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EPC质量管理与控制对策

2020-10-21 16:17李琛骏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EPC项目控制对策市政工程

李琛骏

摘要:在我们国家日益繁荣昌盛,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今天,市政工程进一步扩展和升级是大势所趋,这对高效的EPC总承包模式在工程建设质量问题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模式下,需要考虑的内容较为复杂,但可将各项施工内容进行严格管理,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并完善控制对策,能够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良好、稳定、有序地组织市政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活动,是保证和支持我国现代交通运输业实现良好有序发展、城市全面转型升级的重要前提。EPC总承包业务模式在我国市政工程项目实际运营过程中的引入与应用,对于我国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市政工程;EPC项目;质量管理;控制对策

在我們国家各项经济都获得不同程度发展的背景下,科技水平不断的提升,使EPC总承包模式逐步成为工程建设的重要模式。此模式指的是承包企业接受建筑企业的委托,根据合同中的要求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总承包企业在总价合同下,会对承包工程的质量、造价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控制,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1 EPC工程总承包合同模式的含义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主要指业主与总承包商之间签订的包括了市政工程建设过程当中的设计、施工、采购和试运营等阶段至工程交付使用的总承包服务协议,不必像传统的平行分包模式,即传统意义上的“交钥匙”工程。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当中,对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进行比较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以及管理。能够在确保设计和采购满足现场业主的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也可以让施工工期有效缩短,使施工成本得到提前控制,更重要的是EPC模式使得设计和施工有效融合起来,让施工单位提前介入设计,深度理解设计意图,设计提早了解施工难度,进而提高设计和施工的质量,进而为整个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2 市政工程EPC项目管理质量与控制体系的建立及完善对策

2.1 合理规避项目风险

基于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要做好风险规避工作,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事故以及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损失。首先,承包商应树立较强的风险意识,在承接项目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有效识别设计、采购、施工和设备调试安装等各阶段风险源,拟定和完善风险应对措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邀请相关的专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制订预防措施,提高项目对风险的防御能力。其次,承包商可以投保工程保险,签单工程保险合同,这样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合同规定的风险事故,可以由保险公司承担部分经济损失,从而降低风险给承包商带来的经济损失。但是在承包商的投保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市政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切勿盲目投保,否则不仅增加了工程施工的成本,还无法达到良好的风险规避效果。

2.2 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内部控制管理体制、监督体制的保驾护航,制度可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约束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建设项目的设计中,要准确对接市场需求,对于客户的信息整理、数据库的建立、保管和分析要更好的开展,科学管理和分析后,可为工作的进行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转变,为后期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升整体效益。财务核算方面,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设定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目标和工作管理制度,进行制度方面的管理。企业中利用自身互联网办公系统平台的优势对企业各部门和生产环节进行数据共享和数据管理,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在财务核算的进程、结果公示的各个环节中,实行公开透明的工作制度约束,对企业的资金流向、资金来源,进行责任到人的管理工作,利用监督管理机制使企业效益最大化提升。并在各个工作环节中通过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的支撑,使成本管理工作更为有效的进行。

2.3 采购管理

首先是成本控制。市政项目在采购的过程当中,首先要编制采购计划,进而根据采购计划确定采购方案。实施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项目,采购部分的造价按照采购计划,以及预算金额和图纸等相关资料进行编制,对其中的采购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划分,也必须明确业主和EPC方各自的采购范围。采购负责人需要按照采购预算情况来编制采购资金使用计划表,根据采购的时间、采购的内容结合资金计严控采购成本。其次是质量控制。在进行质量控制的环节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对材料设备的质量进行把关和控制。EPC项目质量部门要建立严格的材料设备的验收制度,对所有图纸和设计文件中采用到的进场设备及材料进行抽查和检验,对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进行退场或者不予采用,同时将检验过程以及检验结果详细的记录在案备查。也需要对设备的调试情况以及产品的合格证明,安全检验证书等各方面技术检测资料,归档备案。保证所有的施工材料以及设备质量,能够满足施工以及设计的规范和要求,进而才能为保证工程实体的合格打下基础。最后就是对材料采购整体进行进度控制。进度控制主要根据材料需用计划,也需要考虑到材料的运输方式,同时与供应商的合同中对材料的进场时间要有一定的要求,防止因为材料或者设备因为运输时间无法符合规定,而导致整个市政工程施工的计划受到影响。

2.4 施工阶段管理优化

一是进度管理。要优化配置各种资源,落实节约成本措施,确保市政工程施工活动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提前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在规定的工期内按要求完成各项施工作业。从组织、技术、合同、经济等方面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有效控制各阶段的进度,确保所有技术过程以设计图纸为依据。二是质量管理。确定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与监理单位协调,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实时管理,提高施工队伍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落实质量管理措施。必须规范施工行为,大大减少因违章操作造成的质量问题。

3 变更控制措施

变更分析及时效。在EPC项目合同刚开始谈判时,就要格外关注可能引起变更的条款。合同签订以后,应熟悉合同所有的条款,对可能的变更进行分析,预测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变更,并分析这些风险是否可以通过变更的形式转换为有利于总承包商的变更。(2)建立变更管理清单。变更管理清单包括历史变更记录、合同约定内容、变更内容及变更原因、变更对成本和进度产生的影响分析等内容。(3)控制和提高设计质量。设计中的缺陷和漏项将直接导致工程变更,增加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因此,在设计工作中,应提高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严格执行图样会签制度,严格按照图样校审程序对图样进行审核,提高设计图样的质量,减少因设计错误导致的项目变更。(4)加强过程控制,提高专业工程师的现场管理水平。加强市政施工过程控制,控制和减少施工现场的变更。现场专业工程师学习施工分包合同,对合同中明确规定不予变更签证的部分不能签字确认。

4 结语

随着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在市政工程中逐步普及,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现在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目前大量以设计单位牵头的市政工程EPC项目承接方正处于转型期,在管理上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通过协调工程分包商、设备供应商和有关的职能部门来进行合理有效得管理。因此,为了能够切实有效加强市政工程EPC项目的管理能力,必须要对相关的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改进,建立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并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严章搏.EPC总承包模式下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7.

[2]刘洋,杨长庆,张彦奇.EPC模式下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管理的探索[J].丝路视野,2017(26):129.

猜你喜欢
EPC项目控制对策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成本控制的对策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浅析石油EPC项目采购管理
国际电站EPC项目二次分包设备监造管理
EPC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浅析海外EPC脱硫工程的风险
基坑施工对原有市政工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