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的临床分析

2020-10-21 06:05申玉虹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超声引导

申玉虹

【摘 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8年3月-2019年3月救治于我院的84例上肢闭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麻醉的对照组(n=42),与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的观察组(n=42),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产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95.2%,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8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观察与统计,观察组患者误刺血管1例、气胸2例,观察组患者误刺血管2例、气胸4例,两组患者都出现误刺血管与气胸的不良反应,但两组之间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χ2=1.0227)。结论: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的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提高患者麻醉效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4-0022-02

对于临床医学上的手术治疗,需要建立在麻醉操作的基础之上,麻醉医师应该按照患者手术计划与手术入路模式选择麻醉区域[1],臂丛神经入路麻醉被广泛的作用在手术中,且针对上肢创伤面积比较大的患者,要想提高麻醉成效,应该在患者上肢以及手部加以完全身麻醉处理,然而超声引导的单一化入路神经阻滞麻醉取得的成效不够理想化,所以要引进臂丛神经入路麻醉,更好的促进手术治疗的进行。所以为了分析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的临床效果,从2018年3月-2019年3月时间段在救治于我院的84例上肢闭合骨折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救治的上至闭合骨折患者中,选择出符合诊断依据和标准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治疗方案以及病情状态分为采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麻醉配合治疗的对照组(n=42),与使用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配合治疗的观察组(n=42)。其中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23例,年龄26-80岁,平均(65.24±0.12)岁。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29-78岁,平均(56.12±0.04)岁。两组患者一般治疗没有统计学差异,可比较(p>0.05),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将所有的患者运送到手术室中,在非手术的一侧上肢部位留置静脉导管,密切的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麻醉诱导中选择咪达挫仑0.03mg/kg、芬太尼0.6μg/kg进行静注。指导患者仰卧位,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在穿刺点位置上涂抹超声胶[2],

选择线型超声探头(6-13MHz),执行神经阻滞。以此为基础,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阻滞,使用0.05%的罗哌卡因10mL进行肌间沟入路、使用0.05%的罗哌卡因15mL进行锁骨上入路,使用0.05%的罗哌卡因10mL进行锁骨下入路;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超声引导在患者肌间沟入路执行三点臂丛神经阻滞,每一点注射罗哌卡因0.5%7mL,之后在超声引导腋窝动脉内上注射罗哌卡因0.5%7mL,最终在患者腋动脉侧上方进行罗哌卡因0.5%2mL的皮注处理[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与统计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χ2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情况

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95.2%,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8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产生情况

经过观察与统计,观察组患者误刺血管1例、气胸2例,观察组患者误刺血管2例、气胸4例,两组患者都出现误刺血管与气胸的不良反应,但两组之间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χ2=1.0227).

3 討论

任何一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上肢骨折或者其他部位损伤的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人群,由于麻醉耐受力不强,且身体器官和系统呈现老化退变的趋势,患者自身肌肉萎缩以及脂肪成分随之增加,无形中增加麻醉医师的工作难度,以往臂丛神经阻滞不能充分的满足患者手术需求[4]。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可以清晰的呈现患者颈部血管组成与肌肉分布情况,同时呈现穿刺中针体以及针尖的准确位置,便于提高穿刺的准确性。本次研究中,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救治的上至闭合骨折患者中,选择出符合诊断依据和标准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麻醉的对照组(n=42),与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的观察组(n=42),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产生情况。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95.2%,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8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观察与统计,观察组患者误刺血管1例、气胸2例,观察组患者误刺血管2例、气胸4例,两组患者都出现误刺血管与气胸的不良反应,但两组之间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χ2=1.0227)。基于此,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的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提高患者麻醉效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黄典, 高晓枫, 廖益永, et al. 高频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效果分析[J]. 青岛医药卫生, 2017, 49(6).

孙义伟, 齐玲玲, 刘成彪.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1).

姜慧丽, 武茜, 汤洋, et al. 超声引导下前路肩胛上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镇痛中的应用[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7, 33(12).

朱微娟, 周日永, 王权光, et al. 超声引导上臂中段神经阻滞对手外科日间手术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7, 37(3):267-270.

猜你喜欢
超声引导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及对血清IL—6和IL—10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效果分析
超声引导下不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评价
超声引导臂丛上干单点注射复合颈浅丛阻滞在老年患者锁骨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单次硬膜外穿刺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探讨
同剂量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膈肌移动度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三种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评价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
胸椎旁间隙超声解剖特征与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