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鼠送福——藏在敦煌博物馆里的“鼠”

2020-10-21 12:29周生霞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财神光阴博物馆

周生霞

摘 要:十二生肖子鼠排第一。在佛教“二鼠侵藤”的譬喻故事中“二鼠”分别代表黑夜 (月亮) 和白天 (太阳) ,表达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意思。人们对鼠类旺盛的生命力与繁殖力羡慕与崇拜,普遍被民间奉为多子多孙、富余、财富之象征。

关键词:鼠;博物馆;光阴;财神

十二生肖子鼠排第一,据说十二生肖是依照动物出没和活动的时间规律与地支对应排列的。如子时,夜深人静,正是老鼠最活跃的时候,故子属鼠。另外民间广为流传“鼠咬天开”的传说,清代《广阳杂记》记载“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老鼠将混沌一团的天地咬开,阴阳就此分开,才有了后来的宇宙万物,老鼠因此成为开天辟地、生育万物的创世神,并被排在生肖之首。

来到敦煌市博物馆参观,首先映入我们眼睑的是一幅面积30平方米的中国磨漆画,这幅图是根据《观无量寿经》绘制的,原画出自于敦煌石窟榆林窟第二十五窟,属于中唐时期。其主体部分为西方极乐世界,画面中现出一片宫殿楼阁,曲栏平台。无量寿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观音、势至菩萨分列左右,圣众围绕。平台上乐队分列,演奏法乐。舞伎挥臂击鼓,踏脚而舞,迦陵频迦(美音鸟)亦拨弹琵琶,载歌载舞。下部的七宝池中对对的鸳鸯和化生童子正浮游在水中嬉戏玩耍。上方的天空中有飞天在翱翔散花,还飞舞着各种不鼓自鸣的乐器。雕栏上鹦鹉、孔雀、共命鸟等也展翅飞舞。这里所表现的是一派帝王宫廷的豪华壮丽和歌舞升平景象,幻化在漂渺虚无的佛国世界里。

在观赏的过程中,用心的游客会发现一个小细节,在这幅画中隐藏着一只白色的小老鼠。大家就很惊讶,为什么老鼠会出现于此呢?

在佛教“二鼠侵藤”的譬喻故事中“二鼠”是指黑白两只老鼠,分别代表黑夜 (月亮) 和白天 (太阳) ,表达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意思,以喻人命脆危,生命念念都在消逝之中。

故事讲道在秋天的黄昏,一旅人在荒野中走,发现路上散落著一块块人的白骨,忽然被一只老虎追逐,此人迷失方向,跑到了一座断崖绝壁的顶上。惊慌失措中,看到断崖上有一棵松树,并且发现从树枝上垂下一条藤蔓。于是便抓着藤蔓垂下去,但是他朝脚下一看,竟是波涛汹涌底不可测的深海,而且海里还有三条毒龙,更恐怖的是依靠救生的藤蔓,在其根接处出现了两只白色和黑色的老鼠,正在交互的啮着藤蔓。此人拚命摇动藤蔓,想赶走老鼠,每当摇动藤蔓时,便有水滴从上面落下来,是从枝上筑窝的蜜蜂巢所滴下的蜂蜜。由于蜂蜜太甜了,此人完全忘记如今正处于危险万分的死怖境地,而享受着蜂蜜……

在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佛说譬喻经》中,以这段有名的比喻,向我们开示:这旅人即是指你自己;无尽而寂寞的荒野是比喻你无尽寂寞的人生;秋天的黄昏是比喻人生的孤寂感。路边的白骨是你人生的旅途中,家族、亲属、朋友等的死亡。饥饿的老虎所比喻的是你自己的死亡。爬上崖顶的松树是指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等。藤蔓比喻的是‘我还不会死的那种自我安慰的心态。不断咬着藤蔓的黑白两只老鼠是指白天和夜晚。他们一刻不停的缩短着你的生命。深海所比喻的是‘地狱。产生地狱之苦的是这三条毒龙,即指你心中的贪欲、嗔怒、愚痴三毒。蜂蜜是指人的五欲:食欲、财欲、色欲、名誉欲、睡眠欲。

壁画中只出现白鼠,而没有黑鼠,这里的白鼠象征着光明,寓意在佛国世界里只有白天没有黑夜。

鼠是一种顽强生命力的象征,也是财神、多子多孙和人丁兴旺的象征。在过去,广大劳动人民,多半是家无隔宿之粮的,老鼠光临,往往意味着这户人家粮食有余,基于这样一种观念,民间认为家中鼠多是一种吉祥富裕的象征,所以鼠便成了受欢迎的“财神爷”。

在博物馆里展出的一件文物也与鼠有关。

金鼠吐宝天王铜像,又称元鎏金财神铜像。元代,铜制,通体鎏金,高12厘米,宽9.5厘米,厚5.5厘米。本宗财神铜造像藏传风格明显,头戴天冠,束冠僧带在双耳上方结成扇形,上身着天衣,下身着裙,双耳垂环装耳饰。面部丰腴,双眉紧锁,上身袒露,肚子很大,身体肥胖,项戴项圈、璎珞,手足饰有钏镯。左肩绕前胸右腋下有一圈梅花装饰花纹,右手置于右膝上,手中执布达拉葛如意宝,左手托抱一金鼠,金鼠吐出数粒宝珠,滴落在莲花座上。财神结半跏坐于莲花座上,左腿横盘,脚心向上,右腿下垂,脚踩一海螺。

佛教与鼠委实“缘分颇深”。在藏传佛教中“吐宝鼠”被视为吉祥富足的代表,是财神的誓言物。吐宝鼠所谓的“衔物”,是以摩尼宝珠为代表的宝物。据说,吐宝鼠原生活在海中,是八大龙王的眷属,天、人、龙三界所有摩尼宝全部是吐宝鼠吐出来的。它不会排泄,不管吃什么都会化为摩尼宝珠从口中吐出来。吐宝鼠是佛教中五路红、白、黄、绿、黑财神及财宝天王最为重要的眷属配尊,尤以黄财神佛像手中皆会握有吐宝鼠。吐宝鼠作为毗沙门天王之重要身份象征持物。

藏传佛教中,黄财神是财宝天王即毗沙门天王眷属,毗沙门天王是掌管财宝富贵,保持佛法的著名善神。黄财神是藏传佛教各大教派普遍供养的护法,因其曾经发愿:庇护所有贫苦众生,令他们在修行途中不因资粮匮乏而退失菩提心,助益一切有情,且其身肤黄色,故被世人称为黄财神。其实,黄财神给予修行者第一位的真正的利益并不是钱财,而是庇佑其能增长福德、寿命、智慧,最后给予的才是物质上的保障,凡贪图人天福报,妄想求意外之财的,皆不予求。

在佛教中,黄财神的身、口、意、福业、功德等又化身成五色财神,即黄财神为意、红财神为口、白财神为身、蓝财神为福、绿财神为功德化身,而黄财神是所有财神的总集化现。藏传佛教里,黄财神和白财神各有其单独的艺术形象,他们都有司财的功能和财神的形象特征。

博物馆里还藏有另外一件与鼠相关的文物。

铜鎏金天王像,民国,铜制,通体鎏金,高41.5厘米,宽29厘米,它是典型藏传佛教白财神造像。白财神又名白宝藏王,乃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化现。西藏密中的五路财神护法之一, 藏语称"赞布禄嘎尔布"、"藏拉噶波",意为白财神。因为他以龙为坐骑,所以又称骑龙布禄金刚。此尊造像身型一头二臂,和悦慈祥,微带怒容,三目圆睁,嘴微张,含威不露。头戴五佛宝冠,发似火焰,绻曲、上冲,象征愤怒。身披彩带,上着天衣,下着巴乍勒嘎绸裙,以各类宝物为饰。右手持宝棒扬於虚空,左手捉吐宝鼠。足右屈左半伸,以游戏姿坐于金龙背上,龙有四脚,头尾高高翘起,具足善富的姿态。这位财神在藏传佛教寺庙里也较常见,其功德为祛病、除去一切贫苦,使众生富裕。龙王在观音发愿经中有感观音菩萨的悲心,在观音化现的白财神前发愿供其驱策。随之吐宝鼠也发愿,愿供那些发愿消除众生受用贫乏的圣尊们驱策,所以变成了各大财神手上的标识物。

老鼠阴暗、贪婪、猥琐等负面形象路人皆知,人们提起老鼠都深恶痛绝,避之不及,而在民俗、宗教文化中又总有它的身影。人们对鼠类旺盛的生命力与繁殖力羡慕和崇拜,普遍被民间奉为多子多孙、富余、财富之象征。看完了博物馆里的鼠,是不是对鼠又有了新的认识呢。

猜你喜欢
财神光阴博物馆
掬一捧光阴,握一份当下
被光阴治愈
给我一段光阴
博物馆
遇见财神(大家拍世界)
财神到
纸雕:刻下寸寸光阴
露天博物馆
财神与寓言作家
博物馆