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临床效果探讨

2020-10-21 11:54张寿美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6期

张寿美

【摘  要】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0例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急性肝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均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比较20例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清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等相关肝功能参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性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

【关键词】血浆分离;胆红素吸附;血浆灌流术;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急性肝衰竭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0100-01

急性肝衰竭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机体代谢功能障碍、酒精摄入过量、感染以及滥用药物等因素有关,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患者出现黄疸、低热、呃逆等症状,若未及时行有效治疗可引发腹腔积液、出血、脑水肿以及意识障碍,目前临床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肝移植术以及人工肝支持治疗[1]。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20例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肝功能参数变化情况,具体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0例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男、女分别11例、9例,年龄/平均年龄为:31岁~72岁、(53.42±1.42)岁。病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致急性肝衰竭例数、急性重型肝炎致急性肝衰竭例数、毒物中毒致急性肝衰竭例数、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肝衰竭例数以及其他因素致急性肝衰竭例数分别有8例、5例、4例、2例、1例。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参考2017年美国肝病协会关于急性肝衰竭诊断和管理指南[2],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相关参数均确诊急性肝衰竭。(2)患者均神志正常且均表示自愿行人工肝支持治疗系统。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认知功能异常患者。(2)排除临床诊疗资料缺失患者。

1.3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入院后均卧床休息、补充清蛋白以及血浆,本次研究应用全自动血液净化装置以及血浆分离器、胆红素吸附器、血液灌流器,在心电监护下对患者股静脉实施插管以建立体外血液循环血路,患者在血浆分离后行胆红素吸附,通过串联血浆分离器、胆红素吸附器、血液灌流器,将通过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浆后直接进入胆红素吸附器进行胆红素吸附,再通过血液灌流器吸附其他毒性物质,通过吸附后血浆回流到静脉管随血流回输体内,治疗过程中血流量120-150ml/min,每次治疗时间2小时,每天一次,连续治疗3天,间隔观察2天,再连续治疗3天,再间隔观察2天,以此方案对急性肝衰竭病人进行人工肝治疗。

1.4观察指标

比较参与本次研究的20例急性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支持治疗前、人工肝支持治疗3个月后清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等相关肝功能参数变化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系统处理结果数据,(±s)表示的平均值应用t 检验,P值超过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例急性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支持治疗3个月后ALB、BUN、Cr、ALT、TBIL、PT等肝功能参数均明显改善,相关肝功能参数与人工肝支持治疗前对应肝功能参数经t值验证,数据差异明显。

3讨论

急性肝衰竭的发生与感染、自身免疫、大量摄入酒精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治疗包括药物对症治疗、人工肝支持以及肝移植技术,长期用药治疗可加重患者肝脏负担,而肝源有限且费用高昂。人工肝支持系统近些年在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人工肝支持系统基于肝脏细胞强大的再生能力,人工肝系统治疗方案较多。急性肝衰竭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肝细胞大量坏死,在影响肝脏生物合成功能以及解毒功能正常发挥的同时,可引发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及肝性脑病,本院人工肝系统治疗应用血浆分离术,在分离血浆后用胆红素吸附器及血液灌流器将血浆中游离以及已经与蛋白质结合的有毒物质进行吸附,以减少患者血液中毒素,改善患者代谢紊乱状态,稳定机体内环境,从而减轻患者肝臟负荷,延缓肝功能衰退时间,为患者肝脏功能的恢复争得时间[3]。

对于采用血浆分离治疗的人工肝系统治疗患者,应严格控制患者饮水量,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电解质紊乱或水液潴留情况。本次研究显示20例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患者个月后ALB、BUN、Cr、ALT、TBIL、PT等肝功能参数分别为(391.25±10.24)pg/L、(7.45±0.21)mmol/L、(78.26±10.33)umol/L、(121.23±10.32)U/L、(110.23±10.32)umol/L、(52.32±10.32)s,均优于治疗前对应观察项目参数。

综上所述,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肝脏功能。

参考文献

[1] 冷其娣.为采用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治疗的急性肝衰竭患者施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1(14):100-101.

[2] 杨淑娟,赵英仁,何英利.2017年AGA关于急性肝衰竭诊断和管理指南解读[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7,17(12):1394-1399.

[3] 孙纷纷,郑嵘炅,孙丽华, 等.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疗效的荟萃分析[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5,4(5):43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