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心理学,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0-10-21 11:27朱丽娜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内驱力自我效能感注意力

朱丽娜

摘 要:小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学习者,而应是主动探索的学习者。其中所体现的自主学习能力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目标能否有效实现,在小学教学中这一能力的培养正越来越受重视。文章对如何在心理学视角下,从自我效能感、内驱力和注意力三个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生 自主学习 自我效能感 内驱力 注意力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必然趋势,但如何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提高综合素质,仍是一个巨大的难题。首先, 自主学习虽然能带给小学生新鲜体验和成就感,但小学生存在遇到困难就放弃的心理特征,学习自主性也有待提升,这阻碍了自主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其次,小学生天性好動贪玩,喜欢形象生动的事物,注意力难以长久集中。学习内容大多较为枯燥抽象,再加上教育方式较为单一,缺乏趣味性,导致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更不用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小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1.习得性无助:缺乏信心,自我效能感低下

2.缺乏自主性:缺乏学习动力,爱拿“学习”和家长讨价还价,对于失败消极趋避

3.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兴趣、逻辑和思考

三、改善措施与策略

1.突破习得性无助,增强自我效能感

小学生的习得性无助行为,是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当小学生遭遇了批评、嘲笑等不合理的评价,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将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或失败结果归因于自身的智力、能力时,一种弥散的、无助的和抑郁的状态就会出现,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学习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无助感也由此产生。

当小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时,首先,老师和家长应在学习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其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信心。

其次,老师和家长应对小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及时且明确的反馈,并以积极评价为主。在评价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优点,适当地赞美与表扬。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完美的,从他们的缺点中找到闪光之处,进行引导和鼓励,能使其面对缺点时更加开朗和自信;另一方面,针对其缺点,教师和家长应以正面的语言指出,表达具体明确的期望。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当你给予他人某种期待时,对方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你的影响,久而久之便会成为你期待的样子,赞美和期望往往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使人更加自信;而消极的批评、暗示,则容易让人失去前进的动力。

第三,建议小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或采访老师和同学,了解和审视自己的优劣,也可运用SWOT (强势、弱点、机遇和威胁)分析,找到能力和特长所在,督促其朝着理想的人生迈进。

2.巧妙激发内驱力,提升学习自主性

美国心理学家安杰拉称:“孩子在教养的过程中,若一直依赖于外部评价或物质奖励来产生成长的动力,其本质和训练马戏团的小猴子并无差异。”在自主学习中,要重视培养和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部动机,尤其是认知内驱力。

首先,为培养和激发小学生认知内驱力,家长和老师应为其留下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大量的活动,帮助其在活动中找到兴趣和潜力所在,以开发和调动小学生对事物天生的好奇心与探知欲。对于小学生,学习的动力往往是为获得他人的赞许或认可,依赖于外界事物,具有不稳定性,不利于其自主学习的长期发展。

其次,避免物质奖励的过度使用。小学生表现不佳时,教师或家长应及时批评并指出应如何改进,消退不利于学习的行为;表现良好时,以言语赞扬强化其良好学习习惯即可。由此帮助小学生真正发挥其学习的自主性。

然而,学习动机并不是越高越好。阿特金森将成就动机分为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对于失败结果的趋避一般使个体拥有过高或过低的动机。同时,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显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因此,家长应给予小学生无条件的安全感,避免因学习不好而动辄批评打骂,以消除其对于不良学习结果的恐惧,降低对失败的趋避,使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处于最利于学习的中等强度,并引导其选择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促进小学生自主性学习。

3.无意注意集兴趣,有意注意练思维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前者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务所产生的注意,即不经意,如花蝴蝶飞进房间,很自然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善用无意注意,可促进小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绘声绘影的纪录片、色彩丰富的图片、有趣的游戏化教学等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能够使其在快乐和兴趣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成长。

后者是一种有自觉的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上的努力的注意。如为聚精会神地解答难题。小学生在7-9岁保持有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为30分钟。这要求教师和家长理性地认识小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切勿操之过急。数据显示,在家庭教育中,焦虑急躁的家长常常会打断孩子的学习,如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书写了一个错别字,便立马打断以纠错。这种频繁地打断会造成孩子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为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父母可安静地在一旁看书陪伴。同时,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所以需要为其创设最佳难度的问题或任务,给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在问题或任务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会处于一个活跃状态,将主要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独立的逻辑与思考,从而发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武柳波.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7(3):178-179.

[2]丁伟.小学生素质教育应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J].学周刊,2013(27):164.

[3]姚中杰,王英哲.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的认识与实践——基于素质教育的背景[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4(4):66-67.

[4]宋维莉.注重小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47.

猜你喜欢
内驱力自我效能感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破译自推娃的密码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浅析中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影响因素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高校教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