品种生产潜力和种植密度等因素合理确定施肥量。根据毕节市大田示范结果,现在推广的品种,中等密度地块每667 m2施氮肥不应少于60 kg,高密度地块每667 m2施氮肥不应少于80 kg,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组织开展配方施肥。施肥时,为节省劳动力,提倡施肥与中耕除草同时进行,全程施肥1次,中耕除草1次,先施肥料,后中耕除草。

6   适时收割,获取最高产量和最佳营养价值

乳熟期收获,植株中的大量营养物质正向籽粒中输送积累,籽粒中尚含有45%~70%水分,此时收获的全株青贮玉米干物质太低,且淀粉含量低,发酵后的品质特别差。完熟期以后收获,玉米茎秆水分较少,不利于青贮的调制,且植株易倒伏和折断,果穗易接触地面引起霉变,给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青贮玉米的适宜收割期为玉米籽实的乳熟末期至蜡熟前期,此时收获可获得最高产量和最佳营养价值。实践表明,以大拇指掐破有浆、用水煮熟鲜食不硬为最适宜收获期。

参考文献:

[ 1 ] 鲁珊,肖荷霞,徐玉鹏,等.青贮玉米发展现状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作物研究,2019(6):590-591.

[ 2 ] 郝林峰,吴玉峰,张利珍,等.青贮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8):47-48.

[ 3 ] 刘艳云.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9):82.

[ 4 ] 程东艳.青贮玉米高产种植技术[J].农家致富顾问(下旬刊),2019(14):6.

[ 5 ] 郝丽艳.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家科技,2017,35(2):52,54.

猜你喜欢
高寒地区青贮玉米高产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苍茫宏旷华润瑰丽
苍茫宏旷华润瑰丽
复种青贮玉米不同播种期试验研究
高寒地区农村公路水泥路面病害预防处置措施分析
江汉平原“小麦+双季青贮玉米”种植模式研究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