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

2020-10-21 05:07韦红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集体成员

韦红

摘 要:课堂是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奋斗目标。高效课堂的要求逐渐变得明晰,合作学习作为教育界的“新宠”,对于打造高效课堂也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新时代的新型教学方法,在不同的课堂中十分活跃。小组是最常见的课堂分组形式,数学作为实用性与趣味性皆佳的一门学科,在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是可行的。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挖掘潜能,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启迪学生的智慧。新课改将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上升成了一个战略性的问题,这也加大了教学难度,教师在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的同时,还要解开形式主义的桎梏。基于此,笔者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现状分析

那么合作学习的成效是否与我们的想象相一致呢?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解浮于表面,并没有进行过一些深入的了解[1]。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存在形式主义,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小组学习这一环节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地参与进去,成员之间互相推诿,不愿意发表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无法开展有效交流,或是学生们争论不断,无法统一意见,进而导致在汇报时依然是各执一词,集体智慧没有得到碰撞,小组合作学习变得形同虚设,合作学习名存实亡,收效甚微。更有甚者,小组讨论时间变成了学生多余的闲聊时间,学生表面上像是在讨论,实则是在说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语。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将小组合作安排变得合理化

合理的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学生们建立合作关系就意味着他们之间建立了一种伙伴关系。组内成员不能全是思维活跃的学生,也不能全是思维较迟钝的学生,要以优带劣,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组内成员呈现一种互补状态才是最佳的。小组也是一个团队,既有合作,也必须有分工。在数学课堂中,小组成员需要分任报告、记录、维持秩序等角色,增加小组成员之间互动的有效性。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是该小组的组成部分,不能厚此薄彼,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通过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師需要对堂课讨论的问题进行价值预估——也就是该问题是否需要学生之间的智慧碰撞。如果说该问题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独立性,自主解决,那么便没有开展合作学习的必要了。但如果该问题需要集思广益,需要学生的团队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团体优势,教师就应当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避免学生跑题、偏题,也降低学生在课堂上说小话的概率。课堂效率的优化需要依托教师的教学进度来进行,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减低学生的抵触心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二、熟练掌握合作技能

小组内部的合理分工是集体有效合作的前提[2]。小组不一定都是集体的舞台,也有个人展示所长的机会,但是合作技能却是大家都需要掌握的。在一般的小组讨论中,有能力的学生都喜欢发言,但也有比较腼腆的学生,羞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组内成员就应当鼓励比较腼腆的成员,帮助他(她)勇敢地走出第一步。当然也有可能部分成员由于个人基础较弱,不知道应该怎么发言,组内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就应当帮助他们弥补不足。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讨论谁的答案正确,而是为了集中大家的力量,寻找出那个大家都认同的答案。合作学习中,团队成员需要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学会尊重别人,适时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三、小组合作学习应当注意的地方

首先,小组学习也是课堂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教师的参与与指导。在提供小组讨论议题的时候,教师是组织者,发起者,在小组开展合作、交流时,教师的身份又变成了参与者、合作者[3]。在学生们被问题所阻碍时,教师又是一位指导者,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3课长方体与正方体时,学生就有可能会因为长方体与正方体不同的计算公式而引发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是6个面,长方体的面积计算公式却比正方体的面积计算公式复杂一些?这时教师就不应当放任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了,而应当站出来,帮助学生们解决疑惑,加深印象。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相信许多教师和笔者一样,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当某一小组的成员代表发言结束以后,会有同小组的另一名成员站出来说他不同意该观点。这就是缺乏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表现,小组代表的发言,是整个小组群策群力的表现,是集体智慧的力量所在,所以教师应当及时纠正,帮助学生养成团体意识。

四、适当地批评与表扬

教学评价对于小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也可实现多元化,例如对组员来说,可以自评,也可以互评,对于合作学习中表现优异者,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奖励或者表扬。学生之间的互评,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虽然可能没有教师视角那么专业,但依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是增加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最好方式,因此,在评价中,除了涉及对单一成员的评价,还应涉及对该合作小组的评价。除了表扬以外,对在合作学习中表现不好、纪律性较差的小组,教师要适当地给予批评指正,促进该集体的融合,促进学生个性的丰富与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打造高效课堂,追求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应当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不断地进行优化、整改。当然对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广大数学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创造性与潜力,活跃课堂,完善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苏云.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9):72.

[2]冯浩娟.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2019(67):73.

[3]王希睦.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上),2019(05):148.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集体成员
小组讨论有效运用,凝聚素养精髓
两只挂钟
“自能”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实施策略
警犬集体过生日
我家的新成员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课题组成员
集体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