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训练对学生平衡能力的影响

2020-10-21 13:54张帆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功能性训练中学生

张帆

摘 要:探索功能性训练对高中学生平衡能力的作用,为提高高中生平衡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安高新唐南中学为例,采用實验法对将已选取72名身体健康的高一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36名,对照组36名作为实验对象,对实验对象的时间、强度和频率进行为期8周的实验干预,且实验组以功能性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的方法。测试指标为平衡单眼站立和静态平衡能力。研究结果显示,经实验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平衡能力方面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功能性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

关键词:功能性训练;中学生;平衡能力

平衡能力是身体素质的一种,是指抵抗破坏平衡的外力,以保持全身处于稳定状态的能力。人的任何运动可以说几乎都是在维持身体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尤其是大肌肉的活动,更需要有较好的平衡能力才能胜任。发展平衡能力有利于提高运动器官的功能和前庭器官的机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组织与内脏器官的调节功能,保证身体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人体保持平衡需要身体多个系统的协调配合来完成。近年来国家体质测试结果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与肥胖率、近视率、超重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不得不深思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科技水平的发展带给我们消极影响是否会超越其带给我们的积极影响。研究还显示,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增加肌肉耐力和力量、降低肥胖率等。

功能性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能训练方法,其健身和锻炼价值已经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广泛支持。起初功能性训练广泛应用于竞技领域,一方面是提高运动项目成绩如羽毛球、排球、网球、篮球等;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如力量、稳定性、速度能力和平衡能力等。然而,随着功能性训练的发展,其在健身领域和医疗康复领域也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它更是在幼儿平衡能力和老年人平衡能力当中取得显著效果。为了增强高中生平衡能力,提高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本文就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安高新唐南中学为例,运用功能性训练对该校高一学生学进行训练,探究其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功能性训练对高中学生平衡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高中”、“功能性训练”、“平衡能力”等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网站搜集到本研究需要的期刊、博硕士论文150余篇,精读了其中30多篇的成果,并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内容,阅读了功能性训练的相关书籍。这些书籍及文献为本论文运动方案的设计和分析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已经整理收集好的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与体育教学领域的相关专家和学者交流,其访谈内容包含:如何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功能性训练主要内容和功能?了解这两项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对实验指标的筛选和数据统计征求专家学者的建议。从中吸取了很多经验和对文本研究的意见,使得研究更加科学、合理与全面。

1.2.3 实验法

(1)实验时间:2019年9月9日-11月8日,共8周训练时间,每周一和周四

的体育课进行25分钟训练。

(2)实验地点: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安高新唐南中学的体育场

(3)实验目的:通过分析实验前后指标数据的差异,来验证8周功能性训练对高一学生平衡能力的影响。

(4)实验对象:以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安高新唐南中学高一年级的72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学生的身体状况良好,无损伤史。

(5)实验设计:实验前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测试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不同训练方法干预,其中实验组采用功能性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训练方法。实验干预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相关指标进行测试,获取实验结果数据。具体的运动方案,如表1所示,实验组前四周和后四周有些调整,对照组未变动。

(6)测试指标与方法

静态指标:闭眼单足站立  受试者闭眼自然站立,当听到教练发出“开始”的口令,抬起任意一脚,用秒表开始计时,当受试者支撑脚移动或抬起脚落地,即测试结束,秒表所记录的时间即为该测试者的成绩。

动态指标:前庭步测试。在地上先画一条横线,之后在横线的左端画一条垂直的线,然后脚跟抵在两条线之间的垂直角处,受试者听到教练的“开始”口令后,向前走10步,当听到“停止”口令,站在原地保持不动,之后用米尺测试左脚与外侧垂线之间的距离。距离越短表示平衡能力越好,测试两次取其中最好成绩。

1.2.4 数理统计法

本文通过Excel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借助Spss17.0软件对测试样本进行T检验,对干预前后的测试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相关的结果。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基本情况的对比分析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基本的统计,如表2所示。年龄、身高和体重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基本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闭幕单足站立的P值为0.78,P>0.05,说明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闭眼单足站立成绩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前庭步测试的P值为0.31,P>0.05,说明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庭步测试成绩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静态平衡能力和动态平衡能力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要求。

2.2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平衡能力的对比分析

其一,由表3可知,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的平衡能力的成绩都有所增长,其中对照组的静态平衡能力从实验前31.05增长到41.23,P值小于0.05,显示实验前后对照组闭眼单足站立成绩有差异;且动态平衡能力从实验前20.80减少到16.27,P值小于0.01,显示实验前后对照组前庭步测试成绩有差异,由此可知常规练习对高二学生平衡能力具有积极效果。实验组的静态平衡能力从实验前31.12增长到59.24,动态平衡能力从实验前21.15减少到12.11,且二者P值均小于0.01,表明实验前后实验组闭眼单足站立和前庭步测试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功能性训练能够显著提高高一学生平衡能力素质。

其二,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组间对比分析发现,闭眼单足站立t值-6.65,前庭步测试t值3.25,P值均小于0.01,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静态平衡能力和动态平衡能力成绩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其中闭眼单足站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增长了28.12和对照组10.18,前庭步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下降了9.04和4.51,由此可知无论是闭眼单足站立还是前庭步测试,实验组明显要比对照组的增长或减少幅度要大,说明功能性训练对高一学生平衡能力的提升效果更好一些。

功能性训练的本质在于加强神经肌肉控制系统的控制能力以及核心区深层肌肉群稳定性力量的增强,让人保持重心处于稳定状态,可让身体在非稳定性的状态下,通过人体运动链的平衡控制以及各个肌肉群和不同部分力量的衔接,来提高力量输出的效率。从生理学角度分析,强调神经系统对四肢的控制能力,比较注重身体的稳定和平衡;而且从身体功能上讲,功能性训练是对多关节、多肌肉的训练,而不是针对某一块肌肉的训练,它是比较注重人体的整体稳定性发展,以此来提高动作之间的配合。尤其是具有针对性的功能性训练方案可以有效增强前庭器官、本体感受器官以及神经对其的控制力,进而提高了身体的平衡能力,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闭眼单足站立和前庭步测试两项平衡能力指标提高的比较明显。

3 结论

3.1 结论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闭眼单足站立和前庭步测试都有所改善,且p值均小于0.01,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可见8周的常规训练和功能性训练都能够提高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安高新唐南中学学生的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另外,实验组闭眼单足站立和前庭步测试成绩提高和减少的幅度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足见,功能性训练对学生平衡能力的改善更有效果。

参考文献

[1]苏余,张韧仁,陈宏,刘萍,文静.运动干预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平衡能力及认知功能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9,38(06):51-54+67.

[2]李晓利.太极拳运动对提升锻炼者静态平衡能力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9):214+216.

[3]裴晶晶,袁雷,李学恒,辛鑫.浅析体育游戏对自闭症儿童运动能力的影响[J].才智,2019(23):174-175.

[4]邱祝文,刘晖.身体功能训练对初中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以潍坊东明学校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6):33-35.

[5]潘利利.普通高校轮滑教学中对提高女生平衡能力的实验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J].當代体育科技,2015,5(32):85-86.

[6]史德平,杨英.功能性训练对消防员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03):55+112.

[7]陶萍,支二林,张文才,隋力.运动健身干预方案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素质提升的实验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05):116-126.

猜你喜欢
功能性训练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幼儿运动功能性训练效果研究
功能性训练在武术基本功训练中的结合与应用探讨
系统论视角下的运动链、链反应及功能性训练再认识
推陈出新:谈功能性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的应用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