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研究

2020-10-21 20:59陈政郭雅婷
青年生活 2020年8期

陈政 郭雅婷

摘要:劳动争议仲裁主要就是为了帮助人民法院分担一些事务,从而减少人民法院的负担,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争议仲裁属于司法机构的一个分支体系,所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所做出的决定也是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的。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那些经过事实认证,双方达成共识,同时符合法律规定的内容,人民法院有权利维持原判。本文对劳动争议制度展开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劳动争议仲裁;仲裁裁决的权威性;衔接仲裁与诉讼

因其公正、经济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的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可谓是“情有独钟”,但是劳动争议仲裁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一些缺点,不利于它自身的发展,针对这个问题,劳动争议仲裁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扬长避短,至于在实践过程中到底应该如何去做,这显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在仲裁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仲裁结果的公平公正公开,就要对当事人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一、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所以也出现了更多的劳动纠纷,这种处理机制下的劳动争议仲裁缺陷进一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仲裁裁决缺乏权威性

仲裁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受制于行政权力,难以保证中立性,使得仲裁裁决的权威性受到质疑。劳动仲裁自身内部的结构十分复杂。从现行的相关法律看来,我们国家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是依附于国家而产生的,与此同时,它也是能够收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的[2]。因此,仲裁部门不能以中间者的身份公平的处理劳动争议,所以其在仲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制于行政权力,使其无法保证中立性和公正性。对于仲裁结果来说,行政权有权利对其进行干预,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见怪不怪的现象。

(二)仲裁前置程序使得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冗长

所谓的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原则,指的就是劳动争议仲裁属于一种特殊的强制仲裁。首先,仲裁过程中的手续是不可以简化的,除了协商和调解外,劳动争议仲裁是一个不可避免程序,必须先经过仲裁才能进入诉讼程序;其次是指双方当事人及时没有达成共识,只要其中一方主动申请仲裁,那么另一方也别无选择,只能被动的接受仲裁。这样一来,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程序就被锁在了一起。如果想要处理劳动争议的问题,首先得申请仲裁,只有申请仲裁之后,才可以提起诉讼。

(三)仲裁与审判之间缺乏合理的衔接

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衔接困难,会使我国的资源产生极大地浪费,同时当事人的人力及财力也会造成损失。我国的劳动仲裁并不是做出裁决后整个案件就结束了,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如果双方当事人有一方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就会进行上诉,但是仲裁和法院的判决是没有联系的,当事人向法院申请诉讼,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材料都要重新上交,极大地浪费了司法资源,对当事人来说也很麻烦。

二、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策略

(一)建立专业的劳动案件法庭

在司法结构类型的选择上学界有着不同意见,建立劳动法庭还是劳动法院是他们争论的焦点。进行专业化审理,使办案质量得到保证,同时案件审理的结果更加让人信服,也能够提高当事人以及社会各界对于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的认可程度[3]。劳动法庭的设立可以大大加强劳动总裁程序在当事人心中的威望,使得当事人在遭遇劳动纠纷时更愿意也更加相信劳动仲裁程序。

(二)仲裁前置程序的完善

劳动争议一般与劳动者的生计息息相关,劳动者一般原意在解决纠纷的同时保留劳动工作,在纠纷解决之后更好的完善双方的关系,将矛盾化解,这对于劳动者和劳动机构都无疑有着巨大好处。若当事人对仲裁结果有异议向法院提出诉讼,法院不会再审理案件的实质内容,只对程序进行审理,这样使整个审理的过程更加简化[4 ]。对于仲裁的结果法院不能轻易地将其推翻重审,法庭在审理过程中,可以让仲裁员参与到庭审中,这样当事人有诉讼的想法时就会有所顾忌,不会随意提出诉讼,这种做法使劳动仲裁处理案件的权威性大大地提高,同时也使法院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有效地减少。

(三)衔接仲裁与诉讼制度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若可以将劳动争议仲裁在仲裁过程中的庭审笔录以及收集的证据送到人民法院,这样法院对双方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能够进行详细的了解,并根据这些材料推断双方所描述事件的准确性。此外,双方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所描述的事件劳动争议仲裁会对其进行详细的记录,形成庭审笔录。这个笔录十分重要,可能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关键证据,这些资料都是一手的,能够将双方当事人所表述的内容直接的记录下来。

结语

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法处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但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进行有效处理,同时也是关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方式,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并不断完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改革,使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更加完善,使劳动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推动社会平稳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潇璐,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法制博览》,2018 年 11 月.

[2]周梅,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研究,红华侨大学,2017年.

[3]张文胜,浅议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宁波大学法学院,2017年.

[4]张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宁波大学,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