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研究

2020-10-21 15:06向渝向恒
大东方 2020年2期
关键词:三农乡村振兴农业

向渝 向恒

摘 要:本文主要梳理了新世纪以来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把农村发展纳入现代化进程。农业现代化对解决农业发展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横向发展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纵向发展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关键词:三农;农业;农村;乡村振兴、

我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农业大国,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经营权交还给了农民,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推进了城镇化进程。但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城乡发展差距拉大,“三农”问题也由此产生。为解决三农问题,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措施。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过类似的提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乡风文明,是農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国际经验表明,城乡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建设道路。

二、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农业现代化可以概括为“四化”,即机械化、科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所谓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安全。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生产单位或生产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综合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的过程。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过程;就是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工生态系统的产生及普遍存在。这种系统具有双层含义:一方面要求尽可能多地生产满足人类生存、生活的必需品,确保食物安全;另一方面要坚持生态良性循环的指导思想,维持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不滥用自然资源,兼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

三、乡村振兴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1月2日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生活富裕、农村和谐美丽,从根本上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村的具体落实。但是,要使乡村振兴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到2035年取得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就需要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精神文明、社会治理、农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入手。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随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四、结语

现代化的红利、改革开放的成果,并没有真正惠及到广大农村和农民,占人口以及地域面积绝大多数的农村,存在着明显的“不充分”。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巨大的“短板”。因此,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

基金项目:重庆市2019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政策的演变及启示研究》项目号:CY19302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新华社,2018-2-4.

[2]邓雅杰.乡村振兴:整体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战略[J].新西部,2009(07):17-18.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新华每日电讯,2017-10-27(07).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三农乡村振兴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赞分盐镇裕牛村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