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2020-10-21 20:59闫国玲李鑫
青年生活 2020年8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美丽乡村社工

闫国玲 李鑫

摘要:本文基于对晋中市妇联“美丽人家”创建行动的思考,分析行动落实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并针对性提出了社会工作者从调查推动方案本土化、专业方法推动村民能力建设、促进村民主体意识增强,发挥社工“中枢纽带”作用,作为第三方评估机制使评估更具客观性五个方面可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美丽乡村”的创建活动是社会工作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的新领域。

关键词:美丽乡村;社会工作

一、晋中市妇联“美丽人家”创建行动

(一)“美丽人家”创建行动的提出

山西省晋中市妇联在2019年于江浙学习调研后联合相关部门在5月出台了以政府主导,家庭主体;因户制宜,分类推进;注重结合,提升实效为原则的《星级“美丽人家”创建行动实施方案》,以及《执委“一人一实事”助力“美丽人家”创建行动实施方案》《以“美丽庭院”建设助力“美丽人家”创建行动实施方案》《以“平安和谐”助力星级“美丽人家”创建行动实施方案》《以“良好家风”助力“美丽人家”创建行动方案》“1+4”行动方案。

(二)“美丽人家”创建行动具体内容

执委“一人一实事”助力“美丽人家”创建行动要求全市29665名各级执委发挥自身职业和行业优势,每人至少在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中领办一件实事,引领、服务广大妇女和家庭在乡村“庭院革命”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美丽庭院”建设助力“美丽人家”创建行动是要以“美丽庭院”建设为抓手,以整治庭院环境、提升庭院质量为根本,引领全市广大妇女和家庭出谋划策美庭院、齐心共创庭院美,助力“美丽人家”;以“平安和谐”助力星级“美丽人家”创建行动要通过订立村规民约、开展百场宣讲、召开妇女议事会、排查化解婚姻家庭纠纷等方式,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规矩意识和文明养成,推动乡村治理、村民自治,使广大家庭在良序、和谐中积极参与星级“美丽人家”创建;以“良好家风”助力“美丽人家”创建行动方案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通过寻找“最美家庭”、亮晒家规家训、巡讲巡展等活动,带动民风社风向上向善,家家户户争取“文明和谐家庭美”助力“美丽人家”创建。

二、“美丽人家”创建行动难点

(一)从共性中寻找个性

妇联组织通过综合调研学习后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各个部门具体负责一类工作,创新型提出执委一人一执事、美丽庭院、平安人家、良好家风四种方案同步助力乡村建设活动,合力推进“美丽中国,美丽乡村”是宏观层面的政策创新。但是几层落实需要考虑本土化特征,由于基于示范化工作总结发展出的工作模式,这种借鉴学习不可避免的会参考其他乡村成功经验,地方经验难免具有个性化特征,我们需要发展模式与本地特色相结合才能保证因地制宜。

(二)村民文化程度与能力支持不足

群团组织的基本功能就是动员群众,在乡村建设活动中,市妇联组织结合各县区村干部协力动员妇女群众参与工作,动员过程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农村开展活动。他们不明白这与自己的生活有何关系,为何参加,或者没有时间参加,不愿意抛头露面,这都需要一个熟悉村民的中间人来引导,妇女村干部显得尤为重要。在动员群众之后,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到村民是否有能力參与活动,是否具备相应得知识,那么设计的活动也应该相应的适合其能力和水平,同时开展短期培训课程可能效果明显,但是不能根本性改变村民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不足的问题,所以需要有配套的教育工作贯彻执行。

(三)聚焦个体不利于培养主体意识

乡村建设活动聚焦于村民个体,村民通过参加系列活动改变家庭环境,提高安全意识,凝聚家庭力量,促进家庭和谐最后推动乡村建设。但是相关部门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的是可视化的效果和反馈,在政府或者他人领导下的参与是被动的一种参与,以个体为焦点容易推动工作落实,但是也需要讲个体发展成为“主体”。以村民个体为焦点容易让村民眼界范围受到限制,只关心自己的家庭和社区,而不是一种社会主人翁的集体意识。只有村民最后从小家走向大家,主动关心和参与社区事务,成立村民自治组织,定期开展议事会等活动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才能真正的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实现美丽中国。

(四)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不足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主要是在政府和各级部门的领导下织村民参与活动,忽视了社会各界其他力量可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可能性。不同的社会组织的机构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前文提到的提高知识文化水平和能力素养就可以由社会教育机构或者相关机构参与合作;比如美丽庭院方案可由景观设计协会,学校志愿者,装修公司或其他机构参与,不仅提高空间利用率也能间接的教育村民相关技能知识;比如家庭家风建设可链接大学教授或者家庭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不仅能够提高家庭凝聚力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所以可利用社会的人才和专业力量,事半功倍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五)项目评估机制建设专业化

项目的特色十分明显,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也要根据不同特点设计方案最后的效果评估工作就需要由不同的价值体系。在目前的方案中,采取晾晒述评、公众投票的方案来选拔最优秀者,但是这种评价机制不可避免了自家人投给自家人,自己存投给自己村的主观倾向。所以应该将评估机制更加专业化,确保专家,村民以及个及有关部门都进行评选投票,比如采用交叉互评与专家评审和过程评审结合的方式。

三、社会工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一)社工实地调查推动本土化发展

为了保证政策有效性,社会工作者可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利用专业方法评估村民真实的需求和乡村的基本信息情况,包括地理位置,人口比例,基本设施建设,权力结构体系等,通过与乡村核心人物接触,多次参与乡村的活动,增强熟悉感以及提前开展一些利民活动,与村民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为以后进入乡村做准备。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利用参与式观察、非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的技巧实地调查。参与式观察就是村民知道社工的官方身份利于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存在不易得到真实情况的可能。非参与式观察是村民不知道社工在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方式更能观察到自然生动的信息。访谈可采用结构式访谈和半结构式与无结构式访谈,无论是哪种访谈方式都是带有一定目的的,最终目的就是了解乡村真实信息和村民真实需求,立足于真实的资料开展工作。

此外,社工应重视发掘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比如在晋中市昔阳县“布老虎手工艺品”不仅是一种手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们将手工艺品赋予时代意义,将一种文化发展成可以发家致富的创业之路,这种文化形成整个产业链不仅大大弘扬了传统民间艺术,而且可以消化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社工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扮演资源链接者的角色,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比如大众喜闻乐见的“抖音”小视频,“平台直播”等,也可以链接一些公益机构邀请公众人物参与宣传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知名度。

(二)专业方法提升村民能力

社工可利用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和社区工作方法三大专业方法开展工作,提升村民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首先在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扮演教育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社工按照友好、同理的原则与村民建立信任、平等的专业关系;采用对话式的提问方式来激发村民对于建设“美丽乡村”创建行动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同时讲授实用知识增强其能力,也扩大了社会支持网络。其次在小组过程中,社工可扮演领导者的角色,通过开展利于增强小组凝聚力的活动,使得小组更加稳固组员更加亲密,在内聚力很强的共同体中,组员更容易获得认同和受到同理。拥有相似需求的村民之间会首先建立良好的关系,小组凝聚力促使组员共同成长,共同进步。邀请有关专家、志愿者、示范户对农户开展庭院花卉种养技术、花卉摆放布局、蔬菜种植、民宿经营等实用技能培训,提升农户庭院建设实践能力。最后在社区工作中,社工更多的是宣传者和倡导者的角色,通过开展讲座、知识竞赛、春秋郊游、健身等集体活动宣传和讲解相关知识,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进行传播,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三)促进村民主体意识提高

社会工作者可通过提高村委干部能力和成立村民自治组织来培养居民主体意识,只有村民的主体意识提高了,他们才能从心底里理解并积极参与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展的这些项目活动,以后不用政府主导也能够主动参与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首先,提高村委干部能力有利于落实相关政策的同时也能保障村民民主参与乡村事务。村民委员会直接影响到村民生活,村委会干部能力提升将大大增强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和意愿。所以社会工作者可通过对村委干部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提高其办事能力,完善农村权力体系,保障村民平等参与集体事务。此外,社会工作者可通过成立乡村自治组织来促进村民的主体意识,组织定期召开会议了解村民状况和需求,及时反应给村委和其他相关部门,真切的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共同为建设美丽乡村出谋划策。最后,社会工作者和其他部门一起积极宣传发动农家妇女转变落后传统观念,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激发农户的内生动力,变“要我美”为“我要美”。

(四)社工“中枢纽带”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可作为中枢力量帮助乡村和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三社联动”共同解决农村问题,合力推动建设“美丽乡村”。“三社联动”方案介入“美丽乡村”建设体现在:农村建立完善的权力体系和相关组织制度,保障村民公平的参与集体事务的权利,并且支持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定期开展活动,集体讨论反映给村委和其他部门,拓宽村民参与集体事务的途径和渠道;社会工作者作为中间环节要充分的收集乡村资料信息,重视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化利用,对乡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做出综合性评估,根据评估报告中乡村的情况和需求有针对性的连接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机构,并帮助两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社会组织根据村民的需求提供服务,比如农业生产技能学习、健康知识专家宣讲、物质资金支持、人才资源的支持以及就业技能培训等系列活动帮助解决乡村问题,满足乡村需求。乡村和社会工作者以及社会组织与机构三方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建设“美丽乡村”。

(五)社工参与第三方评估

社工作为第三方机构更加客观,并且具有成熟的评估体系。不止可以评估方案实施的效果如何,也可以对方案过程进行评估,即包括过程性评估和结果性评估。其中过程性评估更多的关注村民参与情况,参与的意愿和能力等方面;结果性评估是社工对“美丽乡村”创建行动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目标实现程度,村民满意程度,文化宣传程度等方面形成整体评估报告。这两种报告都不是一次就结束的,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测量和评估得来的,并且社工可将阶段性评估结果反馈给方案制订者,细节上进行针对性的修改,更加契契合该地的个别化需求。此外,社工也可将结果性评估报告反馈给机构制定者,利于制定者参考并对方案作出修改,提炼技巧总结经验,大范围建立“美丽乡村”推动建设“美丽中国”。

四、总结

晋中市“美丽人家”创建行动创造性的提出宏观上整合资源,更好的为乡村建设提供服务,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发展模式共性为主,村民知识水平和能力支持不足,聚焦于个体利于方案落实但不利于培养村民主体意识,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以及评估机制不够专业化的困难与挑战。社会工作者可针对这些方面采取行动,通过实地调查推动方案本土化、专业方法推动村民能力建设、促进村民主体意识增强以及发挥社工在“三社联动”方案中枢纽带的作用,最后可作为第三方评估机制,利用专业评估方法使得方案的评估更具客观性。社会工作作为新兴的学科,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在新時代党的号召和领导下,社会工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将是发挥专业优势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王传发.美丽乡村建设的逻辑理路[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3(06):4-9.

[2]赵岚.保护优秀传统农村文化  促进“乡风文明”建设[J].农村经济,2010(02):122-124.

[3]魏秋一.产业融合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探究——以下南山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7):271-273.

[4]叶志坚.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J/OL].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11):22-23.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美丽乡村社工
社会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现状及对策
A Social Crisis
马戏团
我国女性社会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透视“社工热”背后的“社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