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2020-10-21 06:34齐琴
种子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谷子田间管理栽培技术

齐琴

摘   要:主要结合笔者所在地区经验,对谷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相关经验进行介绍,为谷子栽培提供借鉴。

关键词:谷子;栽培技术;田间管理

谷子是子长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2 000 hm2以上,分布在安定镇、涧峪岔镇、马家砭镇等乡镇,经过种植户严格按照高产技术方案操作,达到300~350 kg/667 m2的高产量,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1   选地倒茬,精细整地

谷子的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嚴,一般耕地都能种植。但窝风、低洼、下湿地和酸性强的土壤不利于谷子的生长发育,应尽量选择地势较高,通风透光,排水良好,易与耕作的肥沃沙质壤土种植。谷子不宜连作,连作病虫害严重。谷子的前茬以豆类、马铃薯、胡麻类等为好。山地谷子几种较好的轮作方式是:黑豆-谷子-高粱;马铃薯-谷子-高粱(或玉米);高粱-麻类-谷子。

子长县气候特点是春旱多风,谷子常因干旱不能按时播种,或者播种后不易全苗。因此只有进行精细整地,蓄水保墒,才能达到适时播种全苗的目的。整地包括秋季深耕蓄水和春季耙耱保墒。秋季深耕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不仅能熟化土层,增加蓄水量,又能减轻杂草病虫的危害。一般深耕深度在15~20 cm,并应在秋收后尽早进行。

春季耕作是蓄水保墒的重要措施,要做好“耙耱保墒、浅犁塌墒、镇压提墒”为谷子播种、发芽和出苗创造良好条件。“耙耱保墒”是指早春进行“顶凌耙耱”,以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浅犁塌墒”是指播种前结合施肥进行浅耕,耕后及时进行耙耱保墒以防止掉根死苗、提高地温为目的。“镇压提墒”是指播前春旱土壤疏松,水分以气态方式散失时采取镇压措施,以减少大空隙,创造一定精密度,促进毛管空隙形成,增加土壤表层含水量。

2   选择良种,做好处理

种子是增产的内因,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并做好良种繁育和种子的处理工作,是保全苗、获高产、增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

2.1   品种选择

适宜子长县种植的品种应具备:能适应县里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抗旱、抗病、耐瘠、生育期适中、品质好、蛋白质含量高、油性大。可选择长生07、晋谷21、张杂谷10号、长杂2号、晋谷40等优良品种。

2.2   种子处理

晒种:在播种前7 d选择晴天中午晒种,将谷子放在干燥向阳的平地上,均匀摊开,2~3 h翻动1次,晾晒2~3 d,能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出苗整齐、生长健壮。

拌种:用35%甲霜灵干粉剂拌种,防治白发病,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用2%戊唑醇拌种,防治黑穗病,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

3   合理施肥

谷子对肥料反应十分敏感,增施肥料能显著增加产量。谷子施肥可以底肥、种肥、追肥3种方式进行。底肥一般施用腐熟的农家肥1 500~2 500 kg/667 m2。根据地力情况施用种肥,种肥一般氮、磷、钾比例2∶1∶1.8,具体就是施磷酸二铵10 kg/667 m2、硫酸钾7 kg作种肥。追肥在谷子苗期和抽穗前10 d左右各追1次,用量10 kg/667 m2。

4   适期播种

适期播种对于获取谷子高产至关重要。本县一般谷子宜于4月中下旬播种,即“谷雨”前后。川地水肥条件好,谷子生长发育快,宜于5月上中旬播种,即“立夏”前后播种。在这个时期内,应因土壤肥力和品种而异,一般是薄地先种、肥地后种,生育期长的品种早种、生育期短的品种后种。

为了便于中耕管理及通风透光,谷子多用条播方式,一般有手播、耧播、沟播、机播、垄作等多种。谷子种子小,拱土力弱,应适当浅播,一般以3 cm为宜。如整地好,土壤水分充足,可再浅一些,播后及时镇压,以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扎根出苗,播种量0.5 kg/667 m2左右。

因地制宜,合理密植。子长县谷子的合理留苗密度:山地1.2万~1.5万株/667 m2;台地川旱地1.2万~2万株/667 m2;川水地2万~2.5万株/667 m2。

5   田间管理

5.1   苗期管理

由于干旱、地下害虫为害等原因,容易造成缺苗、断垄,可于3叶前查苗补种。在全苗的基础上及时定苗、中耕、培育壮苗。中耕一般进行1~2次,中耕要浅锄、细锄、围正苗。

5.2   拔节抽穗期管理

此期是谷子最重要的时期,目的是攻壮株,确保成大穗,多结实。清垄除草,合理追肥,中耕培土,浇水。

5.3   开花灌浆期管理

防旱排涝,防倒伏。

5.4   防病治虫

白发病防治,播种前用拌种进行防治。谷瘟病防治,用枯草芽孢杆菌12~24 g/667 m2,兑水30 kg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或将春雷霉素兑成800倍液喷雾。

地下害虫用5%辛硫磷颗粒2~5 kg/667 m2撒入种沟中。其他害虫可选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 mL/667 m2,兑水30 kg喷雾。

5.5   化学除草

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每667 m2用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50 g,兑水20~25 kg,均匀喷雾土表,对谷苗和后茬作物均安全。出苗后防除阔叶杂草,用72%2,4-D丁酯乳油40~50 mL/667 m2,兑水15 kg,在谷苗4~5叶期,阔叶杂草大部分出齐时,对阔叶杂草均匀喷雾,对后茬作物安全。

5.6   喷施叶面肥

在谷子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每667 m2用86%磷酸二氢钾100 g、44.7%农用硒肥2 g、54.3%钼酸钠6 g,叶面喷施3次,用液量30 kg/667 m2。

6   适时收获

谷子一般以腊熟末期或完熟期收获最好。收获过早,籽粒灌浆不充分,粒重低,茎秆干枯,易断折倒伏,遇上连阴雨,会使谷粒在穗上发芽,茎秆发霉变质。因此,应随熟随收,收获后及时脱粒晾晒。当含水量为13%时,即可入库贮存。

猜你喜欢
谷子田间管理栽培技术
南阳盆地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分析
抢种暮春
晒谷子(外一首)
寻妻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